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初探

2016-11-20 04:40陈淑娟
艺术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参与性

陈淑娟

摘 要: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存在一系列的城市弊端。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营造令公众满意的舒适环境,成为了当今的热门议题。本文从背景出发,界定了公共空间的多层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的三大要点。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可识别性;参与性

1 研究的背景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问题也不断凸显。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正考验着我们。

光污染作为一种过量的光辐射,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活都产生了不利影响。而这种现象常出现在一些公共领域,如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物在强光的照射下反射光线,炫眼夺目,以至干扰了交通信号;又如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犹如白昼。再如舞厅、夜总会安装的旋转灯、黑光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造成了彩光污染。研究发现,长时间处在光污染环境下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因此,避免公共空间中的过度照明是解决光污染的重中之重。

“千城一面”是近些年常听到或看到的一个词。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突出的问题,也就是中国的城市都长着一张“整容脸”。下面两张图(如图1),你能分辨出哪个是深圳,哪个是杭州吗?两个城市基本上都一样,就像近亲繁殖,完全缺乏创意。[1]城市建设的雷同、刻板与僵化,不可避免地蔓延至城市公共空间,表现在缺乏地域特色、人性化缺失、公共性缺失,设计在很多时候演变成政客们彰显业绩的筹码,种种原因导致中国的城市公共空间丧失活力,甚至导致城市精神和城市居民个性气质的缺失,逐渐损害着中国城市的美与竞争力,进而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

综上所述,在城市问题凸显的大背景下,如何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又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显得愈加重要。

2 公共空间的释义

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精神的载体,是公共领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并且在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因各学术学科兴趣和关注点的不同,对公共空间的分析也不尽相同。例如,政治科学家通常专注于民主化和权力;地理学家关注场所感和“无场所”;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历史性建筑和场所的主观价值;法律学者则关注公共场所中的通达和管理。最近还看了一篇文章,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主任黄伟文对公共空间是这样理解的:公共空间不是被设计出来,而是被使用出来的。不管你设计的公共空间好与不好,从形式上其实很难去定义它的,但是如果它被使用了,它就是一个好的公共空间。在深圳图书馆的门前有两个广场,这两块公共空间其实还没有完全做完,现在只是把树种上,希望再设计,虽然还没有被设计完,但是我们在使用,把它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公共空间。如果有公共意识和公共交往的愿望,你们到哪里,那个地方就是公共空间。[2]本文中,将采用一个客观的观点,即公共空间是相对于“私密空间”来理解的。私密空间是隐私的、亲密的、被庇护的,由个人控制,只与家庭或者朋友分享。公共空间则包括相对开放和普遍的社会语境,它具体包括:

外部公共空间:在私人所有的土地之间的土地(如公共广场、街道、公路、公园、停车场、绵延的海岸钱、森林、湖泊、河流等)。所有的人都可到达,这些空间用最纯粹的形式构成了公共空间。

内部公共空间:诸如图书馆、博物馆、市政厅等公共机构,以及公共交通设施如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

外部和内部的准“公共”空间:这些空间虽然在法律上是私有的,但像大学校园、运动场地、餐馆、电影院、购物中心也形成了公共领域的一部分。

3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

城市时代的到来,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历史拐点,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建设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据了解,在北上广等特大城市,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四五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城市的承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可达和共享的场所,其重要作用日趋凸显。城市的本质就是关于人,关于人们去哪和人们在何处相遇。建设一座好的城市,需要好的公共空间,即人们乐于置身其中的场所。例如,城市公园如果能吸引更多的人停留,停留的时间越长,便会产生更多的碰面和接触,这样必然会减轻其他场所(诸如人流聚集的商场、码头、火车站等)的人流负荷。但前提是公共空间变得更加舒适。又如,人们在回家的路上也会停下来,只有在场所和环境能够鼓励人们坐下来吃东西、做游戏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才会出现。而在质量较差的街道和城市公共空间,只有少量且很单调的活动才会发生。因此,城市公共空间应当安全而舒适,应当有趣,也应当美观。生动并使人愉快的公共空间是城市规划的关键。它们让城市充滿生机,成功的公共空间吸引人们不由地驻足停留,并愿意长时间置身其中。不成功的公共空间往往无人问津。

设计是整体的活动。它不仅涉及美学和表面形式,如在汽车的设计中最关注的不仅是外部壳的形式,同样重要的是马力、表现,安全性和引擎的耗油量的经济性;它内部的舒适性和司机座位的人体工程学;耐久性和寿命;安全系统等等。这种“深度”的理解同样适用于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一系列的当代城市问题和机遇催生了现代主义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念,其核心就是关于人,围绕人而展开。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首先应提供安全健康的环境,这里的安全不单单是指场所整洁度层面上的问题,它包括了一切宜人的环境因素,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洁净的水质、适宜的光照(合乎人眼视觉特性)、便捷的交通(即人人都可到达、方便到达)等,在很多广场设计中,政客为彰显业绩,广场设计尺度宏大,且设计者未充分考虑到气候、背景及遮阳等问题,热岛效应严重,有些区域还是使用者无法到达、无法触碰的,不仅浪费资源,且与我们的设计理念相悖。纽约的佩利公园在这点上就做得很好。公园面积不大,却相当舒适,人们乐于在此休息。公园被三个建筑围合着,核心景观是一个20英尺的瀑布(淹没了城市噪音)。瀑布两侧是覆满常青藤的墙壁,园中还种有12棵皂荚树(提供了遮阳性、绿色自然)。可移动的铁桌椅分散到公园的各处(增强了使用者的参与性),是成功的袖珍公园典范。(如图2)

