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着力打造“卫星+”产业省

2016-11-21 13:16:22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祁首冰
卫星应用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吉林吉林省航天

·文|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祁首冰

吉林省经济技术合作局 张琳琳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 黄庆红 时嘉邑

吉林着力打造“卫星+”产业省

·文|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祁首冰

吉林省经济技术合作局 张琳琳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 黄庆红 时嘉邑

一、政府高度重视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星产业,将发展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作为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分别于2013年9月和2015年底制定发布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意见》(吉政发〔2013〕29号,以下简称《意见》)和《吉林省卫星及航天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统筹推进卫星及应用产业加快发展。

《意见》确定了吉林省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至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初步建成自主、完善、领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形成卫星制造“领军”企业和一批卫星应用及服务企业群,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应用模式不断创新,吉林省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力争实现产值200亿元。《意见》指出了吉林省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三大主要任务,一是提升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推动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集聚化发展;三是加快遥感卫星产业化生产及商业化应用。此外,《意见》还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实施途径。

《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吉林省卫星及航天信息产业“二、二、三、九”的发展路径,即“建设两大基础设施”、“打造两大产业链”、“建立三大技术创新平台”和“推进九大应用工程”。“建设两大基础设施”,即建设以吉林遥感卫星星座系统为核心的航天遥感信息获取系统、空间信息融合应用云平台两大基础设施。“打造两大产业链”,即打造卫星遥感和航天信息集成应用两大产业链,形成高效集约的航天信息产业体系。构建完整的地理信息获取、加工、开发、服务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培育地理信息企业群。“建立三大技术创新平台”,即建立卫星工程创新、遥感卫星应用创新以及航天信息集成应用创新三大技术创新平台,形成基于卫星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持续创新能力。“推进九大应用工程”,即围绕推进精准农业、智能林业、生态环境监测、地理国情监测、防灾减灾、综合交通、智慧旅游、养老服务、智慧城市等九大应用工程,提升卫星及航天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吉林一号”卫星项目,将其纳入了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全局谋划之中。2012年至201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4年将“吉林一号”卫星项目作为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全力推动。2011年,省政府成立“吉林省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推进组”,制定了吉林省卫星及航天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吉林省将“星载一体化”高性能卫星关键技术纳入“双十项目”重点支持。2014年12月,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长光公司)正式成立,吉林省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基金注资2亿元。一系列战略举措的有效落实确保了“吉林一号”卫星研制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1.“吉林一号”成功发射,数据应用取得可喜成果

2015年10月,“吉林一号”组星成功发射,其中的主星光学A星是我国首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全色分辨率达0.72m,两颗灵巧成像视频星系我国首次自主研发的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吉林一号”成功发射开创了我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实现了吉林省人民的飞天梦想,它也是我国第一颗以一个省的名义冠名发射的自主研发卫星。

“吉林一号”卫星将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监测、土地测绘、矿产资源开发、智慧城市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农业估产、林业资源普查、生态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公共应急卫生等多个领域,同时将牵引和带动我省经济提速,推动多个相关产业发展。

截至2016年7月底,“吉林一号”卫星系统累计执行2000余次成像任务,为交通系统、测绘系统等提供大量地理基础影像,配合国内相关单位为国家农委等招标项目提供了国内部分地区的地理基础影像;已累计向行业用户、军队、高校、研究所等相关部门提供2450.2GB的高质量遥感数据。

长光公司先后与国家国土资源部、国家住建部、国家卫星资源中心、吉林省林业厅、吉林省交通厅、中科遥感集团等用户部门达成数据采购协议;与长春市五度空间、长春市优狐科技等联合开发城市规划及社区管理相关应用;与吉林森工集团战略合作,共同开展天空地一体化的林业资源监察及环境监测平台建设,并在吉林省林业区开展示范应用;与吉林云耕集团战略合作,建立包含农业生产、农村土地、农民人口的农业应用大数据平台,并在吉林市三个区域开展示范应用。下一步,吉林省将继续加快航天信息数据应用与服务平台建设和创客空间建设,围绕九大应用工程,加快提升数据挖掘与服务能力。

2. 吉林高分中心数据应用与北斗位置服务取得积极的进展

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吉林数据与应用中心成立半年多来,完成了高分吉林数据与应用中心的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等基础工作;完成了与中国资源卫星中心的互联互通,高分吉林数据与应用中心网站正式上线运行,初步具备了高分数据的获取、储存、处理、分发等基础能力。数据服务功能得到发挥。多次为吉林省安全厅、国土厅、农委、林业厅、水利厅等政府部门和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企事业单位提供高分数据服务。

