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图书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6-11-23 09:49夏倩华
东方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馆藏素质图书馆

夏倩华

摘要:学校图书馆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基地;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是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人文教育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教师科研工作的展开、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发展。学校图书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各项职能有利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校开展。通过建立健全馆藏体系、提升馆员素质、强化对图书馆使用者的引导、跟进学术服务活动能够对对学校图书馆工作进行有效的优化。

关键词:图书馆;教育教学;地位;作用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青少年更加倾向于通过手机登工具在互联网上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在此背景下学校图书馆大受冷落。本人认为,无论互联网技术怎样发展,学校图书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要地位与作用是不可撼动的。

一、学校图书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

(一)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基地。信息素养指的是学生对信息需求进行合理判断,并在脑海中进行信息类别分类判断,制定信息检索方案,并迅速实施的能力。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学生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资源的中心,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实践基地。学生通过学校图书馆这一免费的信息资源中心进行快速高效信息检索的练习,并掌握多种检索工具,学校图书馆显然起到了实践基地的作用。通过学校图书馆这一信息检索实践基地,学生的信息意识将得到有效加强,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信息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二)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学校图书馆不仅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基地,而且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作为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辅助部门,学校图书馆中海量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很好的补充,是学校培养全方位发展人才以及开展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与45分钟的课堂教学相比,图书馆面向对象更加广泛,不在局限于一个班的有限数量的学生,同时在图书馆向面向对象提供的教学资源不在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而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无限扩展与延伸。总的来说,图书馆的面向对象以及教学资源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在很大程度上对课堂教学进行了额外的辅佐与延伸。

(三)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图书馆是学校向学生以及教师提供大量信息与知识的基础性服务平台。学校图书馆不仅是对人类文化成果进行保存的重要场所,更是对人类文化成果、现代化信息进行传播的重要工具。学校图书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提供了保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是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重要平台。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通过学校图书馆可以自由接受文献作者的不同观点,通过对经典的学习不断进行情操的自我陶冶,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学校图书馆是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重要平台。

二、学校图书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学生往往可以再图书馆中找到大部分自己感兴趣的资料,例如:历史、美术、音乐等等。通过对课外书籍的借阅,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有效扩展。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从教室那里获得了教材中的知识,而且在图书馆中获得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培养了自己的业余爱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有利于人文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良好介质,知识传承的媒介。作为学校的重要部门,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料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人文科学、了解传统文明的平台。学校图书馆拥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在此环境中,学生的人文修养将得到提升,学校的人文教学将得到顺利的开展。

(三)有利于教师科研工作的展开。对于不少高校的教师来说,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以外,部分教师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在课题项目的理想以及实施过程中少不了查找国内外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的行业薪资、技术资料等等。学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大有裨益。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并非一层不变,而是动态的,不断更新的。

(四)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在短短十多年间,教学改革、新课改等等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教学手段得到了不断的创新、现代科技逐渐被运用到教学中来。在此背景下,学校图书馆无论是在馆藏质量上还是在管理上都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在学校教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图书馆通过自身馆藏优势为学校师生提供了海量的、最先的科技前沿信息,帮助师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全方位的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健全馆藏体。馆藏质量的高低对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有着直接影响,因而在进行馆藏建设时,应根据学校的教学任务和科研情况,结合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坚持实用性和标准化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有内在联系和特定功能的文献资源结构,建立有重点有特色的专门化的文献资源体系,为教育职能奠定基础。同时应注重文献载体多样化,充分重视电子文献建设,使馆藏结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提升馆员素质。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基本细胞,馆员的素质问题关系到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图书馆馆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工作需要。一是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素质,具有敬业开拓、拼搏进取精神,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工作态度,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二是要有较强的获取知识、信息和掌握检索信息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馆藏资源,成为真正的信息导航员。三是要大力提高业务素质,掌握图书情报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熟悉与自己相关的其他专业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并且要积极学习新技术,掌握计算机和信息加工处理技能和网络知识,不断调整和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技术更新对图书管理领域提出的新要求。

(三)强化对图书馆使用者的引导。图书馆的面对对象是广大的学校师生,他们是图书馆最大的使用者。使用者能否熟练使用图书馆减速工具,是否了解图书馆各项服务流程对其能否高效获取目标文献资料有着重要的影响。本人认为,图书馆管理服务人员有义务对图书馆使用者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师生合理高效利用图书馆。

(四)跟进学术服务活动。图书馆并不是“安静”的代名词。本人认为,学校图书馆应当不仅能够“引进来”,还要学会“走出去”。“引进来”指的是引进高效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前沿的科技文献资料等等;而“走出去”指的是利用自身优势与特点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更多的方式服务广大的师生。本人认为,除了原有的服务项目以外,图书馆应当充分结合学校师生的需求以及当前时代背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学术服务活动。

四、小结

学校图书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各项职能有利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校开展。通过建立健全馆藏体系、提升馆员素质、强化对图书馆使用者的引导、跟进学术服务活动能够对对学校图书馆工作进行有效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马瑛.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4)

[2]李小梅.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文献工作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3(10)

[3]韩克清.论大学图书馆在教学中的作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08)

[4]罗永倩.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1)

猜你喜欢
馆藏素质图书馆
馆藏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