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台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受到资金短缺、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开展的过程中可谓步履维艰。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展开分析,积极寻求创新创业教育自身及外部各种因素的制约。意在积极探讨怎样优化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当前我国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虽然国家和很多高校都很重视,但是发展的还是很缓慢。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也逐渐认识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纷纷走上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道路,但因种种因素的制约,目前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起步晚,起点低。相对于我国一些职业类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一些国外院校相比不仅教育理念落后,而且受到办学资金、政策支持、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发展比较缓慢。(2)资金和政策制度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3)教育形式及内容上也相对欠缺。虽然各个学校的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有些高校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经验和模式,但总体上,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这种教学形式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不受学生欢迎,起不到成效;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偏向于政府各类政策、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和案例分享等,学生缺乏体验式的学习环节。(4)师资力量发展不平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准备上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大多数教师虽然拥有较高的学历,但缺乏在政府、企业等实务部门的经历和锻炼,知识结构也很难符合理论和实践的全方位要求。(5)缺乏创新和创业的实践平台。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资金投入、制度保障不到位,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建设上投入力度不够,校内孵化基地建设不完善或利用率不高,同时缺乏校外的实践基地。学生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平台的历练,这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
二、如何开展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1.发挥高校共青团具有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大的优势
发挥共青团文化育人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组织“科技文化艺术节”、“青年创业论坛”、“校园营销精英挑战赛”等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让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成为校园文化、校园精神的重要内容。
2.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价值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与最初的职业指导相比,生涯教育已不只是指导学生选择职业或就业,而是重新以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和职业观引导学生,让他们能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自己的特点,掌握合理选择职业方向的能力。生涯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追求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自我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创新创业价值目标。
3.搭建创新创业素质训练平台,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以科技竞赛为抓手,培养科技创新与创业型人才。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是高校共青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立足点,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兴趣的有效途径,并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体系。例如:组织学生多参加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等。有选择性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如电子设计竞赛、电子商务竞赛等。在竞赛过程中推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情趣,增强青年学生的创业主动性。
4.以社会实践为依托,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通过组织暑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坚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力争在实践中不断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强化创业内驱力。在高年级团员青年中开展“学业、就业、创业、事业”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新创业培训,锻炼其执行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有效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5.以勤工助学为纽带,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
随着高校勤工助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从事经营型、管理型勤工助学工作,甚至有部分同学从事科研型勤工助学工作,创办勤工助学企业,提前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参与勤工助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精神和提升创业动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优化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1.建立一支创新创业教育团队,优化创业导师的结构。加强对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指导。一方面,通过集中对创业导师培训,使教师了解创业教育使其具备创业教育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在一些实践结合密切的学科中,通过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活动,让教师深入高新技术企业,体验创业过程,积攒创业案例,丰富创业教学经验。这样不仅能够优化师资队伍,而且能够把创新创业知识更加快速的传递下去。
2.优化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战技能。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还要增加投入和改善软硬环境,组建坚实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基地。优化校园的创新创业典型,打造创新创业的领军人物。完善创新创业的激励和扶持机制,积极筹措资金,通过“青年成才发展基金”、“小额担保贷款”等渠道,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促动机制,促进学生的职业自立能力。
总之,要积极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全方位的开展多种形式创业思想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其次,教学方式要灵活,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实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把创新能力纳入考核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欲望。
参考文献:
[1]童晓玲.研究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