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滑雪场安全运营的思考

2016-11-23 01:26:44邓立平
冰雪运动 2016年2期
关键词:滑雪者雪场雪道

高 一,邓立平

(1.哈尔滨体育学院 休闲与社会体育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集美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黑龙江省滑雪场安全运营的思考

高一1,邓立平2

(1.哈尔滨体育学院 休闲与社会体育系,黑龙江 哈尔滨150008;2.集美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

冬季滑雪项目已经成为我国冬季大众娱乐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参与冬季滑雪人群的逐年递增,其中意外受伤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长此以往将会影响我国大众滑雪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大众滑雪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指出主要由于缺乏防护、意外冲撞和技术缺陷等原因,并且在滑雪场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规划工作不完善和滑雪场安全防护设施不健全等缺陷。滑雪场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安全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也是滑雪场安全运营的关键所在,建议落实滑雪场安全规划工作,减少不安全因素。

滑雪场;安全运营;不安全因素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闲暇时间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1]。滑雪作为一项休闲运动已经成为冬季体育运动的新时尚[2]。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我国2015年滑雪总人次为1 250万,较2014年的1 030万人次增长21.36%。2015年我国568家滑雪场分布于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黑龙江以120家居于全国之冠,黑龙江149万人次,预计2022年国内滑雪人口渗透率将达到2%,将有2 600万的滑雪人数。滑雪体育运动是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3]。但是黑龙江省的滑雪产业基础薄弱,发展速度过快,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滑雪场的安全运营,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

在滑雪安全问题的研究上,欧美国家主要集中在滑雪安全技术领域的探寻。Ekeland 等[4]对挪威滑雪安全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挪威成立了滑雪安全委员会、滑雪学校和红十字会等9个部门,分别对滑雪安全有关部门进行针对性的工作。Shealy等[5]提出利用数字探测技术来提高滑雪场固定器的安全值域和租赁标准,研究表明针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滑雪爱好者对固定器的安全值进行微调,可以预防因固定器不能与滑雪板正常脱离而引发的伤害。

国内对于滑雪场安全运营的关注在近些年有所提高,例如:鞠明海[6]曾经对于北方高校滑雪课中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梳理和研究,从学校主管部门、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还有黄春艳,冯毅娟[7]指出滑雪是一种低温环境下的激烈运动,应该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准备,强调采取有效方法,加强管理,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但是大多数是和体育产业相关的探寻,比较缺少具体的案例和数据来深度的挖掘解决的有效途径。

黑龙江省大众滑雪旅游项目的发展处于国内领先地位[8],因此对该省滑雪场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对黑龙江省内多家滑雪场的实地调查,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总结滑雪爱好者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滑雪场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2 滑雪场安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滑雪爱好者运动损伤现象频发

我国滑雪产业蓬勃发展,滑雪人数的增多使得滑雪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些滑雪场的专业化程度、软硬件配置和运营手段参差不齐,这样的滑雪场在运行时必然存在着安全隐患。此外,滑雪运动本身需要参与者具有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此基础上又要求参与者熟练掌握正确的滑雪技巧。而且还要在滑行时应对不同的地形、坡度和转弯。所以,滑雪其实是 “门槛”比较高的一项休闲户外体育活动,造成意外伤害的主要类型见表1 。

表1 滑雪意外伤害的主要类型Table 1 Main types of accidental injury in skiing

通过对黑龙江省内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滑雪场进行调查,统计近两年滑雪爱好者出受伤的类型,分析总结了导致滑雪者受伤的原因(表2)。

表2 黑龙江省滑雪场滑雪者受伤类型统计Table 2 Skiers' injury type statistics in Heilongjiang skiing resorts

从伤害的类型(表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滑雪场还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问题和隐患。黑龙江作为我国滑雪产业发展的大省,处在全国滑雪场数量最多、滑雪人数第二的重要地位。在这些滑雪场所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十分复杂。

表2显示,最主要的受伤原因有:器材(16.5%)、冲撞(36.6%)、技能(20.1%)和防护缺陷(17.5%),而很多安全问题和隐患是可以通过规范制度和合理经营加以解决的。

