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健 颜博
南浔古镇:保护与开发相得益彰
□ 李健 颜博
南浔古镇力争保留住古镇的每一处记忆,同时尽量多地考虑到市民的需要,实现原始风貌保护与现代功能开发的完美结合,以使这座江南古镇古韵今风相得益彰。
与国内其他受到追捧的古镇、古城相比,南浔古镇的气质明显有些不一样,少了喧嚣的商业氛围,多了恬淡、古朴、沉稳的自然流露。除了小长假、黄金周,平时的南浔古镇显得很从容:游人连绵却并不稠密,景区绰约却并不喧闹。也许这正是大多数游客心目中的理想状态。
与10多年前相比,现在的南浔古镇已经容貌大变,但这种改变是积极的,变得更加赏心悦目。自全面启动古镇保护与利用工作以来,如何在保护古镇原貌和韵味的同时,开发旅游热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南浔古镇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并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南浔模式”。
江南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小镇,密集度之高,在全国绝无仅有,而南浔古镇则被称为中国江南小镇的封面。与其他江南古镇相比,南浔兼具了水乡小镇的共同特点,但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气息却是独树一帜。
自南宋淳祐末年建镇至今,南浔已有760多年历史,目前为县级行政区,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在南浔区所辖的大约700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1000多条长长短短的河流,密集的河道,纵横交织,使南浔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水乡,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贯穿而过的京杭大运河。自明代海路贸易开通以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退位,鸦片战争后,湖州丝商抓住机遇,借助发达的水系,开创了近代中外贸易的先河,使湖丝在海上丝绸之路中一直居于主要地位。湖州是世界丝绸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明清时以“湖丝甲天下”“湖丝衣天下”蜚声中外,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丝织业所用的蚕丝,都依赖于湖丝,而南浔辑里湖丝又是其中的极品。
细密的水道构成了江南水乡,而水乡又孕育出了南浔杰出的人文风物,走在南浔古镇,有太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令人惊讶、赞叹。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为代表的南浔丝商群体,在近代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同时为南浔留下了质高量多的文化遗存,包括现有的70多处文物保护点。南浔又是著名的园林之镇,宋都南迁之后,最盛时拥有大小花园26座之多,包括保存完好的小莲庄、宜园、适园、留园、东园等“五巨构”名园,包括嘉业堂藏书楼、觉园、桃园等一批住宅园林。南浔更具有“江南大宅门”特色,宏屋巨宅,享有盛誉,并且还有被法国建筑家齐哈称作完全是法国土鲁兹式的、“在中国小镇重现真是奇迹”的西洋楼房。有关专家指出,“南浔不仅仅是文化古镇,还是个从文化古镇中脱颖而出的中国现代城市的雏形。在中国大地上,像这样兼具文化古镇和现代城市双重身份的地方已不多见,完整地保护南浔的原貌意义重大。”
和许多地方一样,南浔在近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古镇风貌及历史遗存遭到了相当程度的破坏,许多旧河道被填埋,豪宅名园日趋朽坏,大量旧民居年久失修,且居住环境极差。保护南浔古镇,抢救文化遗产,已是刻不容缓。1987年起,南浔逐步停止在古镇保护范围内新建建筑物;2000年,镇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编制了《南浔古镇保护规划》,确定了两平方公里的古镇保护范围,制订了分步实施方案,先后对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张石铭旧居、张静江故居以及九座古桥等文物展开了重点修复,对被部分单位租用、占用的传统民居、园林古迹和不相协调的建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清理和搬迁工作。
浙江南浔古镇。
2003年10月,南浔区政府依托市场化运作,引进社会、企业资金,全方位、整体性、保护性开发建设南浔古镇,总投资达到23亿元。这一项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切实维护古镇风貌、文物的原真性、完整性,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专家担心破坏古镇风貌,居民害怕自己利益和生活受到影响,但最终南浔还是顶住压力,既保护了古镇,又推进了开发建设。
按照“保护第一、适度开发、充分利用”的指导原则,实行分层次保护手段,南浔古镇一直力争做到处理好每一个细节,保留住古镇的每一处记忆,同时尽量多地考虑到市民的需要,实现原始风貌保护与现代功能开发的完美结合,以使这座江南古镇古韵今风相得益彰。
据古镇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姚昌喜介绍,“十三五”期间,南浔计划总投资80亿元,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投资50亿元,以古镇城市复兴推进旅游产业提升发展,以旅游发展促进古镇整体有机更新,初步建成国内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国际知名古镇休闲旅居区,打造古镇城市复兴的经典样板,并在保护古镇原貌的基础上,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新起点上,做精现代服务业,推进南浔古镇全方位发展。
一直以来,南浔古镇以申遗作为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古镇保护利用,提升社会各界的保护意识。作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2014年6月,南浔古镇“一点一段”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国内首个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镇。大运河南浔段作为一个独立的遗产区,“一段”是指河道本体頔塘故道,这既是南浔古镇的组成部分,也是古镇连接运河文化的一条重要水道;而“一点”指的是运河相关遗产——南浔镇历史文化街区,即整个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申遗成功,在提升古镇遗产价值和影响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各界的保护意识,凝聚了保护力量,达成了保护共识。
2014年12月27日,“南浔学研究会”成立,这标志着今后将把南浔区域文化作为专门学科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和挖掘,南浔古镇历史文化挖掘和传承从此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南浔学可以分为十大研究方向,广泛涉及地域性经济学、历史学、建筑学等交叉学科,是具有南浔特色的理念和学说的总和。
近年来,南浔古镇还在文化传承上下功夫,通过著书编册,成立专业化、系统化联络会、研究会等方式,把传承与弘扬古镇文化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接下来,南浔将以古镇旅游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主方向,深入推进“南、中、北三区联动”,全面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旅游营销突破年、旅游业态转型年、景区管理提升年“四个年”活动,努力完善旅游配套,提升旅游品质,优化综合管理,扩大景区影响力,推动南浔古镇旅游经济建设和民生工程均衡发展,使古镇在保护中创造出更大生机。
编辑:崔靖芳 美编:陈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