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普通家庭怎么理财?

2016-11-24 15:52西雷
金融经济 2016年11期
关键词:普通家庭储蓄夫妻

西雷

春去秋来,沐风栉雨;蓦然回首,人到中年。这个阶段,上有父母需要奉养,下有子女需要照料,工作、生活压力都不小,可谓是“人到中年方知秋”。对收入不高、资产不多的普通家庭来说,家庭理财该如何规划?先来看一个真实的理财案例。

【理财案例】

这是生活在二线城市的普通三口之家。廖先生,43岁,在一家上市公司的后勤部门做主管,月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约8000元,每年另有2万元左右奖金。廖先生的太太叶女士,在事业单位工作,月收入4200元左右,每年有奖金约1.5万元。夫妻育有一个小孩,正就读初中。

在家庭支出上,每月平均生活开支(包括汽车烧油、通讯、柴米油盐、送人情之类)约4500元。孩子上学花费上,住宿费、伙食费、资料费、保险费、校服费、班费及零用钱等,平均下来每月约1200元。夫妻双方的父母都健在,逢年过节看望老人,每年大约2万元。

在家庭资产上,有自住房一套,价值70万;有50多万储蓄,另持有现值20多万股票。

【理财目标】

使家庭财富更好地增值。

【财务分析】

理财师分析认为,夫妻二人工作稳定,社保齐备,在家庭基本保障方面还不错。

家庭收支状况大致是:年收入18.14万元,年支出8.84万元,年可支配收入即9.3万元。不动产70万元,银行储蓄类、债券类资产70万。

目前廖先生家庭年可支配收入不到10万,属于普通家庭;家庭投资以银行储蓄为主,资产结构较为单一,不利于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理财建议】

对于廖先生家庭,理财师建议,一是在目前家庭经济状况下,不宜增大高风险股票投资的比重;二是降低低收益性质的银行储蓄的比重,增加有较高收益的投资比重。50万元银行储蓄,可适当转化为配置一些相对更稳健型的投资,即能稳定的增值,风险也比较小。

从具体操作来看,一方面,要适当配置高稳定的国债。目前银行储蓄收益是比较低的,特别是经过近两年的屡次降息后。建议配置一部分资金在国债上,比如3年期的国债,收益也有5%左右,比起储蓄(活期、定期)的收益增值速度会更好一些。

另一方面,15万~30万的稳健投资。建议拿出50%左右的闲置资金,配置一些稳健型的理财投资品种,同时也享受较高的收益。固定收益类产品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家庭来说,是比较好的做中短期理财的配置选择。

第三个方面,利用好零散资金。每月工资打到工资卡后,要及时处理,比如自动转存啊、基金定投啊等等,不要总放在活期账户上,那样收益很低。日常生活开支和预留的备用金等,要尽量利用,现在市场上低门槛、支取灵活、收益在4%~5%左右的理财产品有不少,总之不要让钱“闲”着,应该充分利用,获取收益。

【理财贴士】

家庭理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夫妻都是“工薪一族”的普通家庭而言,除了固定的工资收入外,没有其它更多来源,理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物价在上涨,“不理财跑不赢CPI”。国内知名第三方理财机构嘉丰瑞德的理财师认为,当人到中年,家庭理财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孩子教育。

夫妻到了四十岁左右,孩子可能在上小学或初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费用不会太高。但是,随着高中和大学阶段到来,教育方面的支出需求会不断增大。因此,如果还没有为孩子准备教育资金,人到中年的父母们要开始好好准备了。一般来说,将家庭收入的10%作为孩子的教育资金进行储备是较为合适的。

理财师特别提醒,在准备教育资金时,有两个重点需要注意:一是越早准备越好。准备积累的期间越长,时间复利的收益就愈高。比如采用银行定存、基金定投等方式,积少成多,平摊成本,降低风险。二是理财目标要确定。教育金是为子女准备的上学费用,资金安全第一。

二、父母养老。

对于中年夫妇而言,双方父母大都已进入暮年。老人身体硬朗的,还能帮忙接接孩子看看家,但毕竟年岁大了,说不准啥时候就出现状况;身体不大好的,可能就需要家人照顾生活起居了。这个时候,子女要为父母养老做好必要准备,不要等到需要资金时捉襟见肘,应该及时购买老人的意外险、医疗险以及考虑补充合适的商业养老保险。

此外,对于有退休金的老人,子女还要给他们一些理财提醒和建议,时下针对老年人的各种理财骗局不少,要注意防范,避免掉入“陷阱”。比如,高风险的产品即使收益再高也不要参与,完全陌生的领域要谨慎介入。

三、家庭保障。

家庭保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相对于其它年龄段而言,人到中年,更要做好家庭保障。因为,年轻时身体健康状况较好,一般不会有什么重大疾病发生,但是到了中年,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而父母已是晚年,这都需要更多的投入来保障。有的人往往忽视保障方面的投入,觉得很可能会一辈子都用不上保险,所以没必要购买。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保险是必需的保障投资,在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时,可以让人们的生活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影响。

普通家庭的经济状况是存在一些风险的,比如遭遇大病或者其它意外,都可能导致收入受损,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家庭。所以中年夫妇在已有“社保五险”情况下,还应该为家人购买一些合适的商业保险。比如,给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丈夫购买意外险、重疾险,万一真的出现意外或重疾,保险的赔付起码可以缓解一些困难。经济条件许可的话,夫妻两人都应购买寿险;并购买养老险,作为日后养老的经济补充。

购买保险也不必花费过多资金,在相对宽裕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量力而行,一般以不超过家庭收入的10%为宜。

四、投资增收。

对中年夫妇而言,一般来说家庭的房贷车贷之类的债务基本还清了,工作和收入都较为稳定,也有一定的积蓄,离退休又还有很长时间,这个时候在投资增收上要注意两点:首先要重视的是个人职业投资,包括继续学习充电,谋求晋级加薪。其二是根据家庭财务状况进行投资,让“钱生钱”。普通家庭投资要谨慎,以稳健为主,国债、货币型或债券型基金、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投资占比在70%左右。此外要强调的是,很多中年夫妇青睐房产投资,但房产投资必须以家庭经济实力为基础,人到中年后依然还背着房贷等压力,会让家庭生活因为债务的增加而过得磕磕绊绊。

总体而言,普通家庭不应该以复杂多变的投资模式为主,稳中求进是不错的战略选择,既能保证本金基本不受损失,同时尽量多的赚取收益;在这个阶段,打理家庭财产者要丰富自己的投资知识以及投资渠道,积累相关投资经验,完善家庭投资组合。

猜你喜欢
普通家庭储蓄夫妻
普通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现状及趋势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