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
浅谈怎样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李媛
(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的日益增多,面对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情况,面对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难也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经济危机复苏后,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式比前几年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基数很大,但情况不是很理想,据有关部门统计结果看来,今年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大约680万左右,而加上上一年没有就业的学生看,加在一起应该有1000万以上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大学生之所以就业难,既有社会经济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高校教育培养层面的原因,同时也不乏毕业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无法正常就业,不仅造成人才浪费,而且影响社会的稳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紧迫问题。
就业能力;创业;就业政策;高校课程
(一)就业能力不足
1、就业能力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各方并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共识和认识。要准确认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要素,必须从需方的角度来考虑。根据这一概念,《中国教育报》报道,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最看重的5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
总的来说可以把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归为以下几类:a、基础能力,指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它是建立在每个学生接受了大学教育后应达到的基本能力。一般来说,社会认知和判断能力、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掌握新知和学习能力、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等都算是基础能力。b、专业能力,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才能。专业能力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专业知识的能力,一个是专业技能的能力。随着科的技进步,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要求求职大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这也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根本构成要素。c、特殊能力,指大学生所拥有的某种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样能极大地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有更高一级人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如具有“科研创新能力”,二是有个性特点的突出素质和能力,如“领导能力”;三是有其他专业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如非艺术专业毕业生有艺术特长。这样使人才具有了附加价值和升值的潜力。d、求职能力,指大学生在实现从“学生”向“职业人”过渡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和技巧。要有求职前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自我认知与求职目标定位能力等;求职中招聘信息获取和筛选要有一定的目标性、还要有求职应聘技巧,求职后实习期需自我调适。求职能力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具有催化剂的作用。
2、择业标准过高。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在自我评估、定位、计划执行等方面自我评价不够客观,期望值过高。职业规划也过于“理想化”,总想一步到位,即使已经择业,但稍不满意就会跳槽,从而造成了许多“隐性”失业。
3、职业态度不够端正。他们大都定位在三资企业、国有大企业和政府机关,宁愿等待也不愿到与自己期望差距较大的单位和地方工作。造成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失业并不是就业机会不够,而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影响了就业选择。特别是近年来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涌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四个地区,更加剧了结构性失业的现状。
4、创业意识不强。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潜藏着很大的创造力,他们中的大多数应该是社会未来的创业者和管理者,但能够从观念上、行动上真正理解创业的却凤毛麟角。许多高校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创业平台,宁愿成为现有就业市场廉价的替代者与竞争者,也不愿意实现对自我的突破,不愿意走上创业之路。
(二)用人单位的原因
1、目前用人单位过分关注学历和文凭,片面认为学历越高越好,本科学历成现在已成了招聘员工的底线。造成受聘人员水平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比如有些单位招聘文秘这一岗位还必须要计算机软件研究生,就用于单位简单的文字处理,这就给一些低学历者就业形成了一道障碍。
2、存在着就业歧视的现象,仅性别歧视来看:不少单位招聘员工时提出“只限男性”或“男性优先”的条件,对此,一些用人单位说出了原委:一是在生理能力上女生不如男生,在工作生活的方便程度上也有劣势,如单身女士出差有一定的不安全性等。二是女生一毕业工作就面临着成家、结婚生育的问题。三是女生家庭拖累大,不利于专心工作和事业的开拓。
3、对户籍、经验等问题要求繁多,很多用人单位选用人才时只考虑本地人才,并要有工作经验,这对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而言显然无法满足。
(三)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择业的标准过高。主要表现在:大学生自对我的评价不够客观,期望值过高。大部分的同学表示自己毕业两年后要成为部门经理;35岁之前要成为高级职业经理人等等。而职业规划也过于“理想化”,总想一步到位,即使有的同学已经择业,但稍有不满就会跳槽,从而造成了许多“隐性”失业。
2、就业态度不端正。有的同学在选择就业部门时,对工作条件的期望值较高。他们大都定位国有大企业、三资企业和政府机关,宁愿等待也不愿到和期望差距较大的单位和地区工作。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定位也影响就业选择。还有大量的毕业生只去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尤其是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等几个地区,更加剧了结构性失业的现状。
3、创业的意识不够强。大学生身上有着很大潜藏着的创造力,大多数都应该是社会未来的创业者和管理者,但能够行动上真正去创业的却凤毛麟角。许多高校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创业平台,宁愿成为打工者,从思想上就有很多束缚,也不愿意实现对自我的突破,不愿意走上创业之路。
(一)大学生应提升自我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又称就业素质。它既包括专业素质、技能水平,又包括心理素质、求职技巧等。首先要清楚人才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趋势,然后调整好自己的就业理想和知识结构与素质结构,拓宽就业范围。无论什么专业的毕业生要想顺利就业,除了具有专业知识能力外,还须具备一些基本能力,如: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能力。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当求职失败时,也要自信乐观,越挫越勇的意志;求职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要培养自己的求职技巧。
(二)高校应科学设置专业
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应保持对就业市场中的人才需求的灵敏反应和积极应答。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重点关注当前就业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长期需求,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过于刚性的缺陷,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太多,特别是讲授的内容太多,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太少,应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建设。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质量和水平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体现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调整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还要积极开展就业心理指导课程,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择业知识和择业技巧,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走出择业误区,主动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为大学生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三)优化政府政策环境
1、国家政策是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具体准则,也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政府应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往往会引起全国范围内政治、经济的重大变化,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观产生深刻影响。
2、完善就业市场。政府应加强就业市场的法规建设,保障就业市场能有序发展;加强就业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并利用好大学生就业网络联盟系统,降低他们的就业成本;加强就业市场的规范化建设,为毕业生创造优良的就业环境。政府还可以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如由政府牵头,鼓励企业接纳大学生实习,安排半年至一年的实习,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对接纳大学生实习的企业可实行税收减免等政策。
3、努力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工作。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人才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大中城市,应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和鼓励大学毕业生流向西部地区以及东中部的县乡这些地方。
(四)用人单位选才标准需改变
作为市场的需求方,用人单位的标准对大学生就业观有很大影响。由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了解不多,所以名校、党员、计算机、英语、社会实践经等这些约定俗成的“硬指标”就成为了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的衡量标准。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教育仅仅是教育的一部分,学生进入用人单位才是新教育阶段的开始,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需要更加专业的职业训练。用人单位应与学校建立良性的互动平台,接纳和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本单位实习,经常与学校沟通,将用人标准、条件及时反馈给学校,使学校能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有效解决供求脱节问题。转变旧的用人观念,遵照“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原则,打破学历、性别、户籍和地域等限制,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
(五)以创业带动就业
1、加强创业教育,在高校普遍推行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是激发大学生创业动机、提高其创业能力的基础,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方面作用显著。一方面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和基础课。另一方面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吸引企业家走上讲堂培训和交流,培育学生的创业兴趣和观念、让学生在创业技巧和能力等方面有一定提高。
2、优化创业环境,增加大学生的创业机会。要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有效地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简化创业程序,减轻大学生创业税费负担,落实费用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政策,使大学生创业有一个外部成本较低的成长环境;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导师辅导以及资金、技术、网络等全方位创业支持,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通过媒体让更多学生了解到创业政策内容。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这样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也为国家创造了财富。
[1]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辜胜阻,洪群联.对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J].教育研究, 2010,(05).
[3]高杨文.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8).
李媛(1980-),女,汉族,陕西铜川人,硕士,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