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在张家港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2016-11-20 07:48陈世海
剧影月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张家港曲艺讲故事

■陈世海

“讲故事”在张家港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陈世海

在张家港从未沉寂的曲艺文化圈中,有一股新生力量正在茁壮成长,这个被称为“讲故事”的曲艺形式,搭载“沙洲故事汇”文化品牌建设,在港城大地上发展得如火如荼。“讲故事”(或称新故事),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国曲协主席姜昆在《中国曲艺概论》中指出,这是一种不同于民间故事的表演故事,虽然没有像评书、评话那样程式化,也应属于散说类曲艺类型。其文本是在中国民间故事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型故事文学样式,它与传统民间故事一起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文学体系。它符合中国广大群众的传统审美观念,又适合了时代快节奏的短、奇、趣的需要。新故事的讲述活动逐渐成熟,固化为一个新的曲艺门类,是一种借助口头、表情与肢体语言传达故事内容,让听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艺术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年轻曲种。

目前,张家港曲艺系列丛书《张家港故事选集》已经出版,全书共收录了民间传说故事72篇、新故事28篇,展现了张家港境内古往今来口头文学的较高成就。境内民间故事的蕴藏量甚为可观。数十年来,经过本地民间文艺工作者和广大乡土文化爱好者的搜集整理,境内民间故事已多次记录成文、编成册子,境内流传的民间传说故事总量约有400篇左右,题材包含神话传说、风物传说、地名传说、民俗传说、人物传说、动植物传说、生活故事等。

张家港民间故事资源除了以文字形式保存在地方志书外,更多依赖于人们的口耳相传、也有一部分进入了本土曲艺、戏曲,存活于评弹、宝卷、唱春、滩簧、锡剧中。故事总是与口头叙事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说狭义的“讲故事”是近年来生根发芽的新曲艺样式,那么广义上的“讲故事”活动就贯穿于张家港历史发展的始终,是人们娱人娱己、寓教于乐的重要文化活动。

仅以编入《张家港故事选集》的作品为例,它们充满光怪陆离、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易于记忆、易于传颂的简单叙事中传达出人们的价值认同,传递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口头文学“叙事主体以民间伦理、民间经验为基础,任其想象驰骋,体现了一种不受儒家正统规范限制、不受理性思维束缚的自由自在的民间精神”。[2]正直善良是在张家港故事普遍歌颂的道德内核。全国流传甚广的经典故事,在张家港也发现了不少异文。如《大禹治水》《田螺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等故事,或在本地口口相传,或保留在了传统宝卷、唱春的底本中。一些流传度稍弱、但有学术价值的故事也有所发现,如张家港的《仙鹤奇情》就与传统故事类型学中的“兄弟分家”故事如出一辙。

张家港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倭寇进犯的前沿战线,战乱带来过深远的灾祸、也成为民众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张家港民众始终站在正义一边,勇于抗击外来侵略者。于是在民间留下了《张士诚与张家港的传说》《韩世忠屯兵庆安镇》等故事,突出民众对于正义力量的支持;更多的故事,如《抗倭英雄金七》《拳师徐玉魁》《香山侠士智斗耍猴贼》《侠女大义刺秦王》等,则展现了当地民众的崇武传统与抗争精神。本地人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了英勇不屈的战斗性格,这种民间性格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留下了众多军民一心同仇敌忾,抵抗侵略者的感人事迹。在现代化建设中,这种精神又演变成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成为张家港精神的雏形。

张家港不少地区原为沙地,土地肥力不够,艰苦的环境反而培养了当地人乐观的性格特征。《智斗骗子的故事》《歪头狮子哈哈笑》等,都是弱势群体凭借聪明才智取胜的故事。但乐天达观并不等于盲目自信,理性务实是这种性格的另一面。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中,有不少故事讲述了不学无术的主人公凭借机缘巧合、甚至撒谎而获得了成功,被学者称为“皮匠驸马”和“梦先生”故事类型。奇特的是,这一类故事在张家港地区并不流行,相反,在张家港的寻宝故事中,主人公机关算尽却一无所获,如《石碾砣传奇》《寻找不长节疤的芦头》等,这些意味深长的寻宝失败,在中国民间故事中是比较少见的,“民间的智慧表现在对宝物幻想的消解上……这是一种清醒的自我解构,也可以说是自我解嘲。这样,就使听众在起初的遗憾之后,感到解脱的愉悦,而不致沉溺于无聊的梦想之中。”深刻地反映了人们潜意识里不相信天降好运的务实精神。但即使没有获得额外收获,人们也并不气馁,仍然充满了积极昂扬的斗志。在古人尚未形成自觉宣教意识的时候,讲故事的传统已经在影响着群众性格与精神面貌。

