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日动画电影叙事空间塑造的特点

2016-11-20 06:50:55万书荣
电影新作 2016年3期
关键词:借鉴特点

万书荣



当代美日动画电影叙事空间塑造的特点

万书荣

【摘 要】动画电影是一种极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空间塑造是展示其想象力、体现其动人魅力的重要方面。当今世界,在叙事空间的塑造上,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无疑是水平最高的,它们积累了一些相当成熟的技巧和经验。相比,当前我国一些动画电影在叙述空间塑造上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因此,我国动画电影在叙事空间的塑造上,有必要从当代美日动画电影寻求借鉴。

【关键词】美日动画电影 叙事空间塑造 特点 借鉴

“空间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人们要谈论叙事就不可忽视它。大部分叙事形式具有一个接纳产生行动的空间环境。”①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动画电影也不例外,其人物的活动、情节的发展都是以一定的空间环境为依托的。动画电影是一种极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空间塑造是展示其想象力、体现其动人魅力的重要方面。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动画电影是通过画面和声音来讲故事的,画面和声音也是其塑造空间的主要手段。由于其画面和声音具有更多的人为性,因而总体上来说,动画电影的叙事空间具有极大的假定性。为了使动画电影的情节更生动、画面更具冲击力,动画编导和设计师们总会绞尽脑汁,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大胆进行叙事空间的塑造。当今世界,在叙事空间的塑造上,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无疑是水平最高的。在本文中,我们试图分析当代美日动画电影叙事空间塑造的特点,以此为当前我国动画电影叙事空间的塑造提供借鉴。

一、当代美国动画电影叙事空间塑造的特点

美国动画电影制作经历了早期由迪士尼一统天下,到20世纪90年代后迪士尼与梦工厂、华纳、哥伦比亚、福克斯、派拉蒙等多家动画公司群雄并争的阶段。在多家动画公司的竞秀中,美国动画电影对叙事空间的塑造愈来愈精益求精,不仅在整体上更富有想象力,而且在具体镜头语言的运用上也由早期的简单单一、背景设置不如角色重要等,发展到后来注重采用镜头凸显复杂运动、有意识地强调大场景,并大量采用多种镜头组接手法等。概括起来,当代美国动画电影在叙事空间的塑造上具有如下特点:

1.想象奇特,并富有内在的逻辑

不管是迪士尼、梦工厂,还是福克斯、派拉蒙等,它们制作的每一部动画电影几乎都有一个精心打造的、新颖独特的、极富有想象力的叙事空间。如《兰戈》中有一个奇特的小镇——Dirt,这是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美国西部边陲沙漠小镇,这里生活着许许多多奇怪的沙漠动物,还有凶猛的老鹰和邪恶的响尾蛇,镇长是唯利是图的地鼠龟。在这里,“控制了水就控制了一切”,水是货币,银行是储水的地方,每周三都要举行一个关于水的盛大祈祷仪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小镇的空间设置不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还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如沙漠与水相互联系、老鹰与响尾蛇彼此制约。而且,正是空间设置的这种内在逻辑,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故事的主人公兰戈——一只人类饲养的宠物蜥蜴在一次意外交通事故后来到Dirt,沉迷于幻想成为大英雄的他,由于巧合杀死了老鹰,被拥戴为小镇的英雄,但老鹰的死又导致了人们对丧失天敌的响尾蛇杰克的恐慌。兰戈遭遇人们的不信任,甚至面临生命危险,但他最终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战胜一切困难,打败了响尾蛇,并带领全镇人民找到了水源,从而成为真正的大英雄。再如《怪物公司》,影片中的怪物城市需要电力公司的怪物们通过恐吓人类小孩、收集他们的尖叫声作为其能量来源。怪物公司里最重要的设备是“门”,这些“门”是连接怪物世界和人类世界的通道,怪物们就是经过这一扇扇的“门”去人类世界小孩的房间吓唬他们、收集他们的尖叫声的。确定了这样的逻辑,影片所有情节的发展都围绕着“门”,而且正因为“门”是从怪物世界到人类世界的通道,毛怪和大眼仔解救误入怪物世界的小女孩阿布、送她回家,关键点也就是要找到那个通向她房间的“门”。

像这样富有奇幻色彩而又内含逻辑的空间设置还有很多,如《超能陆战队》中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科幻城市旧京山(旧金山+东京)以及奇妙的“呆子实验室”、《霍顿与无名氏》中生活在一粒微尘上的小小人王国、《冰雪奇缘》中因女王埃尔莎魔法失控而被冰封的安瑞戴尔王国以及《海底总动员》中光怪陆离的海底世界等等。

