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君 孙巍巍 杨丽华 陈超 张莹芳
摘 要:“创新强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设计人才创新培养关系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新型的人才教育模式——“产学”融合教育模式,对于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培养以及提升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有着诸多益处,是一种值得深思与借鉴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学”融合;人才培养
工业设计是技术与艺术、工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它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2010年,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提出:提高工业设计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工业设计的水平,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尽快实现从“制造大国”向“设计大国”和“创造大国”转变。
1 工业设计教育的三种模式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将原工业设计专业进行了调整,划分为“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两个专业,分别隶属于工学门类的机械类和艺术学门类的设计学学科。这种划分间接地说明了我国工业设计专业长久以来存在的两种教育模式,即工学式工业设计和艺术式工业设计,而这种划分之后导致了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出现了三种模式,除了前两种之外,第三种是工、艺结合式工业设计。
1.1 工学式工业设计
在部分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类院校,通常在机械学院,此类工业设计教育模式的培养方案,一般有较多的机械制造类的课程,并附以一些素描、色彩等相关的艺术造型课程,这种技术与艺术的简单相加致使这类培养模式的效果并不理想。
1.2 艺术式工业设计
在专门的艺术院校或二级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原工业设计)是在美术教育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工程教育课程,这样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重感性而轻理性,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设计的外观视觉表现上,在设计中缺乏考虑实际问题的逻辑性,缺少产品设计所需的工程技术知识和生产制造工艺技能。
1.3 工、艺结合式工业设计
在某些同时招收理工生和艺术生的高校,将两者按照相同的培养方案同等对待。这两类学生前期手绘基础、逻辑思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按照相同的培养标准,偏理或者偏艺的教学安排都会使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效果不佳。
2 “产学”融合教育模式
面对发展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如何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的工业设计人才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而一个设计师的成长历程是贯穿于大学教育与企业发展之中的,高校是培养设计师的摇篮,企业则是设计师蜕变成长的加速器。因此,设计师的培养是高校和企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但是如何寻找到企业与院校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中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如在设计师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高校与企业应该以何种有效的方式进行交流、企业如何有效地参与“产学”与“实践教学”、应该如何看待设计师的培养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
2.1 “产学”教育
“产学”概念的提出是笔者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从“产学研”概念中提炼出来的。“产学”是指高校教育与生产企业不同分工的相互配合,在功能和资源优势上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产学”合作教育是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企业生产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这从根本上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2.2 高校与企业的角色扮演
高校教育是设计师一生中所受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了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因此,学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更加关注人格的培养,对于设计人才而言,应着重加强“善于交往”“冒险精神”“集体观念”“健体意识”“拥有梦想”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要避免企业仅是提供实训场所、参与指导实训等内容的层面,在经济飞速发展、市场高度成熟的今天,如果不能深化教育内涵,工业设计教育将很难实现办出实效、办出特色的目标。搞好校企联合、“产学”结合,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自觉地、主动地为人才培养作贡献至关重要,而其中的关键是互利互惠,既要为设计师提供企业实战的机会,相应地也要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润。
2.3 设计师的能力
企业所需要的设计师,核心问题是能否更好地完成工业产品的设计工作。这就需要工业设计人才具备手绘、电脑软件、模型制作、沟通交流等方面的才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下笔流畅、快而不拘谨的草图和徒手作画的能力;第二,具备使用泡沫塑料、石膏、树脂、油泥等材料制作模型的技能;第三,至少掌握一种矢量绘图软件和一种位图绘图软件等二维绘图软件;第四,至少熟悉一种三维造型软件,如PRO/E、ALIAS、RHINO3D、3DS MAX等;第五,具有优秀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及与人交往的技巧;第六,具有较好的空间架构与形态鉴赏能力;第七,设计方案完整;第八,具备合理安排工作计划的能力;第九,有一定的制造业方面的工作经验。
3 结语
“创新强国”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要求。因此,改革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加快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有利于提升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水平和创新设计的潛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创新强国”的发展需要,促进我国现代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涛,苟锐.国内工业设计教育现状和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2]李德君,孙巍巍,等.从工业设计定义的演变看设计人才能力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