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6-11-23 09:59包进鹏
东方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对策

包进鹏

摘要: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研究和探索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教育对策。从而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对策

对于处在人生花季的高中生来说,他们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期,承受着繁重的学习压力,其身心发育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学习成绩,而且对成年后的身心健康也至关重要,而其中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却常被人们忽略。因此,做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中生在成长阶段的常见的心理问题

高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此时的他们在生理上已日趋成熟,是独立走向社会的准备时期。他们的学习内容更加复杂,各学科基本上反映了自然,社会和精神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对他们的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又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选择,这对他们的学习动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身心的日趋成熟,他们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中的地位发伸了显著的变化,他们关心社会发展,思索人生,憧憬未来,这一系列的变化,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唯我独尊心理、厌学心理、早恋问题、迷恋网络问题、追星问题、考试焦虑、情绪方面的问题、学业不良问题、考试作弊问题等等,高中生成长过程中面对这些一个或几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耽误高中生的学业和成长。

二、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几大因素

针对以上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高中生的特点,我们从内外因上对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了简略地分析如下:

(一)主观因素的影响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学生自身为主要因素。这个阶段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这个阶段是 “三观”迅速变化的时期。一方面,这个阶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的青春期;逻辑思维尽管发展很快,而思维的批判性尚未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两极性严重,自控性差,使逆反、对抗心理容易出现。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第二性征已趋成熟,但发育过程中所带来的一些心理困惑与不安仍长时存在,使他们并未彻底从迷惘与苦恼中走过来。一些猝不及防的正常生理现象时时困扰着他们,对性的向往与冲动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的烦恼。

(二)客观因素的影响

客观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都在影响着高中生心理健康。

在家庭方面,家庭教育对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家庭教育是高中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温床。如果家庭和睦,父母教育方式正确,积极引导高度重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积极解决,就不会产生心理问题,如果高中生在不完整或不和睦的家庭里生活学习。或是父母是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盲从型、严厉型等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或是父母的过高期望。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学生身上,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焦虑、恐惧、甚至厌学。当然有些父母自身不良的素质,自身的不良行为,往往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染上某些不良习气。

学校因素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的影响:(1)教师素质和教育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教师具备良好的素质,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人格,就能让学生尊其师而信其道,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情绪,否则教师就会在学生中失去威信,学生也容易产生焦虑和厌学等多种心理问题,而且教师的教育水平对学生是否产生心理问题是最直接的,(2)学校办学方向和管理模式的影响。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贯彻党和国家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号召,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是围绕高考指挥棒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视学习成绩,忽略了高中生其他优秀品质。

社会因素方面,外围社会环境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当今社会变化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愈来愈激烈,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便越来越多。不健康的影视作品,不健康的场所都在影响高中生的心理,面对错综复杂,良莠不齐的外部世界,是非分辨能力尚不够成熟的中学生,往往是取其精华、吸其糟粕。

因此,高中阶段,必然是学生心理发展两极分化严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处理好幼稚向成熟、童年向青年过渡的各种矛盾,使之日渐趋于成熟化。处理不好,必然会使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三、消除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在高中生主观因素上,要引导中学生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品质、优点和缺点、成功与失败,在学习中扬长避短,从失败中吸取积极的教训。通过高中生自我心态的调节,促进自我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家庭方面,家庭里父母作为高中生成长的主要参与者,应当积极学习有关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现代家庭教育方法等相关知识,提高父母自身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的效果,减少或避免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引起的中学生心理问题,配合学校开展对高中生进行的教育工作。

在学校方面,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努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以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师生之间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光要以身立教,还要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及时清除学生的心理问题。

优化社会环境,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要整顿那些违法经营的娱乐场所和服务场所,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国家要加强对影视文化作品的严格审查,允许播放的影视剧,文学作品要做到内容健康,导向正确,有利于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不仅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积极处理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培养高中生成为一个独立,积极、向上,人格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微光;李景辉;杜艳芳;;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述评[J];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