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实践的思考

2016-11-21 11:55刘晓艳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常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刘晓艳

【摘要】“新常态”主要侧重事物由非常态再到常态的过程。在新常态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总结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重新认识小学数学教学的正确规律。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常态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运用数学学具的措施,并就此提出几点合理性建议,旨在发挥学具作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常态 小学数学 学具应用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57-02

新常态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性更加明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遵循数学学科的认识规律和发展规律,在选择学具时从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把学具当作数学教学的一种手段,促进低年级学生对课题的理解,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以此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一、重新审视数学学具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从思想上重视数学学具的作用。数学学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首先需要了解数学学具的实用性,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大部分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他们不能及时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也不能主动把抽象知识化为具体知识。而数学学具的出现正弥补了这一教学缺陷,帮助小学生逐渐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解“13+15=?”简单的加减运算时可以用木棒代替数字,让小学生直观感受数字的加减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其次,教师还需要认识到数学学具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很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学具,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下,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为了绿化班级环境,小明买了5课小树苗,而小红买了4课小树苗,那么班级内总共有多少棵小树苗?”教师在讲解这道题时可以设计具体购物情景,让小学生用真实的纸币在购买物品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

二、遵循选择学具的具体原则

教师除了重视数学学具的作用之外还需要合理选择数学学具。在选择数学学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需要注意学具的丰富性,使学具种类齐全。小学数学知识涉及的面较广,虽然没有初中知识的深奥,但是也较为抽象。其中既包括了几何、图形的知识,又包括了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又包括了代数的知识等。教师需要以这些知识为基础选择多种学具,来辅助教学。

其次,教师还需要遵循耐用性和多元化。小学生是视觉主义者,会喜欢颜色亮丽的,多形状的学具。因此,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使用学具的兴趣和频率就需要选择一些颜色亮丽,形象多样的学具,让小学生主动要求使用学具,参与活动。而遵循耐用性是为了节约开支,避免浪费。同时,教师选择的学具的可操作性一定要强,结合玩具的特点,让小学生在使用学具的过程中探索学具的操作方法,并通过自由拼接、组合等方式实现学具的二次创新。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贴合的学具,让学生可以切实的感受数学知识。

三、高效运用数学学具的相关措施

1.确保数学学具的质量和数量

作为数学教师有义务有责任保护学具的质量和数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具使用环境。学校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资金支持,为数学教学购置学具的目的就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当出现学具丢失、学具被损坏的现象时,势必会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进程。所以,教师一定要保证学具质量完好,且没有破损的现象,在此基础上保证学具的数量,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有学具辅助学习。在每一节课下课之后,教师需要亲自回收学具,及时检查学具是否有破损,学具是否丢失等。坚持学具的数量和质量既是保证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方法,也是落实“绿色教学”的重要举措,避免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2.合理监督学生使用学具的过程

教师在应用学具时还需要监督学具的使用过程,了解学生是否按照说明进行操作,以及学生是否故意破坏学具等。很多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在使用学具时并没有准确按照教师的要求以及说明书的要求,而是根据自己理解使用学具。这样难免会出现因使用不当导致学具损坏的现象,所以教师的监督过程尤为重要。在监督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纠正学生错误的使用方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示范纠正动作,提高动手能力。

在该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视小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用温柔的话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告诫学生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单纯把眼光局限在事物的表象上,阻碍了自己学习的步伐。

3.严格控制学具的使用时间

学具的使用方法和原则并不是数学课的教学重心,数学教师要合理控制学具的使用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的小学生会被学具的色彩、形状吸引,会把数学学习课变为学具使用课,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所以,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师首先需要传递思想,让小学生真正认识到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以及使用学具的名称,使用学具的作用等。这样可以先入为主,先让小学生认识到自己本节课肩负的责任,以及本节课学具充当的角色。这样,学生可以减少在学具上的使用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知识学习过程中,收获等多的信息。

综上所述,数学学具在小学数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需要利用学具正确引导学生,并通过重视学具作用、合理选择学具以及高效利用学具等方式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让小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主动探究数学未知领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具会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董利红.让智慧在学生指尖舞动——小学数学学具的选择与操作策略[J].2012,3.

[2] 刘喜琴.浅谈小学数学学具的使用[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10.

[3] 陆娅梅.小学数学学具操作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科学咨询,2014,35.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常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