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及对策研究

2016-11-21 09:13张旭光
环球市场 2016年11期
关键词:师范类生源河北省

张旭光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及对策研究

张旭光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近年来,河北省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教育规模、办学层次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每年大批亟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以河北现有的就业市场而言,很难完全消化,因此,如何破解河北省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大学生就业结构;就业现状

一、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伴随着“2016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落下帷幕,河北省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校大学生“毕业潮”。据统计,本次毕业生“人才大集”两天内共吸引了10万人次进场求职。此次毕业生“人才大集”只是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个缩影,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河北省大学生就业难的真实状态。

2016年2月29日,国新办就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2016年就业形势比较复杂、非常艰巨,今年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而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选择继续升学的学生人数大约也是这个数量。需就业青年群体加在一起大约有1500万人①。

这么庞大的就业群体要全部实现就业,确实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每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是呈递增态势的,这一点从下面的图表中就可以看出。况且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并不能全部实现就业,加上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我国未就业大学生人数更为可观。

日前,河北省人社厅发布《2016年河北省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生源信息》白皮书,2016年,我省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共有323444人,比去年增加6428人,今年毕业研究生共13009人,近五年数量持续增长。2016年,我省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共有323444人,比去年增加6428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女生略高,占52.4%。

据统计,今年我省非师范类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五所高校为: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和燕山大学。具体来看,全省研究生培养单位共24所,今年毕业研究生共13009人,近五年数量持续增长,毕业研究生最多的是燕山大学,其次为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生源数量都超过1000人;全省本科毕业生院校共56所,今年本科毕业生149779人,近五年呈持续增长趋势,本科毕业生数量最多的是燕京理工学院,其次为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毕业生总数均超过5000人;今年全省专科毕业生院校97所,专科毕业生160656人②。

从应届毕业生所学专业来看,今年我省非师范类毕业研究生培养专业(方向)数量共414个,本科毕业生共234个,专科毕业生396个。具体来看,毕业研究生中有5953人为工学类,占总数的45.76%,其次为医学类和管理学类;本科毕业生中,人数最多的也是工学类,占总数的39.63%,其次为管理学类;专科毕业生中,财经类最多,占总数的23.97%③。

而与此相对应的却是我省提供的就业岗位很紧张。仅仅是非师范类的32万余应届毕业生,就让我省的就业压力空前,这还不包括师范类的应届毕业生。以河北省目前的产业规模和岗位接纳能力来计算,是没有能力消化如此多的未就业人口的,除去赴外省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选择留在省内,我省未就业毕业生的基数依然很可观,这就造成了我省就业市场不断被“挤压”。在全国普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我省的就业工作必须要寻求突破。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成因

(一)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不及时,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河北省支柱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制药、钢铁、水泥、棉纺等轻重工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产业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甚至要被淘汰。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及时,导致河北经济陷入了“真空”状态。

与这种落后的产业结构相对应的,是省内高校的专业设置。专业不能与最新的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一些院校的专业课程教材甚至还是30多年前刚刚改革开放时期的内容,严重背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现状。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可以说是什么都会,又什么都不会,这样的毕业生根本无法适应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不清晰

一直以来,河北省内大专院校往往只注重“规模”等硬件设施建设,而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等内涵建设和研究上缺乏深度。很多专业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能精准对接行业。即使毕业生进入行业就业,也很难快速进入角色,往往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重新适应、学习,才能找准自身的定位,自身能力才能逐步达到工作岗位要求的标准。

(三)一线城市的“人才虹吸效应”

在吸引人才方面,北京、天津这样的一线城市相对于河北省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再加上北京、天津两地的人才优惠政策、高收入水平和优质社会资源,每年河北省大专院校的优质毕业生几乎都被吸引到了北京、天津这样的城市就业,出现了人才“虹吸效应”。这样一来,河北省内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几乎得不到“生力军”的助力,人才方面出现了“断层”,省内就业工作逐渐陷入恶性循环。

三、如何有效缓解就业矛盾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进一步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2015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措施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号召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不断创新,也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有一些如何创业的内容,多举办创业经验交流活动,拓宽大学生视野,推荐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具体项目,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设立“创业孵化园”,从政策上予以扶持,让大学生的创业路落到实处。

(二)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

目前,国家提出“京津冀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圈”、“一带一路”等具有长远眼光的发展战略,就河北省而言,这些战略的实施将极大的促进河北经济的腾飞。“京津冀一体化”正在逐渐变为现实,在高铁的助力下,“一小时经济圈”已经形成。驻京津的特大型企业、外资企业等也逐渐将产能转移至河北,例如北京现代汽车2015年已在河北沧州建立新厂,由此也带动和解决了当地部分大学生的就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省高校就业工作应积极响应“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号召,政府要适时出台有吸引力的就业、创业政策,引导毕业生就地就业、择业、创业,同时也缓冲了京津等地对河北的人才“虹吸效应”,让河北省能够留住人才。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河北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年份,省内高校就业工作应积极跟进国家和省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律和方向,积极稳妥推进就业工作。