民间故事的一大功能在于揭示历史地名与地方习俗的来历,“民间故事中有许多作品对其他生活习俗,如婚丧礼仪、年节活动、衣食住行等有所解释,给这些习俗增添情趣和历史文化内涵,更增加了故事在民俗学中的价值。”从民间传说的角度来说,张家港境内的香山,实在不失为一座名山,这里拥有与西施有关的采香径、与大禹有关的圣过谭,与姜太公有关的钓鱼台、与苏东坡有关的梅华堂和洗砚池,与徐霞客有关的桃花洞……这里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为平凡生活增添了传奇色彩与浪漫主义想象,甚至他们是否真的大驾光临都已不再重要。

今天的张家港是江头海尾的新兴港口城市,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引了各地人才;在历史上,张家港也吸引过四面八方的移民。成陆较早的南边,有大量江南移民;长江口沙洲淤积成陆后,吸引了长江下游两岸因涨坍失常而失地的农民和渔民,以及极少数因经商或战乱和其他缘故流落到此的外省移民。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生活在一起,保留着不同的历史传承,也带来了原故乡的传说故事,并随着茶余饭后、田间地头的讲述在移民家族中代代相传,成为了铭记根脉的方式。经过价值筛选的故事,并不具备历史真实性,实质上也是民间的文学创造。然而从反映社会现实的本质而言,文学比历史更真实,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中沉淀的集体记忆与现实诉求、反映出共同的价值观与人生理想,构建着移民们的身份认同。“讲故事是支持记忆、保存过去,激活以往体验乃至构建集体认同的一个根本要素。”在张家港流行的《赵孝子千里寻母》,开章明义地说明此事发生在绍兴会稽山下;《七十二个望娘湾》与四川传说《二十四个望娘滩》《小秦王鞭山》,北方传说《秦始皇鞭山填湖》情节大同小异,或可看作移民记忆的保留。

清代后期,移民融合渐深,讲故事逐渐成为张家港人本地身份的象征性认证,虚构成分进一步增多。如《杨舍拖炉饼的传说》与历史现实大有出入,太平天国给杨舍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祸,据《杨舍堡城志稿》记载,平民百姓死于战火而姓名可查者就有762人,“斯祸之惨,视前明倭寇奚啻千百倍矣”。但在故事中,人们全心全意地拥护太平军,原因是太平天国“免田地赋税、奖励劳工”,显然经过了艺术加工,与其说是时人对太平天国的理解,不如说是后人呼吁农民土地权利的表现。后世的杨舍居民在讲故事时,想到的不会是太平天国历史,而是祖辈与尊重农民权益的正义力量并肩作战、反抗侵略者(洋枪队)的英勇姿态。于是故事就成为人们构建身份认同的方式,通过故事的传讲,他们就不再是异地的移民,变成了拥有合理历史身份的本地人。

2015年,《“沙洲故事汇”张家港市讲故事品牌建设推广实施方案》印发,力争通过2至3年的努力,挖掘一批张家港市故事资源,组织一批讲故事基层活动,培育一批创作与讲演人才,创作一批讲故事优秀节目,促进“讲故事”这一曲艺形式在张家港蓬勃发展。目前全市故事资源已经整理,《沙洲故事集》等成果已经出版;张家港市邀请“中国故事大王”,上海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故事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震良,原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故事家黄宣林,上海故事家协会副秘书长严珊等讲故事名家莅临本地开展集中培训,全面提高故事员创作与表演能力;并于2015年成功开展了“美丽港城·寻找港城记忆”讲故事大赛,充分调动业余故事员工作积极性;设立了经开区(杨舍镇)等5个讲故事基地,截止2016年8月,基地已开展12场培训,为全市培育和推广讲故事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少儿讲故事活动开始得更早,2010年5月以来,依托张家港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平台成立的“彩虹姐姐”故事会,每月固定举办2期讲故事大赛。2014成功选送优秀选手参加全国少年儿童故事达人大赛,市少儿图书馆获得优秀组织奖。

随着讲故事品牌活动的不断开展,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讲故事成为文艺工作者自发的爱好,他们或携作品走上全市舞台,或亮相全国高水平赛事。2015年11月,在司法部法宣司、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文联指导,上海市群艺馆、上海市曲协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法宝杯”华东六省一市法治故事创作讲演大赛中,市文化馆青年演员于天泊讲演的故事《两个白头翁》获得金奖;2016年3月,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走马杯”讲好中国故事曲艺展演在重庆市举行。市文化馆于天泊讲演的故事《两个白头翁》,评弹艺术传承中心叶桦、陈美东讲演的方言故事《磨刀计》参加了展演,并获得了一金一铜。

