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赵瑞平
理想心血管健康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勇1,赵瑞平2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呈高发病率、年轻化的趋势。2011年WHO公布的资料显示80%的ASCVD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同样,为了达到2020年因ASCVD及卒中死亡减少20%目标,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了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定义及标准,即同时存在4项理想健康行为[不吸烟、体质指数(BMI)<25 kg/m2、体力活动达到目标水平、坚持目前指南推荐的饮食]和3项理想健康因素(未治疗总胆固醇<200 mg/dl、未治疗血压<120/80 mmHg、未治疗空腹血糖<100 mg/dl)[1](1 mmHg=0.133kPa)(表1)。这一概念强调原始预防或称零级预防的理念,旨在通过健康的行为方式阻止危险因素的出现来预防ASCVD的发生。近年,众多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ASCVD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分布情况及其与ASCVD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理想心血管健康的理念被提出以后,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ARIC研究[2]分析了1987~1989年4个美国社区的12 744例,具有5~7项理想因素者大约占12.2%,具有全部7项理想因素者仅占0.1%,年轻人、女性理想因素达标情况较好,白种人较非裔美国人理想因素达标情况较好。同样,NHANES研究[3]对全美抽样14 515例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全部7项理想因素者不到0.1%,其中老年人理想因素达标情况均差于中青年,不同种族间具有类似的年龄及性别分布规律。NHANES研究组还对美国12~19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理想健康行为和因素达到5项及以上人员不到一半(男性 45%、女性 50%),健康行为指标如体力活动、饮食的达标情况尤其差[4]。可见理想心血管健康达标水平较差。
近年,中国多项研究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陆昀等[5]对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地区中青年11 062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青年人中具有全部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仅为129例占1.2%,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为28.4%,其中达标水平最差的2项是血压(38.1%)和食盐摄入(19.4%)。类似的,DREHM研究[6]对北京和杭州25~85岁10 145名城市居民进行了多中心横断面调查分析显示仅0.5%的受检者具有全部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因素,具有5~7项理想因素者占26.9%,且具有5~7项理想因素者的人群百分比存在显著的性别及年龄差异,女性高于男性(40.4% vs. 13.4%)。Wu等[7]对于开滦101 510名职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仅有0.1%职工具有全部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3项健康因素达标者最多,占30.53%,近69.45%的受检者达标的健康因素不到一半(小于4项)。结合国外及国内多中心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想心血管健康总体达标水平逐渐下降,其中女性达标水平优于男性,理想心血管健康各因素的达标情况根据不同地域习俗、生活方式而各有差异,然而其总体达标水平均较差成为共性。
人类的健康与日常的行为及生活方式息息相关,ASCVD的高发病率亦与此相关,中国人群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改善,然而4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如吸烟、饮食健康、体力活动及BMI(体质指数)正趋于不良,这一趋势使得我国正面临着日益增加的ASCVD负担。吸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每年中国有12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暴露于吸烟环境中是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认为吸烟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和促使粥样硬化动脉血栓形成,从而增加ASCVD风险[8]。美国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健康饮食(谷物、蔬菜、水果、奶肉类、盐等食物摄入情况)是降低ASCVD死亡的独立因素[9]。一项有关177 025人的Meta分析,随访3.5~19年的结果显示有11 000例发生ASCVD,高盐饮食者发生ASCVD的风险是低盐者的2.3倍[10]。然而,饮食成分的多样及其与血压、血脂、BMI等的相互关系使得许多研究结果各有差异。BMI的增加与ASCVD的发生明显相关,一项对青年人和中年人研究显示,体重每增加1 kg/年,其发生心血管病因死亡的风险增加2倍(HR分别为2.10、2.08)[11]。2010年统计显示我国成人超重(BMI≥25)占27.9%,肥胖(BMI≥28)占12.6%,因此,控制BMI与我国人民健康有重要意义。理想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多种心血管健康因素,如BMI、血糖、血压及脂代谢紊乱等。Wu等[7]对开滦95 429例成人平均随访4.02年的研究显示,理想的体育锻炼组较差组ASCVD死亡风险降低了33%(P<0.05)。与此相似,国外对7622名美国人随访5.8年的研究显示,体育锻炼理想组、一般组分别与差组比较,其发生ASCVD死亡的风险比(95%CI)分别为0.49(0.25~0.98)和0.65(0.37~1.14)[12]。
血糖、血压及总胆固醇水平作为重要的3项理想心血管健康因素与ASCVD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戚长春等[13]对95 429人的研究显示,血压及空腹血糖理想组+一般组与差组比较,ASCVD死亡风险降低,其发生ASCVD的死亡风险比(95%CI)分别为0.66(0.55~0.79)和0.62(0.50~0.77),另外发现空腹血糖在降低ASCVD死亡方面显示出等级效应,空腹血糖的一般组(空腹血糖100~125 mg/dl 或治疗后达标组)、理想组(未治疗的空腹血糖<100 mg/dl组)分别
表1 AHA理想心血管健康定义(年龄>20 岁)
