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孝行于家

2016-11-22 02:58康震
中国德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老山苏洵苏辙

传说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的某一天,四川眉山县原本郁郁葱葱、百草丰茂的彭老山,不知为什么忽然花草凋零、树木枯萎;更奇怪的是,六十多年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的某一天,荒芜多年的彭老山忽然又重放光彩,恢复了蓬勃的生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据当地人说,在彭老山草木忽然败落的景祐三年,苏轼在眉山诞生了,彭老山的钟灵毓秀就都集中到苏轼的身上,被他带走了;而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在江苏常州去世,这些钟灵毓秀就又回到了彭老山,彭老山重新焕发了生机。(宋·张端义《贵耳集》)

这显然是一个美丽而多情的民间传说,但我们倒宁愿相信这是发生在苏轼身上的真实故事。苏轼身上有让我们痴狂的神仙气,使我们对他无比的神往,但更有让我们觉得亲切的人间气,使我们无比乐意亲近。这个传说是这么的富有情趣,灵动而超逸,却又如此的普通自然,似乎不过是身边的一件寻常之事。超逸却又亲近,空灵却又温情,执著却又洒脱,幻灭却又牵挂,这,也许正代表了苏轼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苏轼的家庭是个典型的小康之家、耕读之家,家里有丰富的藏书。父亲苏洵一共有六个子女,三男三女。苏轼和苏辙的前面还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但他们都不幸早逝,而恰恰就是这兄弟二人,日后竟然成为苏氏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

这兄弟俩可不得了!他们都是大文学家,与父亲苏洵一起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选,父子三人同在文坛上大放光彩,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同时,苏轼、苏辙兄弟在政治上也拥有很高的地位。苏辙曾任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苏轼则担任过翰林学士等职,也是朝廷的重要官员。

为什么苏轼兄弟会在文化与政治领域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呢?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家庭教育。怎样的家庭教育才造就了这两个优秀的儿子?这首先要归功于他们的父亲苏洵。

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考功名,但不幸都失败了。此后他放弃功名、闭门读书、教育儿子。十余年间学问精进,创作了《六国论》等一大批流传后世的名篇佳作。苏洵的研读不是为了成就功名,而是为了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思想与文章。

苏洵对自己如此,对两个儿子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苏轼曾经在一首诗中记叙了小时候父亲监督自己读书的情景: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夜梦》

意思是说:晚上梦见自己小时候贪玩儿的事,父亲对学习监督得很严格,按照学习计划,当天本来应该读完《春秋》,结果才读到桓公、庄公部分,不及全书的三分之一。因此担心父亲检查家庭作业,所以总感到提心吊胆,好像嘴里挂了鱼钩的小鱼一样焦虑不安。

写这首诗时,苏轼已经六十多岁,遭贬海南岛,过着清苦艰辛的生活。即便如此,他还梦见儿时父亲督促自己读书的情景,可见童年记忆的深刻。

除了严格监督学业,苏洵对两个儿子的人生教育也很到位。他曾专门写了《名二子说》一文,从苏轼、苏辙两兄弟的名字说起,告诫他们做人的道理: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辐”指车轮中连接轴心与轮圈的直木。“盖”指车盖。“轸”指车厢底后部的横木。“轼”指车厢前端供扶手的横木。“辙”指车轮碾过的痕迹,也指道路。短文说:对一辆车来说,车轮、车辐、车盖、车轸都有各自实际的用途。只有车轼,好像没有实际的用处。但是如果去掉车轼,也就不再是完整意义的车了。

苏洵想告诫苏轼:我给你取名为轼,就是提醒你,才华横溢必然导致锋芒毕露,锋芒毕露必然会招致嫉恨、暗算,希望你在今后要收敛锋芒,像车轼一样,虽然身处车子的显要位置,却并不惹人注目,非常低调。

对于苏辙,苏洵想说:行车必有车辙,大家说起车子的功劳,不会想到车辙,如果有了翻车之祸、马毙之灾,罪责也算不到车辙的头上,车辙很妥当地处于祸福之间。我知道你将来一定能够避免祸患。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苏轼、苏辙兄弟日后的经历真真切切地印证了苏洵老爸的这篇文章中的担心。苏轼一生之所以麻烦、风波不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个性真挚坦率,面对问题,面对矛盾,只要有不同的想法、观点,都要一股脑儿全说出来。他的诗文创作更是口无遮拦,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不善于掩饰自己,结果麻烦事儿一个接着一个。但这似乎也正是他可爱的地方,也是我们大家喜欢他的地方。

