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青海西宁810016)
中原中也《昔日之歌》
——生命的讴歌
刘海燕
(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青海西宁810016)
《昔日之歌》是中原中也逝世后经挚友小林秀雄之手出版的诗集,共收录58首诗。由于创作期间经历长子的夭折,自己身体的不支,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本世纪是作者的“遗言”或者不幸的诗集。笔者认为诗中在描写死亡的同时暗含对生的渴望,本文通过对收录在诗集中的两首诗(《春宵感怀》《春日狂想》)的分析对比,浅析诗中登场的生于死,并从中了解作者的生死观。
昔日;生;死
昭和13年(1938)《昔日之歌》由创元社出版,是诗人中原中也的第二本诗集。虽然诗集于中原生前编辑完成,完整问世却是他逝世后经好友小林秀雄之手发行的。全书由“昔日之歌”和“永别之秋”两部分构成,共收录58首诗篇,其中“最早的写于大正14年的”“最新的完成与昭和12年”、可见前后时间跨度较大。
诗集题目“昔日”一般都用来指“生前”,但相关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原指代的只是“昔日”“过去”。而大冈升平认为“未发表的诗集《昔日,儿时》中收录的《风雨》中则有“儿时”之意。也有研究者就诗集总体风格,认为中原几乎是把“生”与“死”作为两个对立事物来看待的。中村稔则表示诗集“好比是脱离生命以后重新回顾生命”的产物,同时樋口宽则认为中原“幻想别人的死、弥留之际亦或是自己死后,然后将其表述出来”,所以最后一本诗集可以看做是中原的“遗言”。佐佐木幹朗与樋口持相近意见,认为诗集的命名“像是在预测自己的死亡一般”。
正如诗集后记中写到的一样,中原把十五年中体会到的事物以及思考的事物都倾注在这本诗集当中,夸张的来讲这本诗集就是十五年时间的中原中也。在中原逝世12年后,也就是昭和24年(1937),挚友小林发表了追忆中原的文章「中原中也の思ひ出」,其中这样评价《昔日之歌》。
“他(中原)的诗和他的生活密不可分。他想笑时,笑却不成形。欲吟诗时,诗却不成形。这并非是诗人创造出来的和声。说穿了中原是个像对抗人生一样对抗诗歌的诗人,与其说他是诗人不如说他是位告白者。”
先行研究中所提到的,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昔日之歌》是“遗言”,也是不幸的诗集。而笔者却认为对于诗人中原而言,生与死原本就不是分离的两个事物,两者是一个整体。所以本论文中选取诗集中以“春”为意向的两首诗,浅析作为“告白者”的诗人是如何看待“生命”的,“生命”又是以何种形式在诗中登场的。
《春宵感怀》于昭和11年7月(1936)发表在《文学界》,创作时间大约是同年六七月份。诗篇朴素直接,很容易得到读者的同感和认同。太田静一指出通篇“以7·5调为主,节奏感强,很像“成人版的童谣””。第一段中出现的“雨”“风”“云”“月”都不过是自然现象,但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所缺的。到了第二段,由自然现象过渡到不明所以的“叹气”“幻想”,但同时又与题目“春宵”所呼应,这种种感受正如春宵般短暂,摸不到也道不尽。到了第三段醍醐灌顶,终于明白这抓不住道不尽的正是“生命”本身。段末巧妙的以省略号结尾,暗示“生命”看不到摸不着,并非是有形状的实物。
顿悟过后,下一段将所谓的生命一般化,归根结底不论过去现在,也不论庶民还是身为诗人的自己,不过“莞尔一笑”度其一生。末尾的“ですね”像是在和读者对话,又像是反复的告诉自己生命不过如此。最后一联前两行和第一段内容相似,“みなさん、今夜は、春の宵/なまめつたかぃ、風が吹く”同前一段末尾相同,这里的“みなさん”像是和读者的对话,又似是说给自己听的。整首诗中还有一个特点是断句非常的频繁,像是没有成行的思绪,飘渺不定,断断续续。但字里行间却又有着对生命无常的感伤。
发表在昭和12年5月号《文学界》上的《春日狂想》是中原最后的一首长诗,分三部分共59行。作于逝世前,字里行间饱含了失去爱子的悲痛和中原的生死观。第一部分中四次反复“愛するものが死んだ”,笔者认为这里的反复也是对失去爱子这件事情的反复确认,失去亲人以后不能随其而去,只好抱有“奉献”的想法继续活下去,所谓“奉献”的具体表现则在第二部分中展开。略微冗长的第二部分呈现的场景有神社,茶馆,还有异国风情,这种种也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まことに人生、一瞬の夢、/ゴム風船の、美しさかな))/空に昇つて、光つて、消えて―/やめ、今日は、ご機嫌ぃかが”这一句似是诗人有特定的倾听者一般,而这倾听者或是美丽的红气球,亦或是夭折的幼儿,又像是直面死亡的自己。第三部分以“ではみなさん、喜びすぎず悲しみ過ぎず、テムボ正しく、握手をしませぅ(略)ハイ、ではみなさん、ハイ、ご一緒―テムボ正しく、握手をしませぅ”结尾,笔者认为这里和《春宵感怀》结尾处有着相似之处。向诗对面的读者或者假想对象喊话的同时也可以看做是对自己的激励,另外正如诸多研究者提到的一样,这里的“握手”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思。“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生命的原点,而通过“握手”最终能够直面生死。
从诗集的整体风格和以上分析的两首诗中隐约可以窥到生与死的两面性,笔者推测诗人定是在各种难以言表的情感中创作出了诗集。失去家人的中原初次近距离的面对“死亡”,患病的身体每况愈下,如何处理生与死并消化其,已然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而尽管如此仍然抱有希望,希望自己回归正常的生活。生与死并未分离,两者似成一体式的出现在中原的诗当中。生与死也并非是静止的,总是在流动。对于诗人中原而言,死亡并非遥不可及,而是生命的延长线,所以通过诗歌创作描写生命来与“死亡”面对面。本文仅通过两首诗的分析,略显片面,今后将致力于诗集中收录的其他诗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研究中原的生死观。
注释:
①『在りし日歌』後記,創元社,1938.
②『言葉なき歌―中原中也論』,角川書店,1973.
③『中原中也いのちの声』,講談社,1996.
④『在りし日の歌.中原中也詩集』角川書店,1998.
[1]吉田熈生.中原中也の世界[M].冬樹社,1978.
[2]大井康暢.中原中也論[M].土曜美術出版,1998.
[3]太田静一.中原中也「在りし日歌」全釈[M].鳥影社,2008.
刘海燕(1984-),女,汉族,青海西宁人,硕士,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日本近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