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开展校园话剧艺术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2016-11-23 19:50杨巧智
戏剧之家 2016年2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高校校园话剧艺术活动体现出了艺术审美的显性特征,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经过14年的精心打造不断创新,使话剧艺术活动形成校园文化品牌,构筑文化育人场域,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话剧艺术活动;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J8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62-02

话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是由多个部门和众多人员参与合作的一种艺术活动。校园可以说是中国话剧的摇篮,大学生作为校园生活的主体,体现出了艺术审美的显性特征,校园话剧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开拓思维、开发智力潜能、协调身心发展,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当代大学生责任与使命意识、产生对生命的敬畏感,对培养大学生直面现实的实践品格等方面发挥了隐性作用,从而构筑文化育人场域。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的话剧艺术活动经过14年的经心培育与打造现已形成规模,对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积极意义,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一、话剧艺术活动在育人方面发挥的辐射作用

全国多数高校都有学生话剧社团,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现代网络及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上表演,希望能登上舞台展示自己,从而增加个人魅力。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于2002年成立了话剧社团,现已推出了12部大型话剧。通过排演话剧使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方式变得不再枯燥,拓宽了学生的历史、文化、审美知识视野,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管理领导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提升了校园文化内涵,也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推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一)话剧艺术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

1.提高了大学生的创造能力。从一个纯文学的剧本到呈现出集声音、画面、视觉、听觉相融合的生动舞台艺术作品,这个过程中,需要大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积累,把想法变成真实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2.提高了大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团结合作是一部话剧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话剧中包含剧本创作、导演、道具筹备、演员排练、舞台呈现以及前期宣传等很多工作,这些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需要大学生在话剧排演的过程中既充当演员又要担负起创作和剧务等角色,与整个团队进行全面沟通与协作,团结一致,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二)话剧艺术活动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校园话剧大力倡导学生的原创性,学生是乐在其中,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编演,可以把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悟,通过交流和情感体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内心激情,张扬个性,对当前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视理解性、忽视体验性,强调社会性、削弱个体性的偏失是一种矫正。在点滴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三)话剧艺术活动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在高校推广并普及校园话剧并将其作为培育大学生艺术修养的途径之一,对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创造力、审美力和人文素质等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参加话剧艺术活动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毕业找工作时自信心强、口语表达能力强、自我展示和表现力强,在应聘面试中脱颖而出。多年实践证明,文学院凡是参加过话剧艺术活动的学生在毕业时就业率非常高,当年考上公务员、研究生,事业编制、金融系统、国企的人数较多。并且这些学生在用人单位也都成为文艺骨干和宣传骨干,话剧艺术活动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锻炼基地和素质拓展的机会,为他们就业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将话剧艺术活动合理纳入课程体系,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普适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立人,是致力于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发展。话剧教育不是一定要以培养专业的话剧人为目的,所以大学也可以开展具有普及性质的话剧方面课程,并将其纳入美育教育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根据专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建设,2009年文学院将《话剧表演鉴赏》课列入教学计划,并始终坚持“鼓励发展、积极引导;严格管理,会说能演”的指导思想,将课程设置为话剧艺术理论赏析型选修课和以话剧社团为教育对象的话剧艺术实践型选修课两类课程,使校园话剧作为普适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授课中使学生受到话剧表演基本功训练、台词训练、形体训练等,获得对艺术、历史、思想、形式与内容、风格与技巧、审美与评价的基本知识,获得艺术赏析的基本能力,理解艺术思维,建立艺术的文化观念及综合的人文科学艺术观念,话剧团再通过话剧艺术实践型选修课的形式,在校园文化活动的舞台进行第二课堂实践,培养综合的实践、欣赏、表演和艺术思维能力,获得较为全面的话剧艺术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拓展了学生思想教育空间。

