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生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兰州730050)
甘肃省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现状及实施意义
王连生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目前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保护文化遗产已成为国际大趋势,现代科学仪器技术对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支撑作用日益凸现。甘肃省博物馆有着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藏品,由于腐蚀病害在各类文物中普遍存在,其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研究基础亟待改善和强化。利用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改造扩建的发展时机,以“适应需求、满足功能、体现特性、技术先进、标准适中、总量控制”为原则,通过提升甘肃全省馆藏文物保护科技研究基础,来提高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和综合实力。
[关键词]甘肃省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
目前,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已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就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而言,一方面对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提升博物馆珍贵文物的风险预控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缓环境因素对文物材料的破坏作用,是预防性保护珍贵文物的关键;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文物科技保护和保护研究基础的改善、完善,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文物病害状况及腐蚀机理,并对文物病害的发作进行早期干预,为文物病害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甘肃省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国际知名的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是其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一。自1960年正式设立文物保护修复机构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以来,甘肃博物馆在文物保护科技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甘肃全省以及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由于目前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水平和研究基础相对薄弱、落后,加之文物研究、修复工作场所使用面积不足,受场地狭小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添置必要的科研仪器设备,难以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求得事业的持续发展。
为改变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科技研究工作的现状,进一步提升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在甘肃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博物馆于2015年3月开工启动“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科技修复大楼改扩建工程”,自筹资金600万元,将位于馆东侧原三层砖混结构办公大楼改建为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修复中心,改建、扩建总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全部用于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科研、文物修复等基础研究工作。
2013年,甘肃省博物馆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甘肃省博物馆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监控方案》,该方案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正式立项,目前项目正在实施当中。为进一步完善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科技保护技术、水平和研究基础,提升文物预防性保护科技能力,同时为配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修复中心的改扩建建设,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编制了本专项方案,拟向国家文物局“十二五”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专项申请共计5869.41万元经费。在预防性保护研究基础方面,通过配置一批文物科技保护仪器和修复专用设备,加强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研究基础和科技实力,提升甘肃省博物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能力。
(一)文物收藏单位概况
甘肃省内严格意义上的文物收藏,始于建国以后。凭借甘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陇原大地留下的大量珍贵文化遗存,甘肃省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馆藏文物以古生物化石标本、彩陶、汉代简牍、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瑰宝、近现代革命史料等独具特色,在中华文物宝藏中亦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东汉铜奔马、魏晋墓“驿使图”画像砖,已分别被定为国家旅游标志和邮电事业的标志。
甘肃省博物馆下设专业文物保护和修复部门——文物保护中心,另外,还下设自然部、历史考古部、信息资料中心、陈列部、研究部、社教部、网络中心、保卫处、办公室等部门。现有工作人员148人,其中业务人员约占2/3,包括在职高级研究人员31名,中级研究人员51名,初级研究人员46名,具有雄厚的历史考古研究基础和文物保护力量。
(二)文物收藏与展示概况
1.文物收藏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珍贵历史文物7.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件(组),国家一级文物721件(组),二级文物2637件(组),三级文物48241件(组)。彩陶、简牍文书、佛教艺术品是该馆藏品的三大特色。闻名遐迩的原始彩陶、汉代木雕、文字简牍、佛教艺术品、丝绸之路文物等,精美绝伦,弥足珍贵,在中华文物宝藏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不可估量。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库房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各类库房28间,按类别、质地分为金银器、灰陶、彩陶、革命、瓷器、石器、书画、钱币、民俗、近现代、杂类、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及临时整理库房。库房内安装摄像监控系统及通风系统,缺少温湿度控制系统。
