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菲菲 王铁铮 王金良 李昌建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91)
应用正交分析法确定低温-浓缩热脱附仪参数的研究
张菲菲 王铁铮 王金良 李昌建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91)
优选苯乙烯作为典型恶臭气体,确定自主研发的低温浓缩-热脱附仪器的性能实验因素,利用正交分析法获得较优的仪器参数配置。
恶臭污染 苯乙烯 浓缩热脱附 正交分析法
随着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全球空气质量普遍受到严重威胁。恶臭污染已经成为七大公害中的一种,影响程度仅次于噪声,位居第2位[1]。恶臭物质的种类繁多,污染通常由多种低浓度物质构成[2],各种物质的阈值或最小检知浓度各不相同,并且数值通常很低,使用低温浓缩-高温热脱附仪器采集样品可以提高相应的物质浓度,便于提高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或其他恶臭物质在线监测仪器的检出率。
自主开发的低温浓缩-热脱附仪器是利用采样管内固体吸附剂在低温下吸附样品的特性,达到浓缩富集的目的;再通过高温下吸附剂对待测组分保留性能降低的特性,利用载气将待测组分运送至采集容器或相关仪器进行分析测定。仪器性能的关键在于确定脱附的参数[3],故笔者考虑采用正交分析法确定相关的参数。
正交分析法是利用规范化的正交表,科学地设计试验。运用正交表进行较少次数的试验便可得出较优的条件。根据试验结果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更全面、系统地掌握试验结果,以对整体实验设计做出正确的判断。正交分析法是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常用方法,设计时主要考虑因素a(即自变量)和水平b(自变量的典型取值)的响应变量,即因变量的选择[4]。
1.1正交试验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具有固定的设计顺序,一般遵循以下过程:
a. 确定试验因素和水平数;
b. 选用合适的正交表;
c. 列出试验方案和试验结果;
d. 分析正交试验设计的结果(极差分析、方差分析);
e. 确定最优(较优)因素和水平组合的条件[5]。
其中,所用的正交表在有关正交试验设计的资料中均可找到。每种表都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如L9(34)、L4(23)等。其中L表示正交表,其后的数字表示试验的次数。括号内底数表示位级数(位级指在试验范围内挑出的几个试验点,欲试几点就称为几个位级),指数表示因素个数(因素指影响试验结果的参数或物理量)。例如L9(34)表明该正交表适用于有4个因素,每个因素分3个水平的试验,共做9次试验[6]。
1.2结果分析方法
正交试验设计的结果分析方法有两种,分别为直接对比法和直观分析法。
直接对比法。对试验结果直接进行简单的对比。直接对比法虽然对试验结果可以给出一定的说明,但是属于定性说明,并不能肯定地告知最佳的组合条件。这种分析方法虽然简单,但是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直观分析法。通过对每一因素的平均极差来进行分析。极差就是平均效果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通过计算极差,可以找到影响试验指标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找到最佳因素水平的组合[7]。
采用自主开发的低温浓缩-热脱附仪器进行测试,优选200mg石墨化炭黑作为固体吸附剂,在低温冷阱的作用下采集样品。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了8种典型的恶臭物质[8],实验以苯乙烯作为典型恶臭气体进行试验,采用大连某公司生产的0.000 1‰的苯乙烯钢瓶气作为样品气,根据前期穿透试验优选采样条件:在0℃时采集样品,设置样品气流速为200mL/min,采样时间为40min。通过加热块提高采样管温度,使氮气作为载气以一定的流速,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采样管,收集脱附气并通过GC/MS分析其浓度以检验浓缩效果。
2.1试验因素与试验水平
根据仪器高温脱附的实际应用情况,选取的试验因素为:脱附温度A、脱附流速B和脱附时间C。查阅文献资料[9~17],结合前期试验情况,优选各个试验因素的应用范围,每个试验因素选取3个水平,具体为:
AA1=300℃,A2=325℃,A3=350℃
BB1=30mL/min,B2=40mL/min,B3=50mL/min
CC1=5min,C2=10min,C3=15min
2.2正交表的选择
正交表是正交设计方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它可合理地设计试验,并可对试验结果直接进行分析。它可以通过最少的试验次数,解决多因素试验中的复杂问题,比如对考核指标各个因素的影响次序,每个因素的哪些不同水平的搭配获得的指标较好[18]。研究考虑3个因素,每个因素有3个水平,所以选取L9(34)的正交表(表1)。
表1 正交表
(续表1)
2.3试验结果
脱附气浓度正交试验数据结果见表2,为了数据的准确性,每个试验方案做两次,取平均值。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2.4试验数据分析
脱附气浓度数据分析见表3。由表可以看出,对于脱附气浓度,脱附温度显著水平为水平一300℃,脱附流速显著水平为水平二40mL/min,脱附时间显著水平为水平二10min,各因素的显著次序依次为:因素A脱附温度、因素C脱附时间、因素B脱附流速。保证试验指标脱附气浓度较高的最佳搭配为因素A脱附温度水平一、因素B脱附流速水平二,因素C脱附时间水平二。
表3 脱附气浓度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低温浓缩-热脱附仪器的脱附热解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仪器脱附条件不尽相同,需使用一定的方法寻找各种因素下的组合关系以优化仪器的性能。
