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
【摘要】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前提,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所以,在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方面,要做到:一是加强课内外阅读指导,积累作文材料。语文课本都是精心选择的,不乏名家之作。在阅读教学中,借助范文,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表达技巧,在课内阅读中这样做,效果很明显。而课外阅读的材料多是古今中外的语言大师的作品,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注意语言的学习,留心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生活、文化知识、名家名言,发展创造性思维。二是注意读写结合,在阅读中模仿写作特色。模仿是学生进行个性写作的开端,想要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写出自己内心的东西,首先要洞察优秀文章的写法,然后借鉴其写作方式,从而使自己的文章能够把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很有力地见证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前提,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因为模仿是儿童心里的重要特征,阅读能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可捉摸的模仿范例,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如何观察,如何选材,如何构思,逐步掌握一些写作方法、规律,并通过练习,不断加深理解,所以学生的作文离不开范文的影响。
阅读是吸收理解的过程,写作是表达运用的过程。没有吸收,就没有表达。吸收多了,表达起来就得心应手。阅读使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积累丰富的词汇,掌握许多句式和表达方式,获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这样才能自由驾驭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素材。
我在阅读与写作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一、加强课内外阅读指导,积累作文材料
写作离不开语言材料,离开了语言,再好的内容也无法表达。可以说没有语言,文章、作品就不复存在。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感知掌握写作方法、技巧是掌握写作门径的重要途径。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它是最重要的间接观察、经历的形式。我国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也曾指出:“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要看别人的作品。”在阅读中积累,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
1、课内阅读。语文课本都是精心选择的,不乏名家之作。在阅读教学中,借助范文,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表达技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的透。例如,我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课文采用的总、分、总的写作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觉得这篇文章特别美,值得欣赏处太多了,特别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于是我把这个写作方法过渡到写一段话采用总分总的方法,在语文讲读课练习时,就着重练习这种写作方法,学生当堂就掌握了,并在平时练笔中,凡是采用这种方法来写的让他读给全班学生听,学生兴致很高,效果十分明显。
2、课外阅读。高尔基说过:“文学的要素是语言。”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无不以其连珠妙语令其折服,他们都是语言大师,掌握了大量词汇。离开了语言,再好的内容也无法表达。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学习,留心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生活、文化知识、名家名言,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应运而生,写文章才能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
二、注意读写结合,在阅读中模仿写作特色。
模仿是学生进行个性写作的开端,想要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写出自己内心的东西,首先要洞察优秀文章的写法,然后借鉴其写作方式,从而使自己的文章能够把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怎样帮助学生运用课本上阅读的内容,使之成为作文的内容呢?
我的做法是:让学生置身于课文描写的情境中,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课文描写进行再创造,然后进行练笔习作。这种方式增强学生读写结合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以《桂林山水》为例,由于同学们未曾去过桂林,对桂林的山山水水缺少必要的感性认识,为使学生陶醉于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由欣赏图片入手,让学生进行“桂林旅行”,使之把握作者的观察角度,写作思路,课文结构掌握重点景物描写,重点句子含义。如作者写水,抓住了“奇”、“秀”、“美”的特点,最后写了山水相映的情景,这样描写,有景、有色,情景交融。通过对阅读画面的欣赏,使学生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美,这时,我会进一步启发:“你们已经在桂林游览了桂林山水,那么,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做些什么呢?”同学们议论之后,我会进一步提问:我们的家乡—大连是个美丽的地方,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结合课文,写一篇《我的家乡》。此时,学生的作文兴趣高,写起来得心应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我在语文教学时,重视将写作与阅读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学生能够从阅读中不断汲取写作的材料,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不断增强,在引导学生将写作和阅读作为习惯的基础上,促进自身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