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对策研究

2016-11-21 09:13李淑平
环球市场 2016年11期
关键词:皖江皖北经济带

李淑平

天津师范大学

安徽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对策研究

李淑平

天津师范大学

本文基于梯度转移理论以及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探讨了最适宜安徽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的优势行业。通过产业相对梯度系数的计算,发现安徽省可承接江浙沪优势行业分别为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等8个优势产业。

长江经济带;安徽;产业转移;梯度系数

一、引言

2015年5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是谋划我国经济新局面、构建改革发展创新开放新引擎的战略举措。其中安徽省的GDP占长江经济带的8.73%,因此分析安徽省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对全面促进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国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以及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刘易斯( W. Arthur Lewis)关于产业转移原因的观点是两类不同国家间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业发生转移的是由于非熟练劳动力丰裕程度的差异大[1]。在产业转移模式方面,最著名的是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该理论指出,落后的国家在产业发展阶段,在追赶发达国家时,其产业结构像大雁飞行,即落后国家也会承接先进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从进口到出口的交替变化[2]。鉴于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也被多数学者关注。戴宏伟在研究中表明,产业结构的差别进而导致了产业梯度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使得要素的流动与组合的经济合作,从而促进了产业在区际的转移[3]。周江洪和陈翥则提出要使产业在跨区域间进行产业转移,不仅要减少阻碍产业转移的因素,还要加大产业转移的力度和优势。

二、安徽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现状

安徽省2015年实际利用亿元以上省外资金多数项目都为 1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甚至出现上百亿、千亿的项目。但短时期内产业链整体转移的情况并不多,且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未来产业转移的必然是大规模集群式的转移模式,表明了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着很大的发挥空间[4]。

(一)安徽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主要转移地区

从资金来源看,2015年苏浙沪在皖利用省外资金投资稳步上升,其中江苏更是稳居第一,这表明了安徽省在对接长江经济带时的省外资金来源地主要是江苏、浙江和上海。因此在分析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时,安徽省最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江浙沪这两省一市中,本文接下来的研究主要针对江浙沪的产业转移。

(二)安徽省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主要承接地区

1.皖南经济带

2010年成立的皖江经济带是我国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目的的省级示范区,皖江基础设施完备,要素成本比较优势突出。是长江经济带向安徽省,甚至是长江中下游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示范区。但从产业结构看,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47:53.14:35.39,相对于2000年的三次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了16.73,表明安徽省以及皖江城市带仍以第二产业为重,存在着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因此,皖江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不仅仅重视工业,更要发展其配套服务业,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住交通和信息技术等方面。

2.皖北地区

皖北地区是指位于安徽省淮河以北、土地面积约占全省的1/3的蚌埠、阜阳、淮北、淮南、亳州以及宿州这6个市。2014年皖北6市的GDP达到5767.9亿元,平均增速达到9.4%,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全省增速持平。2012年皖北地区的蚌埠、宿州、淮北、亳州、阜阳市以及位于淮南市的潘集区、凤台县归入中原经济区,这标志着与皖南地区一样,皖北地区终于有了第一个国家级规划,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政策方面的基础。

三、长江经济带分行业产业梯度系数分析

在测度安徽省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时,采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概念。通过产业转移使得承接方的产业结构布局逐步趋于合理,已达到区域或者跨区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计算产业梯度系数,其值大于1的国家或者地区,说明该产业在该国家或者地区处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或发展阶段,具备承接相应的产业转移的动力和条件[5]。

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行产业转移,首先要分析该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梯度层级,通过计算产业梯度系数的大小决定。衡量产业梯度系数通常采用区位商(LQ)乘以比较劳动生产率(CLP)。

利用统计年鉴数据,结合梯度系数公式,可以计算出2014年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四个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系数。产业梯度系数大于1的所有优势产业,并不意味着是安徽省可以承接的优势产业,同时还要考察江浙沪该产业有没有转移趋势,这就需要用到产业相对梯度系数。其值大于1,说明地区1该产业的梯度系数大于地区2的梯度系数,在该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具备承接该行业的产业转移的条件和动力。与此同时,只有当转移产业方在该行业上也得具备转移趋势时,安徽省才能承接该行业的产业转移。

表1 安徽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重点行业

四、进一步推进安徽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结论与建议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同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虽然安徽省坐拥马鞍山、铜陵和两淮在矿产储量上的资源优势,且在该类产业发展上具有较为显著的比较优势,但资源属于不可再生产业,过度的开采导致环境的恶化,严重阻碍安徽省发展绿色、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型经济,故不予考虑其承接性。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将加就业、工业、技术等多元素融合一体,属于劳动密集型和高成本费用利润率的行业,可提升当地劳动力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据统计,2013年安徽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行业资产同比增长率达15.9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110.77%,且国家大力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循环发展。皖北地区具有突出优势,淮北市是全国第四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资源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淮南市拥有3家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等等。鉴于皖北农产品种类齐全且人口资源丰富,建议皖北地区承接这两个行业的转移[6]。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之所以成为安徽承接江苏省的重点产业,主要是因为皖江城市带在汽车、有色金属、家电等产业上有突出的主导地位,且已形成大规模产业集群。食品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前景更为广阔,食品安全是全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且这两个行业都属于可持续强的行业,所以安徽省要争取皖江经济带的技术和皖北优越的农产品资源集合,将食品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打在成安徽主导产业,打造自己“安全食品”的品牌[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安徽省皖江经济带具有历史文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年销售超30亿元以上白酒生产企业就有4家,是并称为安徽省白酒行业的“四朵金花”的古井贡酒、迎驾贡酒、金种子酒、口子酒业。因此,最适宜承接这三个产业的地区是皖江城市带。

[1]赤松要.我国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以机械仪表工业为例[J].一桥论从.1956(36).

[2]戴宏伟.《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J].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3]彭劲松.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5(4):85-96.

[4]罗蓉.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07(2):109-112. [5]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皖江皖北经济带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皖江头上第一桥——记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精品工程打造过程
“小鲟”过皖江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