由于国内的滑雪市场大多是与旅游休闲相结合进行发展,商家的主导思想是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源,大多数滑雪场的建立是为了丰厚的经济效应,娱乐性和趣味性就必然成为其主要的经营理念,这就导致滑雪场在建设之初就缺乏对安全意识和安全措施的计划,导致现如今管理上不够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关于滑雪场的安全运营,国家已经签发了一些文件,从场地、人员、器材、附属措施、运动安全等五个方面制定了强制执行的标准。但是滑雪市场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行业准则来维护各个滑雪场的安全经营,保护滑雪爱好者的人身安全。

2.2缺乏对滑雪爱好者安全意识和基础技能的培训

滑雪具有惊险、刺激、速度快等特点,就是这些特点吸引了众多的滑雪爱好者,而这些特点也赋予了滑雪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陈伟光,田小健[9]对受伤的类型进行了探索,通过调查统计发现,高山滑雪中扭伤和挫伤的比重最大,其次是擦伤和骨折等。由此可见,滑雪过程中的受伤现象是屡见不鲜的。而滑雪爱好者和雪场经营方面似乎只对重大伤病有所预防,而对发生频率极高但是严重程度较轻的挫伤、扭伤的现象往往不够重视。滑雪爱好者自身的安全意识也不够高。省内众多滑雪场都配有滑雪教练,这些教练往往都是一对一的进行有偿的服务。由于教练的数量有限以及教练费的昂贵,导致了在各个雪场的初级道上有很多不会滑雪的初学者,其身边并没有专业教练指导。由于对滑雪技术必要了解的缺失以及错误动作的使用,是造成滑雪者受伤的首要因素。

2.3多数滑雪场存在混道经营的现象

本来滑雪场各个雪道之间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国外的滑雪场对于雪道的区分也有着严格地规定,一种是按照年龄区分(主要是为了区分儿童和成人,划分专门的儿童区),第二种是按照滑雪者自身水平划分(初级道,中级道和高级道),黑龙江省大多是滑雪场也是按照以上两种基本方法进行分道管理的。雪道相关情况对整个滑雪过程至关重要,雪场工作人员和教练员应该了解滑雪道的高度、宽度、长度、坡度以及走向,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员[10]。但是在滑雪旺季,由于参加滑雪运动的人数急剧增加,很多雪场为了容纳下如此多的滑雪爱好者,开始混道经营。不同雪道之间没有明显的隔离和看护人员,初级水平滑雪爱好者也可以去高级道 “一显身手”。因此,在同一等级的雪道内,聚集了大批等级、技术和能力参差不齐的滑雪爱好者。人员的过分密集,滑行间距的缩小,也加大了滑雪者之间发生碰撞的几率。

2.4滑雪用具质量不过关、维护不及时

由于滑雪用具价格比较高,因此大部分的滑雪爱好者都不会自己购买滑雪用具,而是租用滑雪场的滑雪用具。目前,哈尔滨市的大部分雪场都存在滑雪用具质量不过关、维护不及时的问题,这样会给滑雪者造成安全隐患。因为滑雪用具的价格成本较高,大部分雪场的滑雪用具都是国外雪场使用后的淘汰产品。这些滑雪用具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

而在经营期间,大部分雪场不会对滑雪用具进行安全维护。另外,滑雪用具还需要针对爱好者的个性化加以设定。例如,滑雪板固定器的安全值域设定就与滑雪爱好者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滑雪技术水平、雪质特点和雪道状况密切相关。滑雪爱好者在意外摔倒时,滑雪板固定器能否及时的与雪鞋脱离,是影响滑雪者是否受伤的关键问题之一。大部分滑雪场在出租用具时,也不会针对滑雪爱好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定。这都会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给滑雪爱好者造成人身伤害的风险。

2.5过度依靠人工造雪

我国滑雪场的自然雪资源只能占到30%左右。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雪资源,但是自然雪资源依然仅能占到六成左右。大多数的雪场管理者都清楚,人工造雪可以使雪场的经营时间延长三分之一左右。这样也就能够为自己的雪场创造额外三分之一的利润,甚至更多。但是人工造雪和天然雪在颗粒度、硬度、滑度等性质上差别很大,滑行时的雪感也相差甚远。通过调查得知,很多雪场会将人工雪与自然雪混合在一起,做成 “混合雪”,造成雪道的雪况不稳定。其实这种 “混合雪”被国内外的很多滑雪场所应用,但是在国际上,对于这种 “混合雪”的制造、加工、铺设、保养和清除都有着一整套的行业标准和管理方案。而黑龙江省内的大部分雪场不会对这种 “混合雪”进行特殊化的护理,经常会出现“夹层雪”、雪层太薄和压雪不实等情况,给滑雪爱好者留下安全隐患。久而久之会在雪道上形成一层 “冰面”,在这种 “冰面”上滑行存在着极大地安全隐患。