库房内文物藏品采用金属组合柜架、密集柜、木制柜按类型分柜存放,除少数珍贵文物定制了囊匣(均为老式木制夹衬囊匣)外,大部分均直接放置于柜内隔板表面或屉内,随着文物逐年增多,囊匣数量严重不足,总体还远未达到可移动文物保存微环境控制的要求。
2.文物展示
目前,向社会推出的展览有“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五个固定陈列,反映甘肃厚重的历史地理文化。
自建馆以来,甘肃省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各类展览近300个,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观众前来参观。馆藏文物多次在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克罗地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为宣传甘肃做出了贡献;同时,博物馆发挥自身人才和设施的优势,开展文物保护与研究,其中三项文物保护课题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在古生物与古人类、原始彩陶、长城文化与中西交通、简牍学、佛教石窟艺术、西夏文字与历史、古代书法艺术等科研学术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7年,甘肃省博物馆对外开放的“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三大基本陈列荣获“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11年,甘肃省博物馆“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荣获“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13年,甘肃省博物馆“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荣获“第十届(2011~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秀奖。
3.文物保护与修复状况
甘肃省博物馆是全国最早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博物馆之一。在起步阶段,就明确提出了文物保护的理念,开始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传统工艺保护文物的探索,在吸收文科人才开展历史研究的同时,特别吸收理工科人才来不断充实文物保护科技工作队伍,这些科技人员后来逐渐成为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的骨干。近年来,随着新馆大楼改造工程完成,文物保护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随之,在实验室基础上组建成立了由文物保护实验室、文物修复室和古字画装裱室组成的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多年来,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一直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指导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原则,继承传统的修复工艺,发展现代科技保护技术,全力推动全馆文物科技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在文物修复、科技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文物修复数量,据不完全统计,自成立保护实验室至今,修复保护馆藏各类材质文物近万件;二是除负责本馆馆藏文物的修复保护外,还承担着甘肃全省地县馆藏文物技术保护以及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下达的相关项目;三是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科研技术水准,尤其以潮湿环境下壁画和糟朽漆木器保护研究最具代表,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其中:“PS—C加固材料的研究”课题获1989年度文化部文物科技进步二等奖;“潮湿环境下壁画加固保护与霉菌防治研究”成果获国家文物局1996年度文物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获1996年度甘肃省文物局文物科技进步一等奖;“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五号墓半地下式复原研究”获1996年度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进步三等奖;“潮湿环境下壁画地仗加固保护材料与技术研究”获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创新二等奖。
4.文物腐蚀损失状况
2004年,甘肃省博物馆作为“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重点调查单位,重点对本馆馆藏文物腐蚀状况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各类材质文物合计8107件,其中一级文物508件,约占馆藏一级文物的82%;二级文物1556件,约占馆藏二级文物的81%;三级文物5989件,约占馆藏三级文物的38%;一般和未定级文物54件,约占馆藏一般和未定级文物的0.8%。
腐蚀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博物馆大部分文物藏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其中漆木器类文物存在的主要病害有漆皮起翘、干裂,胎体糟朽、变形等,调查漆木器文物中,中度腐蚀以上文物高达77.51%;纸质类文物普遍存在折痕、折裂,糟朽也很严重,少数也存在虫蛀和霉变现象,中度腐蚀以上文物达27.96%;纺织品类文物存在的主要病害是糟朽、残损、血渍、水渍污染等,中度腐蚀以上文物达70%;陶器是甘肃省博物馆最具特色的藏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类齐全、品位高,这类藏品存在的主要病害是表面沉积物、盐析、破损、彩绘层酥粉、褪色或脱落等,中度腐蚀以上文物达71.42%;金属文物在甘肃省博物馆藏品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金属文物存在的主要病害有表面硬结物、无害锈、粉状锈、通体酥解等,调查金属文物中中度腐蚀以上文物达72.48%。
当前,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保护文化遗产已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大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对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支撑作用日益凸现,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建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实验室,借助现代先进科学仪器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并重、高新科技与传统工艺结合、学科交叉和技术集成为特色的文物科技研究工作,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化”概念正在形成。
