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张贵明
摘 要:大学课堂文化是大学师生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是大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独特属性打破传统课堂文化模式,在大学课堂的广泛使用对大学生学习习惯、思维方式、逻辑推理能力等均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就大学教师需加强对大学课堂文化的掌控能力,并研究适用于新媒体时代的新型大学课堂文化的合理对策做相关探讨,旨在阐述新媒体在大学课堂文化应用的多样性。
关键词:大学课堂文化;新媒体;对策;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014-02
一、引 言
大学课堂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场所,随着新技术的革新,各种新媒体被引入大学课堂并最终形成独特的课堂文化。大学课堂文化是大学师生、生生之间形成和共同创造的课堂规范、行为规范和思想观念的整合体[1]。大学课堂文化是大学整体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对整个大学文化的产生、发展意义深远。新媒体时代大学课堂文化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课堂文化,因此,探讨新媒体时代对大学课堂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有利于丰富大学课堂文化内涵,提升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对推动新时代大学课堂文化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媒体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表述
(一)新媒体概念的解读
“新媒体”中的“新”体现在新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体之后出现的新型媒体。“新媒体”相比较于“传统媒体”而言,两者的基本差异在于数字化的技术表现手法、交互性的传播模式上。因此,可将新媒体定义为:在信息传播领域内通过广泛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交互地传播信息的新型媒体[2]。
新媒体形式多样、传播覆盖面广,如常见的触摸显示屏、智能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宽带、无线通信等媒体形式均被纳入新媒体范畴。新媒体的“数字化”特性为其“互动性”提供技术支撑,而其“互动性”传播特征为数字技术大范围推广提供推动力,二者相依相生、共同促进。
(二)新媒体的特征表述
1.消解传播层级界限
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消解了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间的界限,也消解了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界限[3],传播通道为非线性传播,实现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多级传播渠道,信息传播层级消解,任何人均可实现平等的信息发布、信息接收。
2.跨平台个性化交流
新媒体因其新颖性和跨平台互动性特点易于被大学生和大学课堂所接受,成为大学课堂文化新的承载形式。新媒体大多提供开放代码构建模式供用户开发和使用,用户可以很方便的使用成千上万个不同模板,给大学生提供展现创造才能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得到大学生推崇并被带入大学课堂,给大学课堂带来创新文化氛围。
3.传播渠道、形式多样、互动性强
第一,新媒体传播渠道繁多,可利用宽带网、无线网、手机终端、电子显示屏等渠道传播;信息传播载体多样,囊括了文字、图片、音视频、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媒体展示效应更强;第二,新媒体时代依托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传送技术,将信息的采编、发布、反馈融为一体,实现信息及时采编、及时发布、实时接受反馈,所有用户均可参与,极大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和互动交流。
新媒体作为新兴传播媒体,在大学的人文环境下得到推广,并受到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和大学生的认可,成为新媒体时代大学课堂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大学课堂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大学课堂文化是教师、大学生、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并由量变积累到质变的结果。在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相互碰撞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文化认同感[4]。
(一)对大学生课堂学习文化空间延伸的影响及对策
新媒体大范围使用对大学生学习习惯产生深远影响,也影响着大学课堂文化建设。大学生对学习过程个性化的需求将改变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引入新媒体于教学中缩短了时空限制,师生间、学生间交流和互动变得更加容易和频繁。大学教师较早将多媒体引入教学,极大缩短了课堂上资料展示所花费时间,多媒体课堂展示呈现的丰富视觉效果也满足了大学生的视觉需求。由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多媒体,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课堂空间并未改变。
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教师在课堂独自使用电子媒介垄断地位被打破,iPad、智能手机等各种终端被带入课堂,原本单维度的课堂空间被延伸至多维度网络虚拟空间,且传递信息速度快、效率高。知识表现方式也发生改变:由线性变为非线性。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搜索教师所讲内容、答疑解惑、逛虚拟社区、穿越时空,知识求索过程变得多样化,形成新媒体时代特有的大学课堂文化;但也造成学生上课使用手机、过度沉迷于新媒体情形屡禁不止,使得大学课堂管理变得困难,导致大学课堂教学文化的偏离。
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办法是重构大学课堂文化,教师在大学课堂要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教师并不能简单的利用新媒体平台将课程网络化,而是需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教学过程的引申,教育学生要在正确价值取向下使用新媒体,培养适用于新媒体时代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培育符合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新模式和课堂文化。