总之,美国动画电影所创造的一个个故事空间看似天马行空,但它们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在为故事的展开营造绚丽场景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叙事,推动情节的发展,因而它们既能以其非凡的想象力令观众惊叹,又能让观众感受到其艺术的真实。

2.画面绚丽,宏大场景与精细刻画相结合

当代美国动画电影受好莱坞真人电影的影响,一般都喜欢设置一些大场景。这尤其表现在史诗题材动画中,如《狮子王》将故事发生的背景设置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影片开头旭日从地平线上升起、百兽飞禽纷纷去参加小狮王子辛巴诞生洗礼的场面以及中间成千上万的角马在峡谷中狂奔的场面,声势都十分浩大;而《埃及王子》中从奴隶们建筑金字塔到摩西分开红海,一个个壮观的场景更是令人目不暇接。除了史诗类题材,其他题材动画也不乏眩人耳目的宏大场景,如《花木兰》中匈奴骑兵的雪地追杀及木兰炮击山峰造成雪崩的场景、《快乐的大脚》中成千上万只帝企鹅在南极大陆上欢快起舞的壮观场面、《食破天惊》中漫天降下的酷炫的汉堡雨等等。当然,这些宏大场景往往是与精细刻画结合在一起的。如《狮子王》中百兽参加小狮王子的洗礼仪式,就是从大到大象、小至蚂蚁的各种类动物的详细刻画开始的,其对晨曦中草原的美丽景象的展示,尤其是对光线的精细处理令人惊叹;《埃及王子》中细致的刻画也是俯拾即是,如与法老姿态类似的巨型雕像、详述摩西身世的大型壁画等等。而在摩西分开红海后,两侧形成高高的水墙,透过一侧的水墙,居然还能看到一条遨游的鲨鱼,让人欷歔不已。

这种大型场景中的细致刻画,尤其体现在一些异域题材中。如在《料理鼠王》中,为了使影片具有浓厚的法国情调,动画制作者在其中精心设置了许多颇能代表巴黎的标志性景观,如夜晚金光闪烁、雄伟耸立的埃菲尔铁塔,如星河般璀璨的巴黎夜景,以及繁杂程度举世闻名的巴黎地下水道等等。《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在空间设置上浓浓的中国味让人称道。《功夫熊猫》的导演约翰·斯蒂文森认为“既然要讲一个中国故事,就应该在技术和艺术风格上体现中国动画的特色”,所以,他把水墨动画技术运用到《功夫熊猫》之中,背景加入了桂林山水元素②。主人公阿宝所在的和平谷,其中的建筑、景观、服饰以及饮食等不仅刻画细腻,而且也是地道的中国化的。对异域场景的精细刻画无疑是为美国动画电影加分的。

当代美国动画电影在叙事空间塑造上宏大场景和精细刻画的结合,一方面使其在气势上毫不逊色于好莱坞真人大片,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震撼;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发挥空间的叙事功能,从而使观众沉浸于优美的画面与精彩的故事情节之中。

3.性格化空间、情感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塑造

美国动画电影中,常常围绕人物塑造一些具体的、个性化的叙事空间。这些个性化空间有的能反映人物的性格与身份。如《怪物史莱克》中,史莱克居住在远离人类的森林一角的沼泽地带,他用污泥洗澡、漱口,在居所附近竖起一个“注意怪物”的招牌,当他把驴子驱赶到屋外、独自一人在屋里自得其乐地吃喝时,展现给观众的就是一个离群索居、性格孤僻的怪物形象。《小马王》中通过大量画面刻绘了广阔西部雄浑、美丽的大草原以及小马王在草原上自由奔跑、和鹰比赛、与风竞速的场景,充分反映了他向往自由的天性。《飞屋环游记》中卡尔与爱丽结婚后的房子,其外观完全按照爱丽小时候的“探险家高级会所”的样式设计;屋内墙壁与置于小圆桌上的储钱罐(用来积攒他们将来冒险的经费)上都贴有绘着南美洲天堂瀑布的画面,以及望远镜、飞艇、小鸟等与南美洲探险有关的模型摆件,这些空间布置都与他们“探险迷”的身份相符。还有如《玩具总动员》中,爱护玩具的小男孩安迪的房间,玩具们团结友爱,充满着温馨;而破坏玩具的小男孩阿薛的房间,一个个玩具都被拆散后、改装成可怕的怪物,充满了恐怖气氛。此外,美国动画电影还通过对空间色调或光线的处理来突显反面角色,如《狮子王》中刀疤和土狼出没的环境呈灰暗色调,刀疤统治下的荣耀国不仅满目萧条,整个场景也呈灰色调,而《功夫熊猫2》中每当沈王爷出现时,其背景总会打上暗红色的光线。

