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龄户外游戏中发展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探析

2016-11-23 08:23王超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同伴交往同伴

王超

摘 要:本文以在幼儿园开展混龄户外游戏时所观察到的真实案例, 结合幼儿园大环境,分析所得在混龄户外游戏中幼儿同伴关系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如下:在幼儿的同伴交往中,消极交往大于积极交往;同龄交往的比例大于异龄交往;教师的角色缺失,介入无效。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鼓励幼儿积极交往;突出混龄交往环境,增加异龄交往;关注幼儿同伴交往,适时恰当介入。

关键词:混龄户外游戏;同伴;同伴交往

混龄户外游戏是指3~6周岁幼儿在幼儿园户外进行自主选择的游戏活动。有研究表明,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幼儿期的人际交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由于异龄幼儿交往环境的缺失,孩子往往会比较自私、韧性、独立性差、交往能力弱的现象,所以我园开展了混龄的户外游戏活动,旨在营造混龄的交往环境,让幼儿在活动时能够大带小,发展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我园主要将户外场地分为6块,让每位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在每个游戏区域里,我们会为幼儿提供难易程度不一的游戏材料, 材料对孩子提出难易不同的要求,引导不同年龄、不同体能发展的遍布于幼儿园每个可利用的角落, 幼儿在每次活动前自主选择体幼儿进行游戏,并且鼓励同伴间的互相协作。

一、混龄户外游戏中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两点问题

根据在幼儿园开展混龄户外游戏时所观察到的真实案例, 结合幼儿园大环境,分析所得在混龄户外游戏中幼儿同伴关系发展中有以下两点问题:

1.混龄户外游戏活动中消极交往大于积极交往

幼儿在混龄户外游戏中的消极交往大与积极交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被动交往。这类幼儿往往有与他爱人交往的愿望,但是却不知如何迈出第一步,常常退缩,消极等待他人与他交往。第二,粗暴交往。这类幼儿交往的欲望强烈,看到自己有可能不被他人认可,不能够顺利地加入小朋友在游戏的时候,就会态度生硬地插入小朋友的活动中,如常常说“我要玩”“给我玩”等。第三,无序交往。交往没有目的。第四,自我中心的交往。这类幼儿在交往中立足于自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责哪部分的制作等,遇到矛盾常常退缩,回避问题。

2.同龄交往的比例大于异龄交往

在混龄户外游戏中,幼儿更倾向于找自己熟悉的幼儿交流交往,同龄交往能让他们更加有安全感。与之相较年龄比较大的幼儿,会因为威信而退缩,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又会觉得无趣而拒绝交往。

3.教师的角色缺失,介入无效

混龄幼儿间交往频次相对增多,发展同伴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大的灵活性, 但是这种机会也更加难以把握。在混龄户外游戏幼儿的同伴交往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态度,教师的角色缺失。教师偶尔也会对幼儿一旁暗暗观察这场冲突的原因和经过,并且采取措施,但这种干预多半是武断的,不切题的。 教师往往想尽快解决当下发生的事情,而忽略事情背后更加有教育价值的恰好时机。

二、户外混龄游戏指导建议

同伴关系是人际交往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的社会化与身心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在混龄的户外游戏中,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混龄户外游戏中鼓励幼儿积极交往

幼儿缺少交往技能是幼儿消极交往占多数的原因之一,这便要求教师在平时能够着眼于幼儿的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幼儿的同伴交往技能。比如:在餐前或者餐后讲故事,让幼儿感同身受,明白当自己遇到类似问题应该如何自己妥善解决;当幼儿发生冲突时,可以与集体讨论商量解决问题的合理措施等方法。在让幼儿积极思考、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

在混龄户外游戏中鼓励幼儿积极交往,当幼儿有交往意愿但是退缩时,鼓励幼儿跨出第一步;当幼儿拒绝他人或遭他人拒绝时,鼓励幼儿再次尝试沟通。

2.突出混龄交往环境,增加异龄交往

混龄教育源于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他认为不同年龄幼儿的交往,可以扩大彼此的交往空间,掌握交往的技能,正确把握交往的态度,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幼儿健康个性的形成。在平时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过程中,混龄幼儿同伴交往的环境缺失,而幼儿园组织的混龄户外游戏恰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采取大带小的结对制度,使年龄较小的幼儿能够感受到哥哥姐姐的善意,也能让年龄大的幼儿在结对中,体会到助人为乐、分享、合作的乐趣。

3.关注幼儿同伴交往,适时恰当介入

教育机会需要把握。一个时机恰到好处的机会需要教师专心、认真、仔细地观察与聆听。所以在幼儿混龄的户外游戏中,教师应多关注幼儿的同伴交往,而非站在一旁无所事事。建立在观察上的介入才更有可能不是盲目、无效的介入。

教师是混龄户外游戏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对象,教师应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当幼儿产生矛盾时,不以自己“绝对的权威”去解决问题,而是要把自己的心放在幼儿的同等位置,及时、恰当地介入幼儿的交往之中。

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介入才能深入幼儿的心灵深处。教师应适时反思自己,让自己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有自己合理的解释,改善自己的行为,影响幼儿的行为。

总之,我们根据在幼儿园开展混龄户外游戏时所观察到的真实案例, 结合幼儿园大环境,分析所得在混龄户外游戏中幼儿同伴关系发展中的两点问题是我们改进问题的目标,而同伴关系是人际交往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的社会化与身心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借用有价值的策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欢
同伴交往同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寻找失散的同伴
初中生同伴交往归因研究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礼貌教育促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发展实践
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
角色游戏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同伴反馈在PBL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