(二)对大学课堂学习、思维方式、精神文化的影响
1.对大学课堂学习、思维方式的影响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课堂学习培养学生思考、理解、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课堂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线性、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上课前将花费数倍于课堂上课时间备课,讲解时才能做到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围绕主题拓展知识理解的宽度、广度。
新媒体时代传统的课堂学习文化面临冲击。新媒体使用超文本信息链接方式,通过超文本链接可链接到任何页面、关键词、语句、图片等,信息的组织、存储、阅读呈现非线性模式。新媒体媒介推送信息的方式、语法结构和写作规范没有统一规定,较为随意;链接形成的信息体系结构松散、知识点碎片化;对知识描述的准确性不足、逻辑性不强。如学生习惯于新媒体知识呈现方式后,将形成不同于教材学习所培养的思维模式,不能满足学生深层次学习和反复思考的要求,不能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
2.对课堂精神文化的影响
传统大学课堂文化是以教师和教材权威性为核心。其一,教师的主导地位是课程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师要充分发挥对教学进度的掌控能力,适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及时解决理解上的障碍;其二,教材是知识最准确的表达,大多是由行业专家或学者将自己多年研究所得汇集而成,承载了对该门类知识最精确的表述和严谨的推导,集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和系统化于一体。
在新媒体被引入大学课堂后,学生学习、接受知识习惯已发生改变,大学课堂精神文化也悄然变化。首先,新媒体资料海量存在,但仅是利用超文本链接将全球资料统统罗列,并没有对知识的权威界定,还需自己加以判断;其次,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权威”的影响力,其对信息传播者未有所限定,被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欣然接受,享受自主选择信息的乐趣,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大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信息的形式;最后,新媒体时代大学课堂教师和教材将成为课堂教学网络的一个节点,而不是中心节点,大学生将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参与课堂教学的全部或局部,大学生有了更宽泛选择的自由,并形成新的大学课堂精神文化。
(三)合理使用新媒体终端、适应大学课堂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授课方式要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加强学生能力训练为主,学生群体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信息量也会超越单个教师的信息搜集量,大学生在课堂上可使用新媒体设备查询课堂所讲内容,学生在获取知识、查询信息等方面也可能超过教师,从长远看,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将会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必将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文化。
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带给大学课堂文化新的内涵,始终掌控课堂教学的主导性。引导学生高效选择和使用新媒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也将肩负更重要的使命,即塑造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所必须具备的习惯和规则,最终培养学生不满足于互联网搜索而对学科进行深度探索的好奇心[5]。有效利用新媒体终端适当改善教学模式,如:教师通过现场讲解和利用教育APP等新媒体推送信息方式将课堂所需资料和案例告知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现场讨论、分析,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通过课前预先发布的方式提前将内容推送给学生,使学生在上课前就对课程有大致了解,课堂讲解能更突出重点和难点,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和讨论气氛,优化课堂体验。
学生上课期间使用新媒体辅助学习要注意几方面内容,第一,课堂学习阶段使用新媒体只能作为辅助学习手段,适可而止;第二,利用新媒体构建学习群体,针对具体问题相互讨论并完成相应作业。教师要充分发挥掌控全局、整体协调能力,带动学生学习激情,使学生在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上有一定提升;第三,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需求,对学生所提出问题和困惑及时回馈,做到有针对性的辅导,提升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创建和谐的课堂文化。
综上所述,新媒体引入大学课堂带来了大学课堂文化的变迁,大学课堂文化发展的需求也是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因此,新媒体与大学课堂文化相互促进,即:新媒体的应用促进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由说教式的课堂文化变为多种模式共生共存,形成新媒体时代独有的大学课堂文化。
参考文献:
[1] 凌济政,王文超.构建主体间性下的课堂文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3).
[2] 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3] 百度百科.新媒体的特点[DB/OL].http://news.xinhuanet.com/ eworld/2010-06/11/c_12209859.htm.2010.06.11
[4] 课题组.大学课堂文化的基本元素与逻辑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8).
[5] L.约翰逊,S﹒亚当斯贝克尔,V.埃斯特拉达,A﹒弗里曼.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基础教育版[R].北京:北京开放大学,2014.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