(三)专业设置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

河北省高校专业设置也要积极调整,要与省内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要以“京津”地区产能转移为契机,调整师资结构,重点建设一批适应新经济常态下需要的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就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前景、与省内经济发展匹配度等相关问题认真论证,尽可能科学、合理的设置新专业,不要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要将师资力量合理分配,将教育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

就河北省目前的产业调整结构目标来说,建议高校所设专业向环保产业、新型能源、新型农业、精密仪器制造、程序开发、药品研发等科技密集领域倾斜,配合高端人文学科,涵盖第三产业领域。

(四)大学生要逐步改变“因地择业”观念,打破“虹吸效应”

2015年我省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共317016人,其中省内生源25322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9.88%,省外生源6379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0.12%,

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2015年我省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省内生源中,毕业研究生9563人,本科毕业生98766人,专科毕业生144897人。

据下表分析,我省高校省内生源中石家庄地区生源是最多的,其中石家庄地区生源共44370人,占省内生源总人数的17.52%。这一方面说明省会居民对于我省的高等教育水平还是信得过的,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家长的意志,就是不愿意孩子到外地就读,愿意让孩子离家近些。这也是中国绝大多数家长的传统思想。

2015年我省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省内生源分布图④:

2015年我省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省内生源分布比例图

据统计,外省生源中,山西、山东、河南籍生源占河北省外省生源比例最高,较低的是宁夏、甘肃、青海、西藏、广西等欠发达省份或自治区,上海、广东等南方一线城市比例最低,在省内高校,几乎很难见到这些地区的学生。

从生源分布上来看,河北省高校生源还是以本省籍学生为主。这一分布特点,导致了很长时期以来,大学生就业时习惯性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河北省因离北京、天津很近,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更是流向这两地,其余生源基本返回原籍。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逐步实现,河北省内的就业机会和范围更多了,大学生应理性的看待目前的就业,从长远来看,留在省内就业未尝不是正确的选择,不要盲目的进入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五)建议省内多出台创业、就业扶持政策

好的创业就业政策是留住人才的“梧桐树”,尽可能在工商、税务、资金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另外,相关部门可设立创业咨询中心,向社会开放,就各类就创业帮扶政策向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作具体解读。

日前,省人社厅在《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中提出,2016-2018年,全省将扶助创业30万人(其中大学生3万人),带动就业90万人,创业培训60万人。这标志着全省正式启动实施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未来三年,我省将建设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创客空间等众创空间400家以上,建设30家以上省级示范性众创空间。新增创业担保贷款20亿元,其中2016年新增8亿元,并将网络创业纳入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扶持范围。设立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引导基金,规模达到1亿元。

结语: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工业基础还是略显薄弱,虽然我省正迎来“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良机,但我省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一定的周期,在这个阶段内,很多结构性的矛盾并不能马上解决,譬如最现实的就业矛盾。解决好就业问题,需要全省上下各部门、各行业群策群力,共同探讨解决就业矛盾的方法,争取早日让我省的就业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另外,要制定好的创业就业政策,引进、吸引创业人才,为我省经济发展创造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基础。矛盾是一时的,发展是可持续的,我们相信,我省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会逐步扭转,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京津冀一体化”等政策的带动效应,我省就业问题一定会得到有力的解决。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②数据来源于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③数据来源于《河北日报》

④数据来源于http://world.hebnews.cn/2016-02/19/content_5345969. htm

[1]张永军,如何看待我国的就业形势[J],中国经贸导刊,2015(03)

[2]莫荣、陈云,新常态下的就业形势[J],中国劳动,2015(01)

[3]冯彦杰、白江,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高校指导就业的发展[J], 才智,2016(06)

[4]荣誉,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评《大学生创业指导》[J], 高教探索,2016(03)

[5]张瑞华,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5(10)

[6]姜海滨,浅谈我国就业问题的新特点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5(11)

[7]杨宜勇,黄燕东, 2014~2015年中国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J],经济研究参考,2015(03)

[8]崔涛、翟承宇,就业指导在财经类院校法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J], 人才资源开发,2015(10)

[9]魏国学、杨宜勇,当前就业形势新变化及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5(07)

本论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级民生类科研课题,编号201501838,为《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及对策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师范类生源河北省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