北斗位置服务能够提供被应用方的实时高精度位置。目前,吉林省正在积极推进北斗位置服务与“吉林一号”遥感信息服务相结合,在精准大农业生产和土地管理、城市管理与服务、环境管理与监测、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个性化群体人员的管理与服务以及应急指挥与防灾减灾等领域开展数据深度挖掘,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信息服务。

☆ 长春市市区遥感影像 、长春市市区建筑密度图

三、推进卫星及应用产业加快发展

1. 发挥创新资源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包括科技人才资源和创新平台资源。前者,全省有吉林大学等58所高校,专业技术人员70余万人,每万人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均居全国第6位,吉林省在航天光学遥感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次是拥有创新平台优势,拥有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300多个,拥有小卫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光电子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等高产能创新平台,以及北斗位置服务平台。此外,还拥有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

吉林省将突出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简称长光所)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协同创新,加速遥感卫星及应用关键技术研发,为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依托长光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建设的“小卫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于2012年10月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通过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高性能小卫星领域技术的校所融合,围绕高性能小卫星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已掌握了多项未来小卫星发展的核心技术,为吉林省卫星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 商务部投促局相关人员在长光所大珩楼参观

2.打造两大产业园,构建航天信息产业体系

吉林省正着力打造航天信息产业园、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两大产业园,将以其为依托构建形成航天信息产业体系。

吉林省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总投资77亿元,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由吉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公主岭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已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预计于2020年末建成。该产业园分为卫星导航、工程技术、装备制造、软件开发、商务交流、创业指导、综合服务7个功能区,将建立遥感卫星应用示范基地、北斗卫星应用示范基地、地理信息云计算中心、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中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中心、商务交流中心、企业创业指导中心,构建完整的地理信息获取、加工、开发、服务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培育地理信息企业群。吉林省目前拥有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1300多家,近年服务总值增长率接近25%。

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总占地面积2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位于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已于2016年4月动工建设,一期项目工程预计于2017年6月投入使用,届时将具备年产15颗卫星和百架无人机的生产能力;总体建成后,将具备年产30颗卫星和200架无人机的生产能力。将以“吉林一号”小卫星等核心项目带动机械制造领域、光学制造领域、光电传感技术等上游产业发展,扩大载荷与测控、自主遥感信息处理等下游产业应用,形成以卫星研发与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以及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投产后有望实现近百亿元的经济效益。

☆ 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左图:卫星、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右图:信息产品开发基地)

3. 构建全天候、全天时、全谱段数据获取能力的遥感卫星星座体系

吉林省将主要依托长光公司构建覆盖传统卫星图像、动态卫星视频、多光谱、雷达等全方位的遥感卫星星座体系,通过合理组网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全谱段数据获取。星座组网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至2020年):发射60颗卫星,实现7天可以对中国全境普查一次,90天可以对全球热点地区普查一次,每天可观测全世界范围内800多个目标区域;第二阶段(至2030年):在轨运行138颗卫星,形成全天时、全天候、全谱段数据获取能力和全球任意点10分钟以内重访能力。长光公司各类卫星研制有序进行中,计划在2017年底前发射约10颗新型视频卫星,2018年发射2颗全色分辨率达0.5m的详查卫星和2颗全色分辨率为1m、幅宽达150km的普查卫星,以及1颗林业星。

4. 成立产业创新联盟,提升产业化发展能力

在吉林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吉林航天信息产业创新联盟于2016年8月在长春市成立。该联盟汇集长光公司等吉林省一批优秀的光电信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目前共有成员单位37个,其中企业27家、高校2所、研究院所8家。

☆ 吉林航天信息产业创新联盟揭牌仪式

建立吉林航天信息产业创新联盟是吉林省推进“吉林一号”卫星信息应用产业化的重要举措。联盟主要以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为主旨。其成立将不仅增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并且有利于推动产学研在战略层面的紧密合作,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把技术优势、平台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吉林吉林省航天
13.吉林卷
我的航天梦
儿童时代(2022年4期)2022-04-19 11:14:10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航天梦,我的梦
军事文摘(2021年22期)2022-01-18 06:22:56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卷
学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24
吉林卷
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4
逐梦航天日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石油沥青(2019年6期)2019-02-13 04: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