真情流露的声音
——读黄彩玲散文集《莲开的声音》

2016-11-25 15:39廖增伟
湛江文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散文集莲花女士

※ 廖增伟

真情流露的声音
——读黄彩玲散文集《莲开的声音》

※ 廖增伟

黄彩玲女士的散文集《莲开的声音》

封面很有特色,静静的湖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像是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翡翠伞似的,把湖面盖得严严实实。绿叶丛中,一枝枝莲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微微含笑。

湛江籍著名作家洪三泰先生为该散文集作了序。他认为《莲开的声音》是“以平静之心写出对时光的怀想,以善良之心寻找身边亲人朋友和萍水相逢者美化的心灵,把挚爱之心放飞,在宽广的空间翱翔,聆听人间天籁之音和精神诉求,让孝敬之心,发出对生命的呼唤,使自我之心回到优雅评价的境界”。

莲花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菡萏、水芝、泽芝、水华、水环等,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莲花被中国人视为吉祥的花卉,也是古代文人墨客散墨之花,更寓意于气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新脱俗,端庄美丽,出尘离染,象征清白纯洁。

文人墨客对莲花情有独钟。汉乐府《江南》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就写出了满池莲花,莲叶层层叠叠,非常茂盛的样子。宋•杨万里的诗《小池》更胜一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们非常熟悉的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托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表明了自己的高尚志趣和清正品格。

在阅读《莲开的声音》之前,我对地方的文联主席有偏见,觉得一个文联主席写不出好文章。没想到黄彩玲女士的文章写得很好、很生动,也很有亲和力,非常打动人。一个普通读者不一定熟悉的人物,在文章的各个侧面中表达出来,而且生动有趣,令人印象深刻。这种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意味着一种不同于传统的鲜活语言正在慢慢形成。

意大利文学大师伊塔洛卡尔维诺说过,“准确是最优美的文字”。黄彩玲女士对散文的感悟非常独特,她的文字简洁有力,完全是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语言自然质朴,叙事巧妙而不动声色,类似闲话而意味独特深长,有女作家特殊的细腻和趣味。

在散文里,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依次写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寥寥数语就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真正的好散文都从小事写起、从身边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颦一笑写起。

散文集中第一篇是《流泪树的记忆》,写在家乡生活的“点滴”,写出那个时代的激情、理想和追求。虽然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却对未来充满希望,从不感到气馁。有理想,有未来憧憬,还有亲切关怀的亲朋好友。淡淡的句子,写出那年代的真实生活与情感。

在散文集中,细节描写也精彩。如《丑妞》“一个粉红的小脸蛋,粉团粉团的,闪烁着两只晶黑晶黑的大眼睛。”情感真挚,细节动人,处处散发着人性与善之光,让这篇散文充满了魅力。

散文中有一类是“怀念”。怀念亲故,浓重的情感出自作家内心深处,这种散文往往语言质朴、真挚动人、感人肺腑。在这些散文里能读到作家对亲人的爱、对友人的念,更有大时代的跌宕变化、人的悲欢离合。

生离死别是一种挚爱与思念,《父亲,您一定要快乐地看着我》中写道:“父亲,在这个世界上,您是我最爱的人,您一定要在天堂里快乐地看着我,这样,我的心就会释然,曾经的负罪,曾经的忏悔就会轻一些,更轻一些……”每次阅读这篇文章,我都感到震撼。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出自肺腑。

怀念朋友是一种悠远的思忆,有不同的情感和角度。如《一刹那,我便想起你来》回忆了自己30年前在家乡的生活和朋友之间的情谊,因内心有理想、有激情,所以贫苦而快乐着。微姐是一位友好、友爱、快乐、热情的朋友。作者不断加入了自己对时代、人生、社会的思考。写这位热情的朋友,行文不温不火,从容叙来,却能见到情感起伏,暗流泉涌:“但在朦胧霞光中,我们却又分别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泪光。”

对同学的怀念,是另外一种风格,如《小学同学苏文华》读来温暖、谐趣、悠然。

散文写人并不容易,写自己的老师更不容易。一味说好,容易显得轻浮、阿谀;往高大全里写,更容易写得虚假。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不断地表现自己的态度,这些态度,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人的基本形象。散文写人,要具体地写出他的人性,要有真实感,若无真情实感,那就是僵尸文。

对老师的回忆,浓重的情感出自作家内心深处,凸显人性。如《好人一生平安》,“记得那是一个冷冷的冬夜,钟老师给我们补课……他腋下夹着书本,由于冷而紧缩在一起的身体便显得有些佝偻”。在这篇散文里,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隐忍,意不言尽,绵绵不绝。读这篇文章,会深深明白什么叫作“真情实感”。

在《好人一生平安》这篇散文里,黄彩玲女士写她的两位老师,涉及他的教书育人和师德各个方面。有些突然出现的细节,令人回味,久久难忘,但实际也不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例如“老师佝偻的身影镌刻成诗句,埋藏在记忆深处”,宛如一个谜,一个令人着迷的谜。

写风景的散文很多,不专门写风景但写风景很出色的散文也很多。本书中黄彩玲女士的散文《北京——我的美丽哀愁》,写她对北京的香山红叶的感触:“憧憬着在将来的某一天,那片火红肯定会绽放在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里。”一个打动人心的情景,展现出来。

大凡女作家,如果她的婚姻很美满,那她几乎创作不出什么好的作品,这是创作界一个普通的规律。正所谓欢愉之词难工,愁苦之言易巧。一个人人生的不幸经历,反而转化成他创作上一种无穷的动力。像著名作家张爱玲,写了一辈子人和人之间感情的事,但在她自己的感情世界里,相对来说是比较凄苦的。所以张爱玲的写作和别人不一样。她只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只写人情本身的这种邪恶、贪婪或者伟大。她写的都是永久不变的人性。而文学中永久不变的人性,不论是灰暗的,还是高尚的,还是光明的,甚至于带有死亡味道的,都会在读者的心中留下永久的影响。

但黄彩玲女士的婚姻是幸福的,“每天吃晚饭的那一刻,电话铃会准时响起,那是丈夫的电话。”(《你快乐吗》)幸福的黄彩玲女士写出好的作品实属难得。和所有武侠小说一样,真正的绝世高手很少从一开始就出现,而是放在最后。《我是你五百年前失落的莲子》一文,作者深情地写道:“心碎为谁?莲花在盛开之际花瓣零落的那一声痛苦的破裂叫喊,谁能听得见?轻轻捂住伤口,痛苦地等待着莲蓬中果实成熟的那份传奇,憧憬着在来年绽放出人世间更美的花朵。”这饱含哲理禅意的情感,让人难以忘怀。在散文中引入武侠小说的技法,是这本散文集的特色之一。

现在“鬼吹灯”和“盗墓”类作品大行其道,很多都是胡编乱造,长之又长。这是现代人在唐、明、清传奇中加些现代的元素,凑足字数,骗小年青而已。黄彩玲女士的这些散文,情感真挚、语言准确、表达自然,写亲人和朋友都细腻而生动,好好阅读,慢慢体会,所得必丰。那让我们放下手上的工作,捧起《莲开的声音》读一下,听听莲开的声音!

猜你喜欢
散文集莲花女士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花莲的那朵莲花
莲花汤匙
全年目录
莲花岛再见
再活一次——散文集《乡间游戏》创作谈
尘土和云月的较量与交融——宋长征散文集《乡间游戏》综评
从逻辑隐喻看培根《散文集》翻译的隐性逻辑连接
Guy Laroche“女士腕表”演绎现代百样风情
前身寄予流水,几世修到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