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2016-11-23 19:38廖建中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生活化数学知识

廖建中

摘 要: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情景。避免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造成数学学习与数学应用的脱节,造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水平低,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一方面,很多数学发现是源自于生活的,另一方面,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数学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捕捉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简化学习难度,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将数学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对推动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为什么要运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1.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上说,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兴趣与爱好形成的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兴趣广泛且易变,存在一定的浮躁心理,他们需要有意思的事物、激发他们兴趣的事物去达到学习目的,而生活化教学策略正好适应了小学生这一阶段的身心特点,将数学从生活中提取出来,再让它回归到生活中去,从而缓和了这一矛盾。将学习与生活联系,一方面实现了书本上知识的具体化与直观化,另一方面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能够很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

2.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现行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尊重数学的自身规律,更要让小学数学与生活相联系,将生活中的经验运用于课堂之上,反过来再用课堂上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应用意识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另外,小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已经差不多能够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小问题,如上街买东西算账等,在这些一点一滴的应用中,让小学生享受所学知识得到运用的快乐,体验到能够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1.努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生活化的观念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数学生活化,首先就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努力借助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辩证唯物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将数学变成其生活的一部分、思维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地做到数学生活化目标的思想积淀。这一方面,应潜在于教与学的全过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缜密的数学逻辑思维。比如在讲“可能性”时,先播放一段视频,在风和日丽,大地慵懒的夏季,突然乌云密布,那么,天空中将会发生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下雨。”那么,不该发生什么呢,学生也一致认同是下雪。那么,接下来,教师借机引导学生们为什么不下雪,学生们说因为季节的原因。通过这么一个师生互动环节,就是让学生明白“可能性”这一概念,认识到可能性的大小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让小学生明确了可能性大小用分数表示的必要性。教师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教学。生活中最简单的数学就是购物了。消费者和经营者在交换的过程中,就渗透着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前一阵在微博里流传一个很搞笑的例子:一位老爷爷去市场上买西红柿,他仔仔细细、认认真真挑选了一袋西红柿,让商场的小贩用天平称重,结果是一斤二两,他又要小商贩将其中一个西红柿去掉,再次称重的结果是一斤。老人顺手拿走刚刚的那个西红柿,说要买这一个。笑话的最终目的是要我们学会逆向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而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笑话,让学生在谈笑之间,明白数学生活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拘泥、不死板。

2.开展数学活动

在数学活动中,一方面可由教师结合有关数学知识提供一些数据,让学生自行设计相关方案。例如“45个同学游览公园,门票售价为个人每张20元,团体(满50人)打8折。请设计一种你认为佳的购票方案。”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多样化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得出佳方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理财意识,又使其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活动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也可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事物,结合有关数学知识,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在“比例的应用”中,设计一个“只用一把米尺,测算出一幢楼房高度”的方案(根据一定时刻一定地点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这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又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深切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3.开展丰富的生活化教学活动

开展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除了要将生活引进数学,还要将数学送去生活之中,让学生明白,数学源自生活,数学知识也可用来为生活服务。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开展教学时,应积极开展丰富的生活化教学活动,比如数学游戏、角色扮演等有趣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上述折扣的教学时,可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一人扮演老板,一人扮演顾客,老板定价格和折扣,顾客自己计算价格,再与老板的折后价核对,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生活化”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好教学方法,体现了“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理念,它使学生爱学了,老师爱教了,课堂活跃了,学习变容易了。总的来说,实施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也是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要想使生活化教学顺利实施,教师必须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要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化教育资源,坚持从书本出发,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马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2:143-144.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