其次应该考虑实用性和可识别性。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是人,因此服务于公众,体现人文关怀的实用性。城市公共空间应承载诸如交通、交往、聚会、纪念、休憩、散步、观赏、健身、娱乐、餐饮、展示、教化、节庆等多种功能。不同人群,多种活动,多种事件,多种故事的汇聚生成了场所的活力,这就是公共空间的魅力所在。阅读城市、体验城市的本地居民和外来观光者都会首选公共空间来享受人生、享受幸福。有些城市公共空间特别是广场,尺度很大,功能却单一,没有人群聚集,没有事件发生,除了放放风筝外,很少有人光顾,耗费了大量资金却缺失活力。另外,应充分考虑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识别性。本文中的可识别性不单指物理空间上的识别和辨认,更多指文化景观与人文地理学方面的含义,指一个地方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地理特征、民俗特色等,即地域特色。这个特色来自城市的自然环境(特色之本)、文化传统(特色之魂)和时代发展(特色之新)。例如,苏州博物馆新馆(如图3),设计师贝聿铭在充分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后,将博物馆设计成现代式的中国园林。说它是园林,因为其包含了园林特有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等元素,色彩的运用上采用了苏州特有的粉墙黛瓦,以灰白作为建筑的主体色调,这样的设计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达到了视觉和感觉上的高度统一。说它是现代式是因为它的造型简洁明快,极富现代感,并且采用了轻型钢架、混凝土、玻璃等新型材料。整个设计给观者带来了浓浓的中国禅风意。有了这样的可识别性,公众才能够通过城市空间场所更好地判别物理方位、感知城市的文化特征与地域属性,从而对所在城市产生归属感、认同感。

最后是参与性和艺术性,即民众由此获得想象和快乐的权利。城市化促进我公共空间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不同形态的城市雕塑、构筑物、装饰物等公共艺术形式,丰富了城市景观,提高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艺术氛围,但也出现了设计创意与公众需求和理解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艺术家认为公众对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表现形式的认知水平低下,自己的创作活动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公众则认为那是设计师和艺术家的自我表现,自己的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暂且不管孰是孰非,我们评价公共空间是否体现“公共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有效地拉近主客体之间的距离,是否激发了公众的参与热情。芝加哥千禧公园中皇冠喷泉在这点上做得很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互动性”的特征,它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芝加哥千禧公园中的皇冠喷泉以其独特的构思和挺拔的外形,变换的画面和强烈的互动性特征已成芝加哥城市的标志之一,并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典范作品。整个喷泉由两座15米高的显示屏和位于两者之间的黑色花岗岩反射池组成,两个屏幕相对而立,每隔一定时间,变换着不同的人物笑脸。整个设计突破了传统喷泉的设计手法,突出“水”这一主题,利用喷泉从人嘴里喷出这一独特的构思,吸引公众在反射池中嬉戏玩耍(如图4),有效地将艺术性、科技性和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拉近了公众与作品之间的自然互动,展现出公共空间所应具有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此外,设计师在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及气候特点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了光的特性,为芝加哥漫长冬季中喷泉活力的保持提供了保障。[3]有人这样评价这座喷泉:我们不得不敬重艺术家的超凡想象設计,他们抛却传统的公共雕塑功能,而让原本静止的物体与游人一起互动起来,赋予了雕塑新的意义。

4 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营造令公众满意的公共空间?还应回归到公共空间的使用者,强调以人为本,从公众出发,充分考虑公众的感受,营造安全舒适、实用性强且具有参与性和艺术性的城市公共空间才能保持城市的永久活力。

参考文献:

[1]张一成:绿色城市核心理念及规划设计重点[DB/OL].风景园林网,2016-05-11.

[2]深圳是否有成功的公共空间?[DB/OL].深圳建设网,2014-11-14.

[3]张犇.互动性公共空间设计的典范——芝加哥千禧公园皇冠喷泉(Corwn Fountain)的设计特色 [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04).

猜你喜欢
城市公共空间参与性
论可参与性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士—绅—商网络”与都市公共空间
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重要性探讨
城市公共空间游憩适宜性评价分析的必要性研究
论提高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性的策略
楚河汉街的城市符号及公共景观设计研究
论报纸新闻的参与性报道方式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