三、话剧艺术活动彰显德育教育力量,铸就校园文化艺术辉煌

目前高校校园内由学生演出的话剧作品内容大致有三种:一是原创作品,二是模仿或改编影视剧、话剧成品,三是演出经典话剧剧目。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剧本的选择,目的都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德育教育上下功夫,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文学院在14年里先后上演了中外名著《雷雨》、《乱世佳人》、《日出》、现代环保题材剧《大漠可以作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题材剧《天堂的风铃》、2007年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我们献上的《风雪边境线》、大型历史题材话剧《春秋魂》、《国家的孩子》、俄罗斯汉语年之际上演了俄罗斯名著《复活》、2011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排演了《铡刀下的红梅》并在全院演出了10场、原创大型历史题材话剧《鲜卑勇士》、2015年献上大型战争题材话剧《生与死的劫难》,从现代到历史、从歌颂校园师生情谊到歌颂蒙汉民族的骨肉情谊和人间大爱、从弘扬不屈的革命精神到咏唱珍爱生命、世界和平等等,这些剧目的上演不仅启迪和帮助学生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还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懂得美与丑、善与恶,使自卑的学生变得自信,引导了师生的价值观念以及做事方式,有利于形成师生们共同认可的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弘扬呼伦贝尔学院精神。

四、推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在当今社会艺术形态、艺术种类多样的环境下,话剧带给大学生的不是艺术创新,而是艺术创造,很多学生利用话剧演出这个舞台发挥自身创造力,演绎出具有时代气息的经典作品。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普通话水平。

话剧表演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文学院的学生虽然要学习《演讲学》、《朗读与朗诵》、《教师口语》等课程,但大多数学生来自不同省市地区,方音较重,学生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在日常学习中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方音。但参与话剧演出的学生通过话剧表演训练,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话剧表演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导演一一纠正每名演员的吐字归音并传授呼吸发声技巧,要求学生做到“字正腔圆”的同时,还指导学生如何把握所饰演人物说话的语气,控制说话的语速,注意情感的表达,从而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和口语表达能力,使普通话水平大幅度提高。

(二)提高了学生认识生活和自我表现的能力。

话剧演出把各具特色的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形象搬上舞台,学生在参与话剧艺术实践的同时,实际也是参与未来社会生活的预演和体验。话剧艺术以其延伸拓展到社会舞台空间的独特优势,它对语言表达、形体动作的训练有一定要求,对规定情境中人物行动有要求,演员们可以从剧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冲突、较量、转化、和解过程的表现,来分析人物的人格弱点反思自己,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更加敢于正视自己。学生在参与的同时也是对人生不同场合的一种体验,为了适应剧情的变化,“演员”需要不断地更新“演技”,不断地提高自我表现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提高对“人生舞台”的表现力、适应性,学会用适当的言行举止表现自己,都是十分有益的,也是其他教育方式很难达到的。

(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审美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开展话剧艺术活动已成为文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培养大学生审美情趣和大学生艺术创新上,文学院始终强调时代性更坚持“科学性”。每部大型剧目的选取都会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时代性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握,以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选取具有爱国主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精神、时代精神、崇高精神的剧目进行排演。引导大学生增强审美情趣,在剧情表达上使其在人文主义方面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深入领会其意境,更加注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有利于学生丰富阅历,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欲望,形成特色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话剧艺术活动是一种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艺术教育形式,可以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种生动活泼,学生愿意参与、乐于接受的有效教育形式。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话剧艺术活动经过不断打磨和创新,已组建成专业的师生创作、表演、设计、制作团队。每部大型话剧都深刻影响着每位师生,使学生艺术、历史、思想、审美得到提升。话剧艺术活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郦子柏.对开展校园话剧的思索[J].北京大学学报,1991(4).

[2]刘辉,龚成.试论校园戏剧对改善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影响和作用[J].科技信息,2010(17).

作者简介:

杨巧智(1982-),女,回族,山东人,助理研究员,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呼伦贝尔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JSZZC201604);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NJSZ163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建校园文化的意义探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