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2016-11-20 11:59张爱华
剧影月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戏曲传统艺术

■张爱华

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张爱华

俗话说“戏曲之于中国人,好比运动之于英国人,或斗牛之于西班牙人”。这话放到在现在这个年代,虽然有点过,但是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特别是中年以上的中国人来说,戏曲仍旧是他们心目中的“中国人第一娱乐”。中国的戏曲不同于莎士比亚和古罗马的戏剧,它更具音乐性和舞蹈性,中国戏曲中将中国传统的美术、武术、杂技全部包容在其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令人既神往又叹为观止的艺术名片。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拥有三百六十多种剧种,数以万计的传统剧目,这些剧种剧目都是我们宝贵的艺术遗产和文化财富。

戏曲来自民间,这决定了其广泛的受众基础,无论是哪个审美阶层的观众,总能在戏曲艺术中找到适合自己审美需求的艺术样式。戏曲因拥有着辉煌的历史,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几乎垄断着历朝历代中国所有的观众;戏曲中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戏曲从编排上和内容上都完全切合了中国人传统审美理想和心理,中国人对戏曲的感情是深挚而热烈的。当然戏曲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由于戏曲演员本身各自高超的技艺,形成了戏曲复杂的形式,优美的旋律,使戏曲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也正因此,戏曲渐渐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百科全书式”的艺术。

民间说“三年出一个状元,十年出不了一个戏曲演员”,可见专业演员从事戏曲表演的艰难。作为普通观众要以戏曲作娱乐,那最好的方式只能是听和看,参与起来则太难;欣赏戏曲,与品茶极为相似,将就细细品味与慢慢消化,那高度艺术化的表演技巧,那极具婉转的唱腔韵味,要求欣赏者要有沉稳的心境、放松的心态,但是现代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人们往往更需要心灵解压、释放紧张,传统戏曲与当下人们所需要的快餐文化背道而驰。尤其是在当代,戏曲一味在传统剧目或新编历史剧中徘徊,其形式和内容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欣赏者需要有一定的岁月积淀,宁静淡泊的心态,甚至持重沉稳的个性,才能真正走进戏曲,对于现在身处这样一个略显浮躁的社会的现代人而言是十分困难的,这也就成为当代戏曲的尴尬。随着快餐文化的日益扩张,在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的多种文化艺术样式的冲击下,文化娱乐形式丰富多样化,人们有了更多的审美选择。戏曲独霸天下的形势已一去不返,曾经辉煌一时的传统戏曲,面临着其他文化娱乐形式强有力的竞争,陷入观众大量流失,市场日益萎缩的生存困境。戏曲不得不承受着 “高处不胜寒”的痛楚,成了孤独的艺术、小众艺术。戏曲与观众的距离日见疏远,观众对戏曲日见隔膜。

当代戏曲在当代到底缺少了什么?在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中,我们究竟应该继承什么、弘扬什么?如何推陈出新,使戏曲在保持传统魅力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成为当代审美的独特风景?有人说戏曲的唱腔陈旧、节奏慢,跟不上时代浪潮,事实上现代人听戏曲可以让不少处在紧张生活中人又重新寻找到那份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还有人说年轻观众不懂历史,对外来文化的兴趣超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但却有无数年轻人为金庸、古龙等等的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中国古人的生活倾心倾情。戏曲脸谱能成为时尚的服饰元素,好听的戏曲唱段仍旧被广为传唱,综艺晚会上的戏曲唱段更能引来不尽的掌声和心灵的震颤。戏曲能带给我们的应该还有更多,好听、好看的戏曲作品依旧能赢得观众的欢迎。渴望传统,拥抱传统,是当代人普遍的愿望。戏曲在当代能不能受到欢迎,在于有没有好戏给大家看和听。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切合当代审美需求,需要戏曲人反思、反省、力行。

从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可以看出,只要戏曲顺应了历史潮流,适应了当代广大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它就能赢得人们的喜爱。在当代,戏曲艺术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完全可以突破陈旧的美学框架,跟上历史前进的脚步,汇入当代审美的主流。关于戏曲的当代发展,本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增强故事性 加快戏剧节奏

戏曲是大众化的艺术,它以过程性与直观性相统一的感性形式来实现美的价值,这种感性形式与广大观众的心理反应是相对应的。因此,戏曲要在“一次过”的动态流程中明确传递舞台文本的含义,并吸引观众感知戏剧美,就必须研究观众的实际情况和审美心理,讲究观赏性和可看性。而当下的戏曲仍旧沿袭着长期以来的传统,演一出戏往往需要两到三个小时,而咿咿呀呀几分钟一句的唱腔,细腻而中规中矩的程式化表演,占去了绝大多数时间,故事情节往往淹没在程式性的表演之中,显得过于含蓄而凝练,因而使一出戏在单位时间内传达的信息量少得可怜。传统戏曲的“重技巧展示而轻故事性”已无法适应当代审美需求。当代观众,特别是年轻人,讲究的是效率,追求的是感性刺激,追求轻松惬意,宁愿选择快节奏、轻松的室内情景剧,而不愿接受戏曲凝重、过慢的节奏、过少的故事内容等。所以,戏曲要适应当代审美需求,就必须在尽量保留独特韵味的同时,增强故事性,这样才能加快戏剧节奏,增加在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含量,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

