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小镇》 演出《小镇》 铸造《小镇》
——淮剧《小镇》创作演出感受

2016-11-20 11:59薛建华
剧影月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全团现代戏淮剧

■薛建华

见证《小镇》 演出《小镇》 铸造《小镇》
——淮剧《小镇》创作演出感受

■薛建华

《小镇》是江苏省淮剧团排演的一出原创现代淮剧剧目,在今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文华大奖”。这是我们江苏省淮剧团几代人的梦想,也是我们淮剧人共同的梦想。至今,我都难以平息内心的激动,《小镇》创作排演以来的两年多时光,是我从事淮剧艺术生涯以来最宝贵的经历和最难忘的回忆。

2014年6月,在上级领导直接关心下,江苏省淮剧团组建了以团部领导班子为核心,团领导牵头、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小镇》剧组。自剧组成立的那天起,淮剧团领导班子就团结一致,确立了一切从大局出发,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以《小镇》为中心,从每一件最小的事情抓起,各部门协调默契,每个人努力进取,用最好的状态做好《小镇》创演各项工作。正是因为怀揣着这种信念,从2014年7月中旬《小镇》开排,到8月19号首演,前后仅一个月,我们就将该剧搬上了舞台。这一个月正值高温,全团各部门人员,冒高温,战酷暑,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人懈怠,各项工作忙而不乱,有序进行。从演员的表演、音乐的创作、舞美的设计、灯光的铺排等等,卢昂导演带领主创人员与大家一起认真琢磨反复推敲,力求完美,做到极致。

在这一个月的艰苦工作期间,我特别想提到的是舞台工作组的同志们。当时演出在即,所以整个舞美制作必须在短短二十天内完成,不仅如此,我们的启动资金很紧张。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责任人的我立刻与领导沟通,确定由我们自己的团队制作之后,给舞美队长立下军令状,二十天内必须完成,没有余地。没有制作场地,我们就在演艺集团不通风、无空调的地下车库做场地,炎热的天气没有阻拦大家工作的热情,他们一天三班不休息,经常汗流浃背干到夜里十二点,却从不叫苦叫累。最后,我们仅花了几万元就把《小镇》全部布景保质保量制作成功,领导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也得到了专家及观众的充分肯定。以致于导演卢昂一直说,省淮有一支了不起的制作团队。

《小镇》剧组建立两年多来,前后赴北京、南京、上海、西安、延安、无锡、徐州、绍兴等地巡回演出一百多场,每次演出,舞台工作组人员都是提前去,最后走,装台拆台经常到天亮,甚至连续几天几夜不休息,不讲任何条件,不计任何报酬,任劳任怨。团领导对全团演职员工要求,不管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县城,《小镇》的演出必须高标准、高要求,将我们最好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说,除了舞台上全体演员的自觉努力、精湛表演,幕后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也为该剧的成功演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是班子的主要成员,分管行政、后勤及安全工作。我深知担子重,责任大。我坚持积极带头,每次行车装拆台,我都在现场指挥,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小镇》剧组每次演出活动行程之远,人数之多,工作之复杂,难以想象。每次,我都与总务部门一同认真协调,合理安排,尽量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让大家吃好、住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安心演好每一场戏。

我不但是副团长,我还是一名演员,演员的梦想永远在舞台上,在淮剧《小镇》中,我有幸担任了“秦镇长”这一重要角色。“秦镇长”是贯穿全剧的重要人物,他爱小镇,护小镇,对小镇的兴衰荣辱,有着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他满心以为可以给小镇带来荣耀,没想却将小镇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怀有深深的愧疚。他既有火爆的外在,又有深沉的内心,这是一个以往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角色。这么重要的角色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和鼓励,也是一份期待和责任。为了把角色演好,在排练过程中,我费了不少心,花了不少功夫。这一角色是整个剧中人物念白比较多的角色,特别是两次开会的场面,更是有着大段昂扬激奋、荡气回肠的道白,常言道“三分唱七分白”,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更是一个锻炼机会。怎样讲才能符合戏剧的情境?怎么说才能体现人物的内涵?编剧徐新华一句一句教,一句一句念,细心讲解,不厌其烦。我也是反复研磨,苦苦实践,那段时间,我连走路和睡梦中都把台词挂在嘴边,毫不夸张地说,“秦镇长”的台词我练习了不下千遍万遍。而每一次背熟、研磨台词,都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经过编剧的讲解,导演的启发,指导老师及同行们的帮助,我渐渐找准了角色的定位,逐步深入了人物的内心,并通过一次一次的演出,一次一次的总结,终于将“秦镇长”这一角色成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忆我在《小镇》中,创造“秦镇长”这一角色的艺术体会,主要有三点:

一、生活化,现代戏表演不等同于古装戏,饰演现代戏中的人物,必须自然、流畅、接地气,富有生活情趣。“秦镇长”是个官员,如果拿腔拿调地演,不但使这个人物僵硬、脸谱化,也不可爱。为了演活“秦镇长”,我决定演一个在官员“面纱”后生活中的 “秦镇长”,对道白的处理我尽量平和、朴实,与镇民们讲话,心是急的、情是热的,但表达方式却是语重心长的、掏心掏肺的。对朱老爹、对朱文轩、对普通镇民,不用官腔、不端官架子,事实证明,这样生活化的表演,使“秦镇长”这个人物有可信性与可看性。

二、个性化,现代戏表演唯有演出人物的个性,这个人物才能活起来,立得住。如何让“秦镇长”立得住?我从生活中乡村干部的真实性出发,从这个特点环境下的特点人物出发,为“秦镇长”设计了步伐、手势、表情、语速偏快的特征,这是一个心系小镇、忙忙碌碌的镇长,他为小镇的道德建设,为小镇的道德丰碑,有办不完的事,找不完的人,道不尽的苦,说不尽的话。他总是脚步匆匆、挥手匆匆、表态匆匆、忧愁匆匆,“匆匆”的表达方式,是“秦镇长”这个人物行为个性化的符号,也是大多数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与工作特征,“匆匆”的表演个性,活化了一个好心办错事的普通镇长。

三、审美化,任何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是审美,如何让“秦镇长”这个人物具有现代审美?我首先抓住人物的心灵外化,重点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怀,着力再现人物的政绩苦衷,不将这个人物演成行当中的“丑角”,在人物错的行动线上找初衷、找无奈、找悲情。其次,在道白上我向话剧学习,重感情流露,轻语言表述;重与人沟通,轻官僚主义;重亲和力,轻摆架子。在唱腔上,突出淮剧声腔的质朴、粗犷与柔美,在咬字上向方言特色靠拢,在行腔上向声线审美靠拢,做到土而不俗,使这一人物形象具有艺术的真实美与观赏美。

由于我的不懈追求,“秦镇长”这个人物被专家和观众誉为淮剧现代戏极具“这一个”的舞台形象。

今年9月下旬,当得知《小镇》入围中国第十一届艺术节的参评剧目,全团上下一片欢呼,这是对大家两年来共同奋斗的高度肯定,但同时又对我们《小镇》剧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镇》影响之大,呼声之高,使得我们在艺术节的展示中,不仅要做到演出万无一失,还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此,导演卢昂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把整个戏进行了精心梳理,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又拿出了新的提高方案。全团上下克服一切困难,按照导演要求进行修改、加工。我们放弃了节假日,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争分夺秒,精益求精,在原来已经修改多次的演出基础上又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和改动。在西安的两场演出,全团同志不负众望,尽心尽力,以最完美的表现将《小镇》呈现在专家和广大观众的面前。诚如今年六月《小镇》在北京演出时,文化部雒树刚部长对《小镇》所给予的评价:“十足的精气神,十分的投入,十分细腻,十分生动,十分深刻……”

文华大奖,来之不易。《小镇》今天的骄人成就,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每个人辛勤的汗水凝聚而成,它彰显了江苏省淮剧团一以贯之的“团结拼搏”精神。《小镇》虽然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但今后的路将更长更远。为了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小镇》,了解淮剧的魅力,我们将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在今后的交流推广演出中,不断打磨,不断提高,为实现把淮剧《小镇》打造成为真正具有时代特色,有着一流的艺术水准,立得住、留得下、传得远的剧目这个更高梦想而继续努力。而我作为一个演员,演好“秦镇长”,演好现代戏,演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永远是我艺术上的不懈追求!

猜你喜欢
全团现代戏淮剧
淮剧还好吧
筋骨与温度
——对戏曲现代戏的探索
集 思
举全团之力 聚各方资源 带领少先队事业开创新局面
“戏曲现代戏研究”专题主持人语
闽剧现代戏《生命》首演
江苏淮剧博物馆漫谈
倪家凤淮剧演唱会在宝应举办
小淮剧《金字招牌》
致全国团支部书记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