2016年7月,张家港荣膺“中国曲艺名城“,为全国第二家、江苏省首家获此殊荣的城市。在此之前,全市各地涌现出了不少独具特色的当代故事家,他们或继承传统、创新改编民间故事,或立足现实生活、挖掘身边好人好事,创作了不少寓教于乐的好故事。用短小精悍的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起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从广义上说,曲艺是人类说话功能的艺术化,叙事是最重要的功能。有一种观点认为,曲艺就是讲故事的艺术。狭义上说,“讲故事”本身也发展成为简单易行的曲艺活动,不需要过多道具与外部条件,故事家一张嘴就是一台戏。今天,“中国曲艺名城”已经成为港城崭新的文化名片,各曲艺门类齐头并进,讲故事这个新兴曲艺样式也在茁壮发展。

城市丰富的文化传统为发展“讲故事”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改编自民间传说的故事《高庄豆腐干》乍听有些“耳熟”:凤凰镇高庄村农民小谢在河阳山顶偶遇两老翁下棋,小谢观棋入迷,日头偏西时,身上挑着的一担豆腐已经晒干、发黑,一位老翁将树皮、青草洒入豆腐缸,打发小谢下山。小谢回高庄一看,竟已过了几十年,方知遇到了仙人。第二天,小谢的豆腐竟变得异常美味,高庄人模仿仙人的方式制作豆腐干,美称“高庄豆腐干”。这个故事与典故“观棋烂柯”异曲同工。“观棋烂柯”在后汉《郡国志》与梁代《述异记》中都有描述,后世异文数不胜数。将“烂柯山”故事的情节吸收进另一个故事,形成复合型故事的现象,在我国民间文学中十分普遍,表现出浓厚的仙道文化色彩,“山中方七日、世上已万年”的设定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流传于张家港的这个异文,又煞费苦心地融入了民间小吃,为普通的食品镀上了传奇的色彩,充满民间智慧与生活情趣。

《磨刀记》是一个巧解婆媳矛盾的故事,源自《磨刀宝卷》,由本地文化研究者改编,从宝卷到故事,完成了传统曲艺形式之间的切换。张家港的宝卷与唱春中保存着丰富的故事资源,亟待有识之士的挖掘。《磨刀记》的成功在于,改编者选取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新鲜性与话题性的脚本改编,将散韵结合适合演唱的形式改编成语言精粹适合叙说,配以大量方言词,成功地实现了故事的本土化。过去,评话、弹词等曲艺类型从《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章回体小说中汲取了有益的养分,为了推进讲故事艺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借力本土成熟的曲艺、戏曲成果,从成熟作品中发掘故事题材、挖掘艺术价值,经由“讲故事”角度进行改编与表演。从这个角度说,《磨刀记》有一定开创价值。目前,我市已对其他曲艺、戏曲资源进行整理收集,出版了 《中国·沙上宝卷集》《中国·河阳宝卷集》《张家港曲艺系列丛书》,都将成为新故事创作取之不竭的宝藏。

由张家港市文化馆故事员表演的《两个白头翁》是个完完全全的新编故事,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传播诚实守信与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它可谓新编故事的又一个代表,即从身边出发,改编真人真事,彰显时代风貌。新编故事在张家港“讲故事”活动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张家港市2015年举办的讲故事比赛成人组的31个作品中,有17个是新编故事,大多取材于抗日史情与身边好人。张家港的新编故事不强调奇诡情节、不追求骇人听闻、不作惊人之语,语言朴实又充满真情实感,讲究微言大义,未来这一点或可构成张家港故事家的流派特征。《一串河豚子》《蔡汝楫智斗伪区长》描绘出抗日战争的惊心动魄;《夜送战士智渡江》《双山沙登陆战》重现了解放战争的历史画面;《一场特殊的现场会》《村官吴栋材》改编自原江苏省政协常委、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家港市委书记秦振华,永联村党委书记、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栋材的感人事迹;一大批故事员将家长里短写进了故事中,稚嫩而朴实的叙事技巧下,掩盖不住的是他们对这片土地、对这座城市厚重而深沉的爱,这种倾述愿望将成为推动“讲故事”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讲故事凭借易于撰写、易于表演的优势串联起了过去散落于民间的各种艺术元素,让一些零散的、孤立的、不适合艺术改编的生活闪光点走上了艺术与教育的舞台,让一些沉默在故纸堆中的旧故事回到了大众视野,无论是新闻报刊中的社会时事,还是兄弟曲种中的叙事段落,都能依托这个前景广阔的曲艺样式获得崭新的艺术生命。此外,故事作品在拥有一定的成熟度后,也能反哺其他艺术样式。这个简单易行的曲艺新门类,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城市的艺术版图,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作者系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局长)

猜你喜欢
张家港曲艺讲故事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张家港高校侨务工作联盟:发挥地方发展智库作用
《曲艺泉城》
让张家港精神在新时代再放光彩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张家港行盈利能力待改善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讲故事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