苏辙与他的哥哥相比就要稳健得多,冷静得多,个性也比较平和深沉,含蓄不露,所以他一生虽然也历经风波,但终归以七十多岁的年寿平安度过晚年。不过在我们这些读者心里,苏辙似乎就少了许多快意恩仇、潇洒自在的魅力,就不像他的哥哥苏轼那么可爱了。

苏洵还善于引导孩子读书,“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也,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着之翰墨,使人有闻焉。”知识分子是要读书的。做官的话,就把学来的道理治国安民;不做官的话,就退而修书,把思想流传于世。这是儒家的传统思想,也是苏洵个人的体会。苏洵常与儿子一起读书,一起讨论。一次讨论当朝官员富弼的文章,富弼认为:要提醒辽国,鼓励打仗的人只图个人立志,却对国家有害。苏洵问苏轼,古人有没有类似的说法?苏轼说,汉武帝时,大臣严安告诉汉武帝,打击匈奴,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但没有富弼说得透彻。这时苏轼不过十来岁,讨论的却是大问题。

苏辙后来回忆说:“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跟着父亲,醒着与睡着都在读书,腹中藏有万卷诗书。苏洵教导儿子,要写《春秋论》《孟子解》《论语略解》这样的大文章。他们的进步很快,苏轼十来岁时,竟然写出“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峰虿”这样的警句,二人后来成为文章大家,与父亲的辛勤培育是分不开的。

苏轼兄弟的成长,与母亲程氏的教育也有很大关系。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之家,文化素养深厚,个性仁慈而果断。她对苏轼的人格教育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宋史·苏轼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苏轼十来岁的时候,程夫人给他讲《后汉书·范滂传》中的故事。范滂是东汉著名政治家,他查办贪官污吏,铁面无私,结果遭到奸臣陷害,被判处极刑。上刑场前与母亲诀别,他说,母亲,我对不起您。今后只有靠弟弟尽孝心了,我就要跟随父亲在九泉之下。只求您舍弃难以割断的恩情,不要太悲伤。范母深明大义,对他说:你今天能够与忠义之臣齐名,死有何恨?既已享有美名,又要盼望长寿富贵,岂能双全?我支持你为了理想舍弃生命。

这真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

十岁左右的苏轼听完这个故事后,站起身来,问程氏:倘若我做一个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

他是在反问母亲,那么,程夫人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可能会有几种答案。第一种是:真是妈妈的好儿子,我同意!第二种是:儿子真乖,范滂是个好人,不过妈妈可不想让你去死!第三种:别瞎说,妈妈还指望你养老送终呐!

你不能简单地说这几种回答哪个对哪个错,那么程夫人是怎么回答的呢?

程夫人很平静地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什么叫人格教育?什么叫道德教育?什么叫潜移默化?什么叫以身作则?为什么苏轼一辈子疾恶如仇、光明磊落、爱憎分明、百折不回?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仰慕苏轼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的人格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实在是太重要了!

程夫人个性果敢坚毅而又仁慈善良。苏轼家里的庭院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引得许多鸟雀都来这里栖息、筑巢。苏轼和小伙伴们看到这么多小鸟来家里,当然高兴啦!可是程夫人却担心小孩子不懂事,会弄伤鸟雀,伤及幼雏,于是严禁小朋友捕鸟!如此一来,来这里安家筑巢的鸟儿自然越来越多,有些胆子大的鸟儿甚至把窝筑到了低矮的树枝上。苏轼兄弟和小伙伴们常常围在鸟窝边,逗弄可爱的小鸟,给它们喂食。苏轼曾在《异鹊》诗中深情回忆起童年这段有趣的场景: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家有五亩园,幺凤集桐花。

是时乌与雀,巢鷇可俯拏。

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

程夫人这种刚柔相济的个性对苏轼一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近千年来,人们之所以热爱、敬仰苏轼的人格,喜欢颂读他的文学作品,不就是因为这些作品表现出了苏轼那宽厚、仁慈、博大的精神世界吗?苏轼的这种思想个性,与他的母亲程氏显然有着直接的关系。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黄蜀红

猜你喜欢
老山苏洵苏辙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老山兰——战士的魂
苏洵焚稿
苏辙骂皇帝不为拆台为补台
苏洵,中年开始乘风破浪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研究
苏老泉大器晚成
民工给你上一课
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