国际文物保护科技领域的国际性机构“国际文物保护和修复研究中心(ICCROM)已成立了50多年,其在意大利罗马总部同时建立了规模庞大、设施完备、面向全球的培训与研究并重的科学实验室、修复实验室和图书资料馆等。西方各个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韩等国家的许多博物馆,都建有配备先进科学仪器设施的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实验室和国家级文物保护研究机构,为这些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反观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工作,其总体发展依然滞后于国内其他行业和国外同行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在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建设方面比较迟缓,对繁重的文化遗产保护任务的支撑明显不足。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我国蕴藏了大量的遗物、遗址等各种文化遗产,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文物保护形势。根据2010年统计,全国现有国有文物博物馆3589家,文物博物馆系统拥有馆藏文物3018.54万件(套),而且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每年还有万余件文物出土,但这些文物的保存状况不容乐观。据“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馆藏文物中,有半数以上文物遭受了各种病害的侵蚀,其中重度以上腐蚀的文物近243万件,占全国馆藏文物总数的16.5%,其中珍贵文物42.6万件,总经济价值估算高达2500亿元。因此,保护修复这些珍贵文物,尽可能延续其寿命,是我国馆藏文物保护十分迫切、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建设一流的文物保护修复科研机构,更好地发展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升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各地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国不少省市纷纷新建、扩建或筹建现代化的文物保护科技研究中心,在保护研究基础方面配备必要的文物保护修复仪器设备,如已建成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配置了4000多万元的科学分析仪器,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中心配备2000万元的专用设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科技中心、首都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等也已经配置了数千万元的文物保护修复设备。据国家文物局统计,目前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省级以上(含)的科研机构84家,共建成499个实验室,共拥有2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为99246.2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下小型科研仪器设备3296台,总价值59720.6万元,5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285台,总价值39525.6万元。
为了有效保护修复珍贵文物,国家文物局制定了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十二五”专项,要求通过文物健康评测、本体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提升和增强文物预防性保护能力,使我国7+3个文物保护综合技术中心的设施设备跻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先进行列,加之31个省部共建区域性保护国家修复中心、93个技术推广站以及15个移动系修复实验室的建成和发展,合理布局,建立起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的全国三级网络和移动修复网络,使我国文物行业在科技资源整合、自主创新能力、应用技术研发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综合能力得以极大提高,从而推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甘肃作为全国文物大省,文物藏量众多,科技力量雄厚,文物保护技术领先,在建的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科技修复大楼,是目前和今后甘肃地区唯一的馆藏文物保护科技专业机构。因此,在甘肃省博物馆率先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馆藏文物保护科技研究中心、配置必要的文物保护修复仪器设备十分必要,这既是甘肃乃至全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更是提高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科研仪器应用于文物保护行业的产品日益增多,有些仪器厂家还特意针对文物保护研究的特点,不断改进仪器参数、配置等,以适应文物分析样品珍贵性的实际情况,为文物保护研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时,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吸引了大批高学历人才的加入,这些年轻人才的涌入给文博事业增添了新的血液,他们的思维理念先进、动手实验能力很强,来自于众多不同的专业背景,各方面知识的融合并应用于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中,使得他们在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方面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提高,同时也促使他们敢于并有能力应用先进的、之前未应用于该行业的仪器去研究、去探索更新的、更有价值的信息。另外,国家文物局一系列文物保护行业标准的制定,特别是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检测技术规范、文物病害评估标准、文物检测标准等的具体实施,对于各种文物参数的测量、各种病害的鉴定、文物本体修复和预防性保护这些工作的实施,都需要或借助于先进的科学仪器作保障。因此,齐全的仪器设备是标准执行和高效实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然而,一直以来,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部门因面积狭小、场地简陋,无法进一步添置必要的文物保护修复研究设备和专用设施。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本馆及全身文物保护修复科技工作的开展,影响专业技术研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稳定性,不利于国家和甘肃文博事业的整体发展。
为了改变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研究工作的现状,更好地为甘肃乃至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做出新贡献,甘肃省博物馆瞄准世界先进水平,通过整合本馆文物保护修复科技资源,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文物保护中心,建立一流的文物科技保护科研队伍,配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文物保护修复仪器设备,不仅能保证甘肃文博事业得以继续全面发展,也是立足甘肃、服务甘肃、辐射西北、面向全国,进一步繁荣促进国内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以及增进加强国际技术交流的需要。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