注:摘自 Lloyd-Jones,et al. Circulation,2010,121:586-613;SBP:收缩压;DBP:舒张压;a健康饮食评分成分包括:水果和蔬菜≥4.5杯/d,鱼≥两份3.5盎司/周(最好是油性鱼类),高纤维全谷物(每10 g碳水化合物≥1.1 g纤维)≥3份1盎司/d,钠<1500 mg/d,糖-含糖饮料≤450千卡(36 盎司)/周与差组(空腹血糖≥126 mg/dl)比较时发生ASCVD死亡风险分别减低34%和38%,血压对降ASCVD死亡有保护作用但未显示出明显的等级效应。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指动脉壁内膜或内膜下有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的斑块,因而胆固醇水平与ASCVD密切相关。王艳秀等[14]的研究也发现总胆固醇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呈明显的负相关。然而国内有关理想心血管健康的个案报道示总胆固醇与ASCVD的关系并不明显,这也许与研究人群中部分人使用调脂药而改善了总胆固醇水平有关。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综合作用与ASCVD密切相关, ARIC研究[2]对15 792人(平均年龄54岁)平均随访18.7年,期间有3063人发生ASCVD事件,其中有6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的ASCVD发病率(0.39%)明显低于有0项理想心血管健康的ASCVD发病率(3.71%)。Wu等[7]对我国北方101 510人进行4年随访研究显示,有6~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的ASCVD发病率约0.8%,而有0~1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的ASCVD发病率约3.3%,另外发现ASCVD发病率与理想心血管健康项数达标情况呈明显负相关,这一关系在男性人群更为突出。戚长春等[13]对95 429人研究显示,随着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项数的增加(≤1、2、3、4、≥5项)ASCVD死亡的标化死亡率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1.59、1.48、0.86、0.59、0.69)/1000人年。与戚长春等的研究相似,Ford等[12]发现以拥有0项理想健康行为和因素者为参照,拥有5项理想健康指标组发生ASCVD死亡的风险减低了88%,校正年龄后发现理想健康行为和因素≤1、2、3、4、≥5项组ASCVD死亡率分别为(6.1、3.6、3.8、2.1、1.8、0.6)/1000人年。综上数据均显示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项数与ASCVD的发病率呈明显负相关,此外与ASCVD死亡率存在线性负相关。
综上,理想心血管健康与ASCVD的临床结局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人民对理想心血管健康这一理念的知晓率及认识水平均有限,另外众多国内外研究均显示理想心血管健康因素和行为的分布率非常低,面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因此普及并践行理想心血管健康这一“零级预防”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1] Lloyd-Jones DM,Hong Y,Labarthe D,et al. Defining and setting national goals for cardiovascular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reduction: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s strategic Impact Goal through 2020 and beyond[J]. Circulation 2010,121(4):586-613.
[2] Folsom AR,Yatsuya H,Nettleton JA,et al. Community prevalence of 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 by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definition, and relationship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J]. J Am Coll Cardiol,2011,57(16):1690-6.
[3] Shay CM,Ning H,Allen NB,et al. Status of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US adults: prevalence estimates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 (NHANES) 2003-2008[J]. Circulation,2012, 125(1):45-56.
[4] Shay CM,Ning H,Daniels SR,et al. Status of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US adolescents: prevalence estimates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 (NHANES) 2005-2010[J]. Circulation, 2013,127(13):1369-76.
[5] 陆昀,祁华金,李凤,等. 江苏苏州、无锡和常州地区中青年健康体检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调查分析[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0):964-73.
[6] Zeng Q,Dong SY,Song ZY,et al. 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Chinese urban population. Inte[J]. 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3,167(5):2311-7.
[7] Wu S,Huang Z,Yang X,et al. Prevalence of 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4-year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a northern Chinese industrial city[J]. 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 2012,5(4):487-93.
[8] Burns DM. Epidemiology of smoking-induc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Prog Cardiovasc Dis,2003,46(1):11-29.
[9] Ford ES,Zhao G,Tsai J,et al. Low-risk lifestyle behavior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III Mortality Study[J]. Am J Public Health,2011, 101(10):1922-9.
[10] Strazzullo P,D'Elia L,Kandala NB,et al. Salt intake, strok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J]. BMJ,2009,339:b4567.
[11] Adams KF,Leitzmann MF,Ballard-Barbash R,et al. Body mass and weight change in adults in relation to mortality risk[J]. Am J Epidemiol, 2014,179(2):135-44.
[12] Ford ES,Greenlund KJ,Hong Y. 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mortality from all causes and diseases of the circulatory system among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J]. Circulation,2012,125(8):987-95.
[13] 戚常春,刘妍,陈朔华,等.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对全因和心血管病因死亡的影响[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11):1033-9.
[14] 王艳秀,吴寿岭,高竞生,等.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4):342-6.
本文编辑:张灵
R541.4
A
1674-4055(2016)10-1267-02
1010110 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2150200 包头,包头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赵瑞平,E-mail:ruipingzhao@163.com
10.3969/j.issn.1674-4055.2016.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