2.6不注意天气影响

在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公布的高危体育项目中,游泳、滑雪位居前两位。滑雪自然离不开“雪”。大自然中,雪分为粉状雪、片状雪、壳状雪等六十多种。滑雪板在不同质地的积雪上滑行,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雪质较硬时,摩擦力变小,滑雪板的滑行速度较快,初学者不易控制身体平衡,容易摔倒;而雪质较软时,摩擦力增大,滑行速度较慢,不利于滑雪者急转弯或加速。

黑龙江省内的大多数滑雪场都会有类似警告恶劣天气的标语,但也只是摆个样子,并没有起到真正的预警作用。

2.7雪道设计不合理,防护设施残缺

大部分滑雪场都是依靠自然的山形建设的,大部分雪道两侧都留有常绿乔木和灌木。在雪道设计方面,黑龙江省的大部分滑雪场都没有预留缓冲区,雪道底部没有缓冲空间,滑雪爱好者高速滑下时,无法减速,很容易冲撞障碍物和其他滑雪爱好者,造成伤害。滑雪场保护设施主要有防护网、警示色、提示牌和防护垫等,但是大部分滑雪场的防护设施残缺不全,而且大部分防护设施的材质不合格,不能有效地隔离雪道内外环境,滑雪爱好者高速滑行时很容易冲出雪道,造成伤害。

3 滑雪场安全运营建议

在探究滑雪爱好者受伤原因的常见类型、主要表现、各种受伤类型的人数和各类人数所占百分比的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滑雪场安全运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据此提出如下建议。

3.1引进专业人才,树立安全经营理念

专业化的人才是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有效发展的主力军[11]。目前东北三省滑雪经营企业和管理体制非常不合理,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许多弊端,严重阻碍着东北三省滑雪经营企业的持续发展[12]。黑龙江省滑雪场类似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滑雪场的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有很多都是人为造成的。很多雪场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滑雪爱好者的人身安全。不考虑初级滑雪爱好者的者的技术特点,忽视大风等恶劣天气对视线和雪质的影响,混道经营等等一些列安全隐患都是可以减小或者是可以避免的。滑雪产业服务于大众滑雪旅游市场,而滑雪产业中的各个行业是有层次的,以满足大众滑雪爱好者的需求为最终目地的。因此也就形成了大众滑雪产业链,大众滑雪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均对大众滑雪旅游安全产生影响[13]。滑雪场安全经营理念的缺失,会导致滑雪场经营受到损失,这种损失会损害滑雪旅游产业链的基础。所以,给雪场树立安全经营的理念至关重要。同样,也需要帮助滑雪爱好者建立安全滑雪的意识。

3.2规范滑雪用具的来源、保养和出租

大多数滑雪爱好者都穿戴租用于雪场提供的雪具。而雪具的质量又是关系着滑雪爱好者人身安全的另一大要素。经过走访调查得知,黑龙江省内滑雪场的雪具主要有几种来源:一是国外雪场转售的七八成新的雪具;二是国外雪场淘汰的雪具;三是大型雪场转售给小雪场的雪具;四是购买的全新的雪具。前三种的雪具的来源都是不正规的,这样的雪具势必增加滑雪爱好者的受伤几率。省内很多滑雪场也没有定期的对出租的雪具进行保养和维护,特别是在滑雪旺季,这种维护就更加缺失。而且要针对滑雪爱好者的体重、身高等身体参数和技术熟练程度等技术参数,结合雪场实际的雪质情况等,给滑雪爱好者制定适合滑雪者的滑雪用具参数设置,最大限度保证滑雪爱好者滑雪时用具的安全性能。

