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
张爱玲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关系
◎郭晶晶
张爱玲的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从绘画技巧的领会运用上,还是从与现代艺术大师的精神沟通上,她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本文从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关系角度分析了她作品中华丽恣肆的色彩语言、象征技巧的运用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拷问。
胡兰成曾评价张爱玲,她最喜欢新派的绘画,新派的绘画是把形体做成图案,以颜色来表现象征意味,几乎是自我完成的创造。张爱玲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了解,已不仅仅是一种兴趣,而是作为一种深层经验沉淀到她的艺术运思当中,从而给她的艺术作品涂上一层特有的光泽。
张爱玲在艺术选择上更倾向于西方现代派美术,她在塞尚、凡高、高更的艺术世界中找到了与自己相似的绘画语言。这些“艺术家在外部物质世界面前闭上了眼睛,而把视线转向自己灵魂中的主观风景”①,光和色成了他们传达现代情绪最重要的绘画语言,象征成了他们表现画面意蕴的方式,梦幻与现实的结合,更激起了他们感觉中谜样的东西。而张爱玲,这位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极为敏感的女作家,从中找到了感觉上的回应,形成图文同构的写作风格。
有人评价张爱玲的作品,“色彩在她的笔下,已不复是一种单色,那是一团会说话会表演甚至会吓人的生命,它能把作者掩映在色彩中的语言突兀而生动的表现出来。”②张爱玲作品中的人与物,都是着了色的,而眼睛所看到的颜色背后,是她的心所深深理解的人和物的内部。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红、白对照,白的是圣洁的妻,红的是热烈的情妇,但都不是唯一。这样强烈的色彩对照,让人心中无比恐惧,无论怎样鲜活亮丽,无论圣洁还是热烈,都免不了遭弃的命运。这是女性不完整的人生,依附于那样一个同样不完整的世界,那么,红与白,再美也有腻的时候。在《金锁记》中,长安从昏黄的微光到走向没有光的所在,一切已经无法挽回,留下彻骨的悲凉。在短暂的幸福之后,长安的爱,还有她的青春,就在光感的一步步消失中凋谢了。
象征主义绘画大师高更认为,绘画所描绘的事物,必须是思想的象征,既不是直接观察自然的结果,也不是对自然的盲目服从,必须是按照象征的目的整理或综合自然。而张爱玲最欣赏西方现代派绘画以颜色来表现象征的意味。在她的作品中,从色彩意象的选择到内容的寓意,无不表现出内蕴的象征意义。高更的《永远不再》,画了一个躺在沙发上的夏威夷女人,“想必她曾经结结实实恋爱过,现在呢,《永远不再》了。虽然她睡的是文明的沙发,枕的是柠檬黄花布的荷叶边枕头,这里面有一种最原始的悲怆。”③这幅画取材自爱伦·坡象征主义的扛鼎诗作《乌鸦》,象征“美妇之死”的寓意。张爱玲在《金锁记》的结尾,塑造了曹七巧之死的画面内容,似乎是文字版的《永远不再》,一个女人的一生,爱过、恨过、疯狂过……现在,一切都“永远不再”了。张爱玲用象征的艺术形式为我们演绎了一幕中国的“美妇之死”,令人在心惊肉跳之后对命运有一种难言的感慨。
张爱玲看塞尚、高更、凡高的画,所注重的不仅仅是绘画技巧的革新,还有关于日常生活和情感的表现,可以说,她与现代派艺术大师们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他们一同探索者人生之谜,对人性进行着充满现代性的拷问。在凡高的作品中,没有庄严优雅的东西,有的只是丑陋枯萎的妇女、破旧肮脏的农鞋,在他看来,那些贴近大地的人和物才是最真切的,他们为痛苦所扭曲的躯体是无比坚韧的,迸发出巨大的生命力。而张爱玲也认为,平和、沉静、高洁、肃穆,充满神性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一切完美的艺术皆属于超人的境界,她的笔下,“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负荷者。”⒄她爱描写民国世界里充满小奸小坏的市民和被金钱、欲望笼罩着的变态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孤独、抑郁的气息,这是生存的荒凉的本相,没有飞扬飘逸,没有优美和谐,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变异的亲情和爱情,生之焦虑和死之恐惧并存,让人无处可逃。
张爱玲深深了解现代人的一些极端精神体验,并对他们抱以宽恕和同情。身处历史转折点和文明交接处的张爱玲,面对现代社会到处都是精神虚脱、人性幻灭的景象,是有一种急促的危机感的。高更心目中远离尘嚣、神秘纯净、充满大自然原始气息的塔希提岛,也正象征着人类走向文明的荒野,走向历史的洪荒。而从张爱玲充满“历史感”的对于人性的拷问中,我们也看到了她对人生、对世界、对社会的具有形而上特点的哲学性思索,但最终她却没有勇气面对人世的荒凉,她更喜欢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更愿意抓住短促人生中鼻子底下的一点享受。这就使得她的“形而上的思索却恰恰得出形而下的结论”④,不得不说,这是张爱玲作品的一个特点,也是一种遗憾。
(作者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