试验按照正交分析法确定自主开发的低温浓缩-热脱附仪器的脱附参数,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9个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每个组合虽然都可脱附一定浓度的气体,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同时试验也证明,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是选择最佳试验方案的有效工具,可以大量减少实验的次数。三因素三水平进行常规试验时,要进行27(33=27)次试验,而正交法只需9次,节省了工作量,加快了研究的进程。
[1] 赵鹏,刘杰民,伊芹,等.异味污染评价与治理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1,30(1):310~324.
[2] 石长华,施重涛.环境恶臭评价方法的研究[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94,(4):9~12.
[3] 彭虹,陈士恒,李伟伟,等.在线测量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冷阱浓缩/热解析仪的研制[J].分析化学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2011,39(10):1482~1486.
[4] 徐新军,杨益清,孙斌,等.正交实验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J].化工机械,2011,38(3):317~319.
[5] 陈魁.试验设计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6] 杨建.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整定调节器参数[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80,7(11):730~732.
[7] 靳晓兵,张玉成,杨光华,等.基于正交分析法的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11,(7):20~23.
[8] 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9] 李学智,李海松,滕翔.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测定中热解吸参数的探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7(2):40~42.
[10] 何锡辉,张渝,程小艳,等.预浓缩系统与GC-MS联用法分析环境空气中的三甲胺[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20(8):1078~1083.
[11] 何小军,杨玉华,梅爱华,等.用Tenax-TA吸附剂检测空气中的苯及TVOC的方法研究[J].研究探索,2011,29(4):55~57.
[12] 李冰清.热脱附法在测定空气中苯系物上的应用[J].环境保护科学,2012,38(6):48~50.
[13] 徐东群,刘晨明,张爱军,等.Tenax TA吸附/二次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的方法[J].卫生研究,2004,33(4):425~427.
[14] 李英堂,李伟,赖荣晖.热脱附-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芳烃和卤代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1):29~31.
[15] 刘兴隆,曾立民,陆思华,等.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J].环境科学学报,2004,16(1):29~31.
[16] 张天龙,史瑾.检测室内空气中苯和TVOC方法条件的实验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04,13(2):32~36.
[17] 蔡彩仁,李学仕,张金碧.热脱附-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气体污染中的苯系物和TVOCs[J].广州化工,2013,41(4):155~157.
[18] 付建勋.用正交表优化实验[J].焦作大学学报,2005,19(3):71~72.
DeterminingParametersofCryoconcentration-ThermalDesorptionInstrumentthroughOrthogonalAnalysis
ZHANG Fei-fei, WANG Tie-zheng, WANG Jin-liang, LI Chang-jian
(StateKeyLaboratoryofOdorPollutionControl,Tianjin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Tianjin300191,China)
Preference was given to taking styrene as typical malodorous gas to determine experimental factors of independently-developed cryoconcentration-thermal desorption instrument’s performance. Making use of orthogonal analysis can obtain optimal instrument parameters.
odor pollution, styrene, cryoconcentration-thermal desorption, orthogonal analysis
TH83
A
1000-3932(2016)12-1270-04
2016-10-27(修改稿)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2YQ060165);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自主创新基金暨院长基金项目(YZJJ-201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