二、剧目生产要多元化

一要多上演反映现实生活,思想上与广大老百姓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基本吻合的现代戏。纵观戏曲史上的优秀剧目,大半都是“现代戏”,或仅是借一个虚构的历史故事来反映当代生活,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等等。从戏剧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观众愈是能从舞台上看到自己真实的形象、真实的生活,愈是亲切,愈能产生美感,尤其对那些能为自己的痛苦、郁闷、欲望做社会诉求的剧目,更会从心底里喜欢。相反,如果所表现的生活与他们毫无关系,他们则会持一种冷漠甚至厌恶的态度。因此,创作贴近社会生活、适合大众口味、“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好戏是赢得市场的关键。二是加速对传统经典剧目改编和整理。戏曲史上流传至今有许多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它们在艺术上可谓戏曲的经典,但所宣扬的“忠、孝、节、义”、“忠君”的臣仆意识、“夫为妻纲”的妇女“贞节观”和不论大是大非的“义气观”与现代道德观有本质的差异。如果能在传统经典剧目改编中融人现代观念、思想,使其在保留传统精华基础上推陈出新。这样既利于经典得以流传,又能促进传统的创新,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三、融入现代艺术元素 增强视听效果

在当前形势下,戏曲创作要张扬个性,以现代意识洞察一切,吸收一切艺术品种的优势为我所用,利用现代语汇、现代科技、现代手段,来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现代品位的新形式。中国戏曲是“以虚生实,以静生动”的艺术,一味追求程式性、虚拟性的表演,“两椅一桌”式简单的戏曲舞台场景已不能满足当代观众听觉、视觉甚至感觉审美的需求。另外,现在的年轻人不爱看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爱听或听不懂。戏曲的唱腔陈旧已成为共识,戏曲艺术也应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和技术条件的进步,在保持戏曲唱腔特点前提下,和保留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和虚拟性的基础上,在音乐唱腔、舞蹈动作、舞台美术设计等方面都努力吸收新的艺术成分,丰富戏曲的舞台表现力,使之走向新的综合,增强戏曲的现代性,对传统戏曲的创新与发展。当然,一味地大投入、大制作,使传统淹没在现代技术的光怪陆离中,并不是戏曲的创新,现代艺术手段和形式与戏曲的真正融合要掌握合适的度。

四、重视城市戏曲市场的开拓

戏曲作为一种当众演出的艺术,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直面的心灵交流。这种表演形式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是媒体艺术所无法代替的。戏曲的发展离不开剧场或剧院。对于戏迷来说,剧场提供的氛围是无法替换的。“正是在剧院里,千百双眼睛都盯在同一个对象上,千百颗心都在为同一种情感而跳动,千百个胸膛都在为同一个狂喜而喘息,千百个‘我’在无限高尚、和睹的意念之中汇成了一个共同的、巨大的‘我’”。戏曲在农村市场之所以依旧红火,在于观剧意识的浓厚;而在城市,戏曲市场的普遍萎靡,导致剧院的不景气,市民观众很难再被吸引到剧院去观看戏曲演出,这也是戏曲城市市场萎靡的原因之一。在城市,利用“小剧场”效应,甚至让戏曲回归茶楼也许代表着一种趋势。某种意义上,这是戏曲退出主流之后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但同时也是戏曲从“高台教化”的“载道”回归到大众娱乐的文化层面的一个重要标志。这里,在脱尽商业化的刺激之后,相对纯粹的艺术趣味真正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审美形态上也就更为注重戏曲唱念做打的火候与韵味,甚至还带有群众自娱自乐的特点。城市发展适合戏曲表演的小剧场或戏曲开辟茶楼市场,使之形成稳定的高雅文化形态与艺术受众群体,也许是立足城市、加快普及推广的合理选择。

五、利用现代大众传媒扩大戏曲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虽然说戏曲是当众表演的艺术,这种心灵交流带给人们的震撼力要比镜像戏剧强烈得多。但是,在戏曲观众大量流失的今天,依靠媒介争取观众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戏曲要赢得观众,必须重视媒介的作用,学会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戏曲、CD、VCD、DVD、MTV,甚至网络等传播媒介,扩大自身影响,在娱乐文化中开拓自己的阵地,培养自己的观众,扩大戏曲的影响。尤其是应运用戏曲电视剧的特有艺术手段,遵循戏曲写意的美学原则,对戏曲舞台剧进行电视化处理,演员表演、演唱保留舞台风格。这样的戏曲样式就打破了舞台的平面性,镜头生动有趣,情节节奏比舞台剧更流畅过瘾,有利于将戏曲艺术的特色发挥到极至,从而展示戏曲艺术的风采,扩大戏曲观众面,必将积极地促进戏曲舞台剧的演出和革新。

猜你喜欢
戏曲传统艺术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纸的艺术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