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承德民间故事中的中国古代伦理思想

2016-11-23 14:38杨瑜郝瑞云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9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承德

杨瑜+郝瑞云

项目基金: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级课题,课题编号:FY2014004。

摘 要:民间文学作为文学类型的一种同样关乎人类的心灵与情感,并且与社会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在承德的民间故事中,许多主题表现出了中国古代伦理学思想,如“孝”、“悌”观念,人们对于“义”、“利”关系的认识等,而这些伦理思想的产生与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形态与特征是有联系的。

关键词:承德民间文学;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地缘关系;“孝”与“悌”; “义”与“利”

作者简介:杨瑜(1983.1-),女,满族,河北承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民间文学、影视文学;郝瑞云(1967.5-),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文学学士,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间文学、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03

中国伦理思想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响着人们的文学艺术创作。民间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类型从根本上说是关乎人类精神的,是观照人们心灵和情感的。对于民间文学的研究主要是借助于文艺学、美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民间文学与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承德的民间文学中,许多故事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比如对于地缘关系的重视;家族人际中的“孝”、“悌”原则;社会人际中对于“义”与“利”的理解。

一、对于地缘关系的重视以及“私人道德”

中国古老的农村社会是乡土社会,其中注重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两层——血缘和地缘。人们依赖着土地,且流动性不强。这就使得人们对土地感情深厚,并同周围的人们非常熟悉。因为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是小农经济,人们首先是过自给自足的生活,再与外界发生联系。乡村中不同人家之间的合作是临时的、偶然的。所以人们的道德观念是以“己”为中心,从“己”推出去的,这被费孝通先生称为“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1]45

由于血缘和地缘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渐渐衍生出了两个道德要素:“孝”和“悌”。“悌”不仅是针对有亲属关系的兄弟姐妹而言的,可以泛指到对于同胞的友爱。张载在《西铭》中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著名命题,即是说天下之人皆为兄弟。《大学》中所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对于一个大儒者而言,“家”的概念实在就等同于“天下”。所以“悌”所针对的对象,可以理解得宽泛些。在承德的民间故事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水莲洞的传说》:

在张营子村,很久以前的一个村民们遭遇了旱灾。村中人方诚有一个女儿,温柔礼貌,她决心为乡亲们找水。姑娘找到一座山前,见石壁上有一道石缝,石缝上着石锁。仙道告诉姑娘,这是龙王将水上了石锁。姑娘历尽险阻解开石锁,河流顺势而下,但是姑娘也化作一朵美丽的莲花顺流飘落。为了纪念这位好心的姑娘,人们把出水的山洞命名为“水莲洞”。[2]142

女孩为了解救村里的旱灾而去寻水,是出于一种对于乡亲们的爱。这种爱属于一种道德情感,可以看作宽泛意义上的“悌”。此种道德情感的产生是基于地缘关系上的亲近。类似的承德民间故事还有一则《温泉》:

很久以前,宋营子乡有一个善良孤苦的老头,儿子和儿媳都不管他。一年大旱,老头开垦荒地,刨得一个银色的小壶,壶里总有温和的水喝。因为全村人都缺水喝,儿子知道了每天来老头这弄水卖钱。老头把水壶埋到南山下,儿子来刨,刨碎了水壶,水花四溅。从此,这个埋壶的坑里长年往外流水,不凉不热,被人们称为温泉。[3]147

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于地名的渊源,其中包含着人们对于某一片土地、故土的情感。在这则故事中,孤苦善良的老汉有一个不孝顺的儿子,儿子觊觎老父亲的宝壶,老汉把水壶埋起来结果无形里造福了当地的乡亲们。故事在无意识中反映了人们的地缘情感,对于共同生活在一片乡土里人们的情感。

