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婷 韦媚媚
(1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562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3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湖北武汉430010)
武汉城市圈用能情况分析及节能潜力研究
陈婷1,2*韦媚媚3
(1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562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3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湖北武汉430010)
随着武汉市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在逐年增长,这将成为未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将对最近两年武汉城市圈用能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能耗变化原因,同时对武汉城市圈节能的潜力进行分析,并从科学用能出发,提出了开展武汉城市圈节能的措施和建议。主要在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武汉城市圈;节能潜力;节能建议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能源需求与日俱增,能源缺口不断扩大,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根据“十二五”规划,2015年的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38.3×108tce,能源缺口将高达15×108tce[1-2]。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实行粗放型增长模式,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3-6]。因此,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7-11]。然而,武汉市整体能源的利用率低下,依然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导致武汉市对传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具有巨大的需求,这也将成为未来制约整个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12-13]。对武汉市综合能源消费量1×104t及以上的100家企业进行用能分析,对这些能耗较高的单位进行检查、评价、分析,挖掘节能潜力,提出改进措施的过程,是其加强能源科学利用和管理有效手段,对实现对用能单位能耗情况的监督管理,提高节能管理水平,推进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2014年能耗组成比较见表1[14-16]。2014年,武汉市这100家企业用能单位综合能源消费总量预估2111.05×104tce,比2013年减少91.39×104tce,其中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866.88×104tce,比2013年减少95.64×104tce;餐饮业2.41× 104tce,比2013年增加0.12×104tce;工程建筑施工业106.91× 104tce,比2013年增加5.29×104tce;交通运输114.45×104tce,比2013年减少1.03×104tce;商贸零售业9.15×104tce,比2013年增加0.21×104tce;学校7.07×104tce,比2013年减少0.12×104tce;电信传输服务业4.12×104tce,比2013年减少0.11×104tce。
表1 武汉市典型用能单位分领域综合能源消费情况表
2014年,武汉市100家典型耗能企业单位预估综合能源消费中,原煤1446.77×104tce,占武汉市典型百家用能单位预估消费量的68.53%,比2013年下降2.18%;石油217.7×104tce,占武汉市典型100家用能单位预估消费量的10.31%,与上年上升2.66%;天然气47.59×104tce,占武汉市典型百家用能单位预估消费量的2.25%,比上年下降1.91%;电力368.82×104tce,占武汉市典型百家用能单位预估消费量的17.47%,比2013年上升1.31%;其他能源30.17×104tce,占武汉市典型百家用能单位预估消费量的1.43%,比2013年上升0.12%[15,16]。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武汉市100家典型耗能企业分别分布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8大行业门类里。这8大行业门类分别是第二产业里的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里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教育业。2014年,武汉市100家典型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共35家企业,武汉市100家典型耗能企业能源消费量的95.92%,比2013年下降4.58%。五个行业用能单位分别占武汉市100家典型耗能企业的61.38%、22.67%、5.92%、4.91%、1.04%,其占比与上年相比分别上升0.06%、下降1.29%、上升0.48%、上升0.99%、上升0.06%[15,16]。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其主要原因为:(1)稳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余热余能利用率,如组织开展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攻关,减少加热炉能源消费量;(2)加强余热余能利用设施的运行管理,及时调整余热余能利用设施运行方式,保证能源介质供需基本平衡,减少能源介质发散;(3)积极应用节能新技术。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停止低效率发电机组运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上升主要原因:是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从整体而言,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同比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为:(1)积极应用节能新技术,优化生产工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2)利用搬迁契机,提升生产装备,调整产品结构。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上升主要原因:(1)因市场需求变化,产品结构变为复杂,生产工序增多,致使能源消费量增加;(2)受生产环境影响,生产规模不能充分发挥。
能耗指标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1)产品结构发生变化;(2)充分利用余热余能和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3)利用扩大生产规模契机,提升生产装备水平,优化生产工艺流程。
能耗指标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1)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2)受市场需求减少或对产品品质要求的影响;(3)随着环境保护方面要求的提高,能耗相应增加。
吨钢综合能耗、轧钢工序单位能耗、吨水泥综合能、纺吨纱(线)混合数生产耗电、织万米布混合数生产耗电等指标的加权平均值、算术平均值数值之间差别较大,表明各用能单位能耗水平参差不齐,主要是受生产工艺、产品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尽管2014年武汉市整体能耗比2013年有一定的降低,但是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现总结前期经验,探索未来节能减排策略,提出相应改进方案。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武汉市整体的能耗有所下降,但是效果仍然不明显。因此,根据武汉市目前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推行和完善能源管理制度
政府相关部分应该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完善相关的能源管理制度,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另外,出台相关节能奖励制度,引导鼓励相关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对节能效果明显的企业给予扶持政策。加大节能宣传力度,让市民对节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从每个人自身做起,将节能的意识深入人心。
4.2调整产业结构
武汉市平均能耗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能耗过高。而武汉市整个产业结构的比例的调整对其能耗有着很大的影响,尽可能增加单位产值能耗较低的企业,适当降低能源密集型行业的比重,甚至是淘汰单位产值能耗不达标的企业,提高整个武汉市的能源效率。从前面的数据可以知道,第二产业是能耗重点,节能的关键之处在于第二产业,相对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武汉市可以有所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从而使产业结构更为合理。
4.3大力发展产学研相结合
一方面,结合武汉市本地区高校较多,科技资源集中的优势,联合企业、高校、政府的力量,集中整合资金、科技、政策优势,发展产学研相结合,设立相关的节能降耗项目,大力开发低耗能的技术,鼓励和支持高校的学者给予高耗能企业相应的技术支持。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减少高能耗产业比重。另外一方面,运用政策和市场结合的方法,利用有资质的专业节能团队来对需要节能降耗企业提供相应的节能改造措施,达到降低用能单位进行节能改造所需成本,推进节能降耗服务产业的发展,支持整个武汉市城市圈的节能降耗工作。
[1]张平.“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3]史月一.我国能源经济的总体特征,问题及展望[J].中国能源, 2007,1.
[4]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2005.6.
[5]张鹤丹,等.中国城市能源指标体系初探[J].研究与探讨,2006.5.
[6]王革华,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夏红德,张华良,徐玉杰,等.我国工业节能潜力与对策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12).
[8]王晓杰,等.工业企业节能潜力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6).
[9]时倩瑶.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
[10]国家发改委.“十二五”能源领域节能专项规划建议[R].2010.
[11]徐建中.我国能源利用状况和科学用能对策的思考[J].中国能源,2008,30(4):41-45.
[12]胡锐.武汉市能源消耗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0.
[13]高红贵,刘青.武汉市节能潜力分析及其对策.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7):39-41.
[14]武汉统计年鉴2013[M].武汉:湖北省统计局.
[15]武汉统计年鉴2014[M].武汉:湖北省统计局.
[16]201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武汉统计信息网.
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开放性课题资助(jhunwyy2015324)及江汉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资助(No.2014020)。
陈婷(1984—),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节能与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