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第一小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传统美德教育与现代化课堂结合使品德课堂更添魅力
孙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第一小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传统美德。它是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推动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而且被世界各国所推崇,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儿女的传家宝。
从开始新课程改革到现在,我们的教育航母逐步走入了新的领域,走进新课程后我们的课堂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课堂,有学生自主学习,有学生合作学习,更有学生的创新学习。在课堂中,学生是自主的,主动的,活跃的,思路是广泛的。新的教学方式,点然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是轻松愉悦的,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想法,每个孩子们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多一些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但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是说摒弃了传统美德的教育,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特别是参与了《中华传统美德中培养学生的现代精神》这一科研课题活动后,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以及在课堂上积累下来的经验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以求得到更多老师的批评指正。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道德品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要把他们培养成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应该从小用传统美德规范其行为,使优良传统在他们中发扬光大。所以,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意识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小学品德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其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针对学生的实际去帮助他们辩别是非。引导他们按行为规范去做。激励他们发扬优点,保持良好的习惯。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优良道德传统的伟大民族,在源远流长,内容极其丰富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传统美德绵延数十年而不衰,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而对世纪挑战,用传统美德教育适应二十一世纪竞争所需要的新一代,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石,筑起牢固的精神支柱,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对于凝聚全民族力量,实现民族振兴,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年来,社会生活中的消极现象,严重地冲击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相当多的学生滋生不良的思想。这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提高以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为目的的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十分恶劣影响。因而结合颁布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与现代意识培养的有机结合》的学习研究和实验。
《品德与生活》学科针对学生特点,教育内容有侧重。注重初期阶段对学生道德内容的教育标准进行教育。
在知识科技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时代,人们的道德意识更需要加强。要在学校这块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上通过思品学科的教学,使学生身上既体现出传统道德的精神又能反映出新时期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风貌,让品德课充满活力。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智发展并未进入到抽象或相对宏观的层面,儿童的活动大都围绕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应脱离儿童熟悉的生活,应该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这一特点。让学生在轻松的“玩”中,润物无声地受到了美德教育。针对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德育内容,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讲解,通过学生搜集古往今来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报,从中获取知识。列举实事,树立贴近学生生活的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等方式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课堂讨论、辩论、师生互促。更要注重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实践活动,从亲身经历中受到最有实效的教育,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佳,让学生深入学习我国优良传统美德。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开放、多样、富有变化发展的活动环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的整体建构。低年级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从课程的性质来看,应尤其关注行为规范的养成。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紧密联系“传统美德故事”所反映的内容主题,从确定的12个德目中进行深入研究。为了便于研究,也为了把教育内容落到实处,我根据小学生实际表现及成长规律又从12个教育专题中选取了“尊敬老师、诚实可信、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立志勤学、爱国爱民”6个专题为研究重点。
重点确定后,我根据小学生各年段的年龄心理特点、进行具体分解,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提高实效。运用《美德小故事》,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不但要有指导,而且还要有检查。每过一个阶段,就要对学生的传统美德行为状况给予一定的评价。对行为表现好或进步快的学生,可通过口头表扬、奖小旗、戴红花等形式给予表扬。在学期结束后,根据学生特点及对他们的思想行为要求进行了自评、师评等调查,感觉到在实验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学生的思想水平得到深化,意识得到加强,能够改变以前的不良习惯。严格要求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同时也感染他人。
在备课研究中注意给合制定的方案,遵循原则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有效办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学生思想的整体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利用《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选集》书籍中的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取得可喜的成绩,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得到初步养成。
儿童的生活是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连续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连续的过程。不同的时令、节气、环境和活动主题,决定了活动时间长短的不同。因此它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终止于一次活动。它应不断地延续、深化下去,从而提高活动实效。
俗话说:“做人德为重、做事德为先”。由此足见“德”的分量之重。现在一些人把做人的基本准则都丢掉了,我们应该明确道德义务,教育年青一代,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好工人、好公仆、好公民,注重道德修养、陶冶道德情操,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工作上,谦洁奉公,克己敬业,开拓进取;在社会上,济贫扶弱,诚实守信。对人友爱;在家庭中,尊老爱幼,谦让和睦。
我们要继承传统美德发扬美德精神,不仅仅是在品德课堂上教育学生,更是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各种方法,加强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视,这样才有希望把未来的一代,培养成最有优秀的一代。
孙侨(1978-),女,汉族,小学高级教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第一小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小学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