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2016-11-23 10:31张展龙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期讲台观念

张展龙

高效课堂在我们八都中学试点已经一个学期了,通过这一学期的试验,二班和五班的历史教学成绩在期末考试中,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二班由上学期的年级排名第五,推进到了本学期年级第一,五班由上学期的年级第六推进到本学期年级第二。但教学成绩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不是学生突然变聪明了,而是教法改变了,笔者采用了高效课堂。

上学期,运用的教学方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讲台上照着自己编排好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说实话,一堂课下来,自己是筋疲力尽,再看看学生,也是很疲累。等到阶段性测试成绩出来时,心里就是一阵发凉:差,真差,白用了这么大的精力去教他们了。

现在这个学期,采用高效课堂教学,从讲台上退下来,把讲台让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笔者还原了自己本来的身份——课堂的辅导员。

第一阶段学生们按照课文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在书本上就其中每一小节的内容,提出若干问题。

第二阶段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把小组成员的问题都拿出来,一起讨论,进行有效的筛选,把不好的筛除掉,把好的留下来,把不完善的进行完善。

第三阶段学生们推选出自己的代表,把本小组精心打造的问题向全班同学提出来,共同研讨。

第四阶段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争议比较多,或者有较大疑问的,作一个归纳总结,或者是作一些辅导性的发言。

学生们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学习气氛十分的活跃,就连平时不喜欢发言的同学,都频频举手了。

可是谈到高效课堂,学校里就有一些老师在抱怨高效课堂的不是。

有的老师说让学生去唱主角,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而且还耽误时间;有的老师说,学生主体学习,根本就达不到效果。

其实这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老师自身的问题。高效课堂对于教学这一块来说,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每个人接受新生事物时,都会产生排斥。要想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生事物,不是被动接受,而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适应。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老师的观念能不能转变过来,是高效课堂能不能取得决定性成功的关键。

我们老师,首先要在观念上肯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发现”,不只局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外界事物,还包括认识自己。

“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争辩,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和辩论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入了。学生在经历了多次的锻炼后,也会逐渐地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教学的二班和五班中,类似一些历史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他们都能通过阅读课文,很快地了解并加以掌握。只有教学难点,他们会有疑问,但是通过引导,大多都能顺利得到解决。老师这时候只要好好地发挥引导功能就行了。

我们不应强求每一个学生考试的分数都是最高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着很多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千人一面。而应该有所区别。只要能达到新课程标准上的学习目标,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

另外,学生的个性差异,也要求我们老师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的时候,应该有所区别。对于素质好的学生,学习目标可以相应的提高一些,对于素质较差的学生,学习目标就可以放低一些,这也就是正所谓的“因材施教”。高效课堂,考验的其实就是老师的观念,高效课堂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对老师观念的改革。教师的思想观念改变了进步了,高效课堂就能真正地进入高效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水县八都中学)

猜你喜欢
学期讲台观念
"安身之所"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八年级上学期易错题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讲台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