3.3统一滑雪场防护设施标准及滑雪场安全认证制度

滑雪场安全经营所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共性问题,全国的滑雪场都存在着这样的漏洞。因此,应该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滑雪场防护措施的强制标准和准则。建立统一的、强制性的滑雪场防护措施标准,可以给滑雪爱好者提供最可靠安全的防护措施,才能够增强我国滑雪产业的竞争力。同时明确滑雪场的监管归属,并建立对滑雪场的安全认证制度,定期进行安全认证,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通过安全认证的滑雪场给予安全营业许可,坚决查处并取缔没有安全资质的滑雪场,最大限度地保护滑雪爱好者的安全。

4 结语

滑雪运动的迅速普及,使我国滑雪产业迅速发展。在大众冰雪产业链发展的大环境下,滑雪项目将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占有越来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广大滑雪爱好者的人身安全和确保我国滑雪体育产业和健康发展,针对于滑雪场安全运营的调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深入实际的调查和客观严谨的分析,挖掘滑雪爱好者损伤的类型和原因,总结省内滑雪场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对我国大众滑雪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孙佳剑,张燕冰.黑黑龙江省滑雪旅游SWOT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31(1):43–45.

[2]甄子会,杨巍.黑龙江省体育旅游现状及对策[J].冰雪运动,2006(6):76–78.

[3]鞠明海. 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可持续发站研究[J].冰雪运动,2014,36(1):93–96.

[4]Arne Ekeland,Sverre,Aase Gro Tuxen and Per Nygaard. Organization of skiing safety in Norway[C].in skiing Trauma and safety: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1980:342–351.

[5]Shealy JE,Ettlinger EF, Johnson RJ.Using Signal Detection Theory as a Model to Evaluate Release/Retention Criteria in Alpine Skiing[C].in skiing Trauma and safety:Fifteenth Volume,2005:1–10.

[6]鞠明海.北方高校滑雪课安全隐患因素及其规避措施[J].冰雪运动,2012,34(6):61–64.

[7]黄春艳,冯毅娟.采取积极防范措施,防止滑雪运动中的伤害事故的发生[J].冰雪运动(1),2006:26–28.

[8]姚建设.我国大众滑雪旅游安全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

[9]陈伟光,田小健.滑雪者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救治[j].冰雪运动,2007,29(2):57–59.

[10]李野.高山滑雪教学理论授课的要点[J].冰雪运动,2013,35(6):63–65.

[11]鞠明海,郑德志,于飞.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链发展研究[J].冰雪运动,2013,35(5):77–80.

[12]王立国,张强.东北三省滑雪产业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2):154–157.

[13]夏洪海,王力.试论黑龙江滑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冰雪运动,2003(4): 83–84.

My Thoughts on the Safe Operation of Ski Resor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GAO Yi, DENG Li-ping
(1.Harbin Sport University, Harbin 150008, China; 2.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of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

The winter ski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winter mass recreational fi tness. Along with the winter skiing participant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number of accidental injuries are also gradually increase, which situation is the longer will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kiing industry in China. After analyzing the main causes of mass skiing injuries,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injuries are primarily caused by three reasons: lack of protection, accidental collision and technical defect. It also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the drawbacks such as faultiness in safety planning and defective facilities of safety protection. In the operational management of ski resorts, the safety planning is an essential segment, and also is a key to have a safe operation of skiing resorts. It suggests implementing the safety planning at ski resorts to reduce the unsafe factors.

ski resort; safety operation; unsafe factors

G80-053

A

1002–3488(2016)02–0086–04

2016–01–19;

2016–12–25

高一(1986–),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滑雪者雪场雪道
冬奥来了
滑雪?滑沙?
环球时报(2021-02-09)2021-02-09 04:16:40
吉林市大众滑雪损伤影响因素调查
稳中力求创新,思路源于实际
冰雪经济
环球时报(2018-06-04)2018-06-04 06:25:29
互动-共生:雪场发展与城市文化
冰雪运动(2018年5期)2018-05-20 10:09:38
高山滑雪场游客安全救护模式研究
——以张家口崇礼区为例
2015年日本滑雪场滑雪者受伤情况调查分析
冰雪运动(2016年4期)2016-04-16 05:55:03
雪道整理员
境外雪场
户外探险(2014年1期)2014-02-14 09: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