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阳谷第二职业中专 李道英
海会寺(外三章)
山东阳谷第二职业中专李道英
院落深幽。
晨钟浑厚。
梵音响起时,我听闻,春天在运河边低唱轻吟。
一只木船的桨声,划开层层波纹。
阳谷的古镇,张秋还在,阿城还在,七级还在。垒砌上下古闸的青石和辽阔的河岸还在。不在的是船上运送的盐、茶和瓷器。
海会寺也在。这是历史遗忘在京杭运河岸边的一尊精致的石雕佛像。
它闭目诵经,静坐在鲁西平原上。几百年来,历经了风雨,也看尽了沧桑。
它不言不语,细想如何答复人们的一再寻问。
存在,便是最好的答案。
所以,海会寺选择了远离尘嚣,在阿城修行。
轮回中,它合上经卷,手捻佛珠,继续默念着一声声:阿弥陀佛。
一身素净,却从未有人正眼相看。不被抚摸,不被赏识,不被悦目三千。
同是出身贫贱,泥土塑身,烈火烧造,偏偏不能一视同仁。
平凡之物。但有兼济天下的胸怀,有不可侵犯的纯洁。
以流水沐浴身躯,似盐如雪,亮白耀眼。洁身自好,不与前尘往事有牵连。独善其身,超脱凡胎而不庸俗。
像一枝白荷,出淤泥而不沾染纤尘。像一块璞玉,只待雕琢成器。
它的洁白不能靠得太近,它的光亮不能走得过远。美,在不远不近的距离。
穿透时光的北风,穿不透裂开的纹理。岁月的芒,刺入它光滑的肌肤。
那是与岁月的斗争,不规则的刀锋,错落的伤口。
一条窄窄的小路在弯曲。
它弯成乡村的轮廓,弯成河沟的形状,弯成屋后的那棵老榆树。
一条曲折的小路,从乡村的身后绕过,从池塘的边沿绕过,又从桃树林里穿行而去。
一条固执的小路,过路人想把它踩在脚下,把它走直。它却还是缓慢地弯曲,人的身影便也跟着弯曲。
一条无人问津的小路,它要弯曲给自己看,弯曲给蓝天白云看,弯曲给繁星明月看。
一条踏实自由的小路,日日夜夜弯曲着,走过春秋,历经风雨,见过繁花落叶。
小路的脚步,往前,再往前,一直往前弯曲着,在乡间地头,默默无闻地坚守到最后。
把枪口对准了自己。
抵住头颅上最软弱的地方,目光坚定,望向曙光升起的东方,最后一次呼喊着——我的祖国,我的母亲。
要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这是信仰。手指扣动了扳机。
一支枪,未完成它的使命。
一位战士,未停止战斗。
一颗子弹,在飞速前行的道路上射进黑暗。
时光凝滞。鲜血迸溅,染红了熟悉的土地。近距离的击中,感觉不到疼痛,也没有迟疑的机会。枪口冒出的黑烟,与战火一同飘散。
生冷坚硬的短枪落地。为国捐躯者应声倒下。躺下的是英雄,牺牲的都是好男儿。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们,四海为家,战死哪里,哪里就是家。
声声嘹亮的冲锋号在战场上回响。
子弹还在穿梭。子弹飞起来。
一树梨花,挡住了子弹。那里没有硝烟。那里红旗飘飘。那里只有一支手枪,锈迹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