二、“孝”、“悌”与家族观念

中国人是最重视家族观念的,尤其在古老的中国社会,家族是一个姓氏延续发展的最基本单位。这里的家族准确地讲是宗族,是以父系为坐标轴区划出来的,包括兄弟叔伯。在中国人的家族生活中,“仁爱”是一个最核心的伦理价值观。“孔子贵仁,墨子贵兼。”孔子在谈到“仁”时言: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4]83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5]171

孔子认为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从自身出发建立起仁爱之心、对他人的豁达(宽容)之心也就做到了仁。孔子“仁”的学说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的,是关于社会中人际关系如何调解的一种原则,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人学”。儒家伦理思想中“孝”、“悌”的概念,都是从“仁”推出来的。孟子讲:“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税,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6]9这里仁政成为了实现“孝”、“悌”的一个基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14由“仁”出发推己及人,进一步产生了“孝”、“悌”的道德观: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8]295

这里的“悌”用的是狭义上的意义,主要指在家族中对于兄长的友爱、尊敬。《礼运》中讲:“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小者谓之人义。”“孝”、“悌”是儒家思想中最根本的伦理规范,儒家试图建立一个温情脉脉的封建宗法制社会,如张岱年先生所言:“儒家所重视的,正是保持、维护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正是要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罩以温情脉脉的面纱。” [9]113在承德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则民间故事《整桑枝》:

很久以前,王家庄有个王员外,只有一个独生儿子叫宝宝。宝宝被王员外夫妻俩惯坏了,长大后成了一个小霸王。一次因为一点儿家庭琐事,宝宝要杀他亲爹。王员外早躲了起来,但宝宝以为自己失手闯了祸,逃出了王家庄。十五年后,王员外家失了火家产被烧光。老两口流浪到长城边的一个小村子里,被一户人家收留。两位老人住了一段时间,说要帮主人干些活计。主人让他们帮忙整理桑园里歪七扭八的桑枝。老两口说,桑树已经长七八年了,如今无法扶直了,桑条要从小整治。主人这才说出了他就是二老的儿子宝宝,讲述了自己从家乡逃出后经历的挫折以及如何重新生活。亲人相认,悲喜交加,从此两个老人和儿子、儿媳、孙子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10]240

这则故事蕴含了民间对于“孝”、“悌”道德观的理解。在古代社会的家庭中,父慈子孝,子女亲爱、孝顺父母,构建一个稳定和睦的家庭是人们的理想。故事中这种理想家庭的失衡源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失方,孩子经历了一番挫折渐渐成熟,改正了自身认识到“孝”的重要性,最终实现了家庭团圆。还有一则承德民间故事《兄弟和好》,讲的是家庭中“悌”的道德:

热河城有两个兄弟,父母双亡后因分家争遗产大打出手,闹到了承德府。承德府刑科典吏夏煦将二人拘禁。几天后案子开堂审理。夏煦说:“你父母本不该生你二人,不幸你二人又各生二子。为了防止日后因家产引起后患,本官决定将你二人的子嗣各选一人去边疆效力,永远不准回乡。”兄弟二人抱头痛哭,发誓永不分家。从此两家和好如初。[11]73

这则民间故事表达了人们对于长幼有序的肯定,对于“悌”的观念的重视。在家庭生活中,尊敬兄长、家庭和睦,实现兄良弟悌是人们的伦理观念和诉求,也是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的一种需要。

三、“义”、“利”与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原则

“义”指在社会中人行为应该遵循的原则,“利”主要指个人私利。关于“义”、“利”关系,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们已经有较多的论述: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

好利而欲得者,比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恶》)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

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肯定了人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是需要物质利益满足的,这是生存的需要。人们首先满足了这一层面的需要,才会考虑到道德层次上的需要,所谓“仓廪实而知荣辱”。儒家虽然并不否定“利”,但注重的还是“义”,在个人利益与道德原则发生冲突时,强调对道德原则的遵从。孟子曾讲到: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12]2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处理物质利益,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人们交相争利,会造成社会动荡,所以儒家讲“以义制利”。孟子讲“去利怀义”。《孟子·告子下》云:“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269“义”是人们在社会中立身处世的一个规范。“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14]254承德流传着这样一则民间故事《图小利坏大事》:

很早以前,有一家哥俩在一块过日子。哥哥张三为人沾尖取巧,结婚后将十五岁的弟弟张臣赶出了家。张臣讨饭为生,得到一位老道人相助。老道人捏了一个泥人“小利”送给张臣,“小利”可以满足张臣的各种要求,从此张臣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哥哥张三知道了弟弟的经历后,也上山寻访仙道。老道人给张三一个泥人“大事”。张三回到家,看见“小利”在院子里玩,他一心想把“小利”也据为己有。他一手拿着“大事”,腾出一只手来抓“小利”,结果“大事”被撞在门框上,脑袋被碰掉了。真是到头来“竹筐打水一场空”,“图小利、坏大事”说的就是张三这样的人。[15]230

这是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伦理故事,故事中对于贪图一己私利、不顾兄弟情义的行为作出了批判和讽刺。这则故事体现了人们对“义”与“利”的价值排序,即认为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义”是先于“利”的。承德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还账》:

很早以前,一个叫陈实的庄稼人,为人正直,老婆也好心眼。老两口有一个女儿叫彩凤。彩凤长到十八岁,嫁给了本村一个老实的庄稼人。彩凤有一个爱贪小便宜的毛病,时间久了邻居们都不愿意再帮助她了。一次丈夫生病了不能下地干活,家里没米了,彩凤到娘家借了米。借的时候装了满满一箩筐。几天之后彩凤去还米,箩底冲上,只还了一箩底米。不久彩凤得了重病去世了,老两口伤心欲绝,他们在女儿的坟边发现一只小鸡。老两口将小鸡抱回家,半年后小鸡开始下蛋,有时陈实老汉干不了活时就卖点鸡蛋换粮食吃。三年后小鸡死去了,人们都说小鸡是彩凤托生的。 [16]247

这则民间故事反映了人们朴素的道德观念:无论是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还是处理家庭关系,过分注重一己私利、贪图小便宜都是不应该的。故事写得很有趣,以充满虚构色彩的传说形式对贪图私利的行为进行了惩戒。

明代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在江浙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思潮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人们对“义”、“利”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明代思想家李贽肯定了“私”,表现出对人性的认识和肯定,在《藏书·德业儒臣后论》中指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清人严复也指出:“大抵东西古人之说,皆以功利与道义相反……而今人则谓生学之理,舍自营无以为存,功利何足病?” [17]859明清时期市民社会中对于“利”的认识比较全面、宽容,人们认为争取、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是合理的,但其中有一个外在的制衡规则,这规则、法则就贴近“义”的内容了,比如讲究公平、惩恶扬善等。下面这则民间故事《斗米金鸡》体现了市民社会中的这种伦理思想:

乾隆年间热河城北的粮食市场上,一位卖牛肉的老汉不小心推车轧死了米店王掌柜的一只小鸡。王掌柜仪仗财势欺人,要求老汉赔偿三两银子。恰逢承德府刑科典吏夏煦经过,他先要求老汉赔偿三两银子。然后他说明:“斗米斤鸡”,鸡长一斤肉需喂一斗米,既然老汉给了肉钱,米该归老汉。他吩咐差役从米店取九斗米,自己全买下,按市价给了老汉十两银子。[18]63

总之,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家族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人们在长期的的生存发展中渐渐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具备乡土中国的特征,其中血缘与地缘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为注重的层次。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中国古代社会产生出了一系列伦理思想。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一种审美的反映,在承德的民间文学中,许多传说故事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的伦理学思想。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3][10][15][16]王翠琴编.中国民间故事(河北承德·平泉卷)[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4][5]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7][8][12][13][14]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1][18]《热河》编辑部编.热河民间故事第三辑[M].

[17]严复.《原富》按语[A].严复集(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承德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首次春节诗词晚会由承德电视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