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峻韬 胡志刚
很多时候,在路途中遇上的地名总会让人眼前一亮,心底涌出无尽的遐想,也会有深深的好奇。“枫香”这个名字,就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汉字的魅力就在于此,枫是颜色,香是味道,枫香一定是一个色彩斑斓有味有趣的地方吧?
枫香镇位于遵义市播州区西北部,东邻鸭溪、乐山镇,南接泮水、马蹄镇,西临洪关乡,北连平正乡,从遵义去仁怀就会路过。
多年前路上一瞥,就念念不忘,在这个盛夏时节终于有机会亲近。从贵阳出发,沿着高速公路行驶两个多小时后,从枫香收费站进入县乡一级的公路。其实自驾的时候更喜欢走这样的公路,没有高速路的“凛冽”,却有身处山间林下的怡然。车速不快,可以打开车窗,风带来田野的清香,远处起伏连绵的山峦,远远近近的田地林木,就算是第一次的邂逅,却透出深深的熟悉,能够感受到的一切让人赏心悦目,慰藉着心间某一处的牵绊。
对于田园自然风光,大约现代化程度越高,人们心底的向往越浓烈。现代人牵挂的“远方”,或许也是渐行渐远的某段时光,是关于乡愁、关于田园、关于回归的某种牵绊。
花茂、苟坝是枫香镇区域内相邻的两个村落,传统的土陶、酿酒、种植业在这里承续。苟坝村是“苟坝会议”的召开地,曾经的红色征程给予这片土地独有的烙印。
花茂村在枫香镇东北部,全村总面积近10平方公里。一进入花茂村,迎面而来的是种植业的兴盛。盛夏的田地里一片浓绿,就算阳光耀眼,这片延绵到远方的绿依旧会传递出清凉。花茂建起了观光农业,大棚里是各色鲜嫩欲滴的果蔬。
有小溪流经村子,丰沛的降雨让夏季的小溪流水有些浑浊,不过水势大了几分,“湍流从高下,触石散成花”。淙淙的水流声和风掠过林间的声响,以及房檐树荫下闲坐的人们随意闲聊的话语声,曾经在心底描摹过“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田园生活,就当是这个样子呀。
现在会被“勾起”乡愁的人,大约都有过一星半点田园的生活经历,那些曾经的片段或许日渐模糊,但是一旦遇上这山水家园,那份熟稔就会化作眼底满满的笑意。
花茂村有一条小街,展示当地的土陶工艺,粗拙的陶制品,曾经的日常在今天却成为一种美好的念想。走走看看,遇上街边一个墨绿的邮筒,恰好街边就有售卖明信片的。这个时候,是应该留下点什么,似乎是困在回不去的昨天和不可知的明天之间,这个时候,能够做的就是留下一个印记,好让自己在以后的岁月中,可以有一个追寻时光的“线索”。
从花茂向北,不到两公里就可以到苟坝。苟坝三面环山,森林覆盖率高,这里种植杜仲面积1600余亩,素有“杜仲之乡”之称。
苟坝的民居多集中在山脚下,加上林木繁茂,盛夏时节的这里少了几分酷热,多了些许凉意。一路走来,层峦耸翠,清风习习,茂林修竹深浅绿意掩映着的灰白民居,安详恬静。
因为是故址所在地,很多村舍保留曾经的原貌,那种略显低矮简陋的房舍,在今天却是难得的朴实自在。顺着小道走走看看,走到开阔处抬头望向村子依靠的大山,忽然想到“山阿寂寥,千载谁赏?”不论是东方人一直传承的山水田园情怀,还是现代社会进程的风起云涌带来对慢生活的感念,身处这些“躲”在山间的村落里,时间似乎被“逆转”到遥远的过去,徜徉在诗意的光景中;时间又似乎“静止”,停留的这一刻“心无外物”将会是永恒。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陌生的地方看到一直憧憬的纯真或是纯粹,这是属于很个人的感知甚至是外人看不到的风景,当外在的景致与内心某种情愫契合,那么这样的山水田园就是理想国的所在。
花茂、苟坝,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寄托乡愁的地方”。那么,被现代人念念不忘的“乡愁”是什么呢?
乡愁,是对故乡的追念。故乡是先辈落脚、根植一生的地方,而那里是我们的来处。从来处来,往何处去的寻觅中,偶尔的失落或是恍惚,就滋生回望来处的惆怅,这就是乡愁。
乡愁,是对消逝时光的追寻。岁月无声,却让许许多多的欢笑成为记忆,有时候宁愿不去看现实的残酷也不去想未来的美好,只是想专心地复现昔日光景,于是会有一种笑中带泪的心绪,知道再也回不去,却总是放不下,那就是乡愁。
乡愁,是对故人旧物的道别。所有的长大,都是从道别开始的。那些一起经历过风雨彩虹的人,最终渐行渐远,曾经道别时的痛不欲生到后来的含泪互道珍重,很多愁懑凝结在一起,那种平日里不动声色,偶尔一时的失神怀想挂念,也是乡愁吧?
在土陶作坊里抟泥捣土的手艺人,田边地头里茂盛的农作物,村子里恬淡话桑麻的农家,竹林里售卖着农家特产的小贩,清淡的日子,醇厚的生活。到枫香的花茂、苟坝来释放追忆,总有某一个场景、某一段时光、某一个恍惚会让人看到,缓慢生长的“乡愁”真的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从来不会老去,一直都在。
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