美国动画电影还通过塑造个性化的空间来烘托人物的心理或表达某种情感。如《人猿泰山》中小泰山受到小伙伴们的挑唆去拔大象的毛,结果造成象群惊慌狂奔,在遭到哥查的严厉训斥后,他独自一人跑到瀑布下的潭水边,这时,巨大的瀑流声、百鸟和昆虫的鸣叫声都映衬出他内心的狂躁不安,而卡娜出现之后,她身后的背景是深青色的灌木丛,烘托出她对小泰山的那种厚重而坚实的母爱。《狮子王》中,狮王木法沙带领辛巴巡视国土,父子俩端坐在巨大的岩石上,黄澄澄的、美丽的朝霞映衬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一边是父亲的谆谆教导,一边是儿子的天真发问,场景非常动人。类似的还有,如《花木兰》中木兰相亲失败后,在后院木兰树下,父亲花狐借迟开的花朵宽慰女儿;《功夫熊猫》中熊猫被选为“神龙武士”,受到大师的冷落和“雷霆五虎”的奚落后,乌龟大师在桃树下鼓励他等等。这些场景往往把人物之间的对话与周围的景物相结合,既寓情于景,又借景喻理。

总之,美国动画电影个性化叙事空间的设置,既可反映人物独特的生活环境,映衬人物的性格,使其形象更丰满,也可以烘托人物的心理状态,表达某种深沉的情感。

4.多样化的空间塑造视角和空间转换方式

当代美国动画电影还时常打破常规,通过变换叙述视角来设置空间。如《料理鼠王》中大量以老鼠为主观视点的奔跑画面,动感十足;其叙述视角不断在人类和老鼠之间转换,再贯穿到角色行为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虫虫特工队》《蚁哥正传》《蜜蜂总动员》等完全从昆虫的眼里看世界,它们将昆虫的微观世界放大,于是,在这里,草丛如同茂密的森林,雨点像炮弹打在地面上,人类废弃的包装盒、饮料罐等都变成宏伟的建筑或巨大的道具,在这里,昆虫之间弱肉强食的斗争丝毫不逊色于人类世界残酷的战争。而在《蚁哥正传》中,粘在人类巨大的运动鞋底上的两只小蚂蚁,其命运随着行人脚的每一次落地,竟让人惊心动魄。无疑,这种通过变换视角塑造叙事空间的做法,不仅能让传统故事焕发新的生命力,而且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另外,在叙事空间的转换上,当代美国动画电影往往喜欢采用多种的镜头组接方式。如《冰河世纪1》就是综合运用多种空间组接手法的典型,如小松鼠耍松果的场景除了在片头和片尾照应,在片中也时而穿插,这些场景诙谐、幽默,既能起到调节剧情气氛的作用,同时它们的每一次出现也意味着下一段落空间的转换。片中长毛象和树懒一伙送孩子回家、剑齿虎抢夺孩子以及人类寻找孩子三组叙事运用平行蒙太奇方式组接起来,同时进行,而长毛象在洞穴看到关于自己家族的壁画后的回忆,则是运用闪回手法来揭示或补叙其以前的遭遇。《海底总动员》中,小丑鱼尼莫因为好奇和任性被人类捕捉之后,影片一边叙述其父亲莫林急切地寻找他,一边叙述他与其他鱼类在人类鱼缸中设计逃脱,叙事空间不时在两边来回切换,这里采用的是交叉蒙太奇手法。此外,在美国动画电影中,还经常巧妙地运用一些细节进行相似切换,实现空间的自然转换,如《小马王》的开头,一群野马在草原上飞快地奔驰,其中一匹母马因怀孕而落后,她的步伐渐渐慢下来,脖子上随风飘动的鬃毛也渐渐地变成地上随风摆动的小草,接下就自然变成她躺在草丛里生下小马的场景。《小鸡快跑》的最后,小鸡们终于驾驶着自制的飞机逃出农庄,飞向美好的“天堂”,但随着福乐的一声“再加把劲”,镜头中呈现的却是他手中演示的飞机模型,空间也自然转移到他主持的飞行课堂。《飞屋环游记》中,小爱丽在探望胳膊摔坏的小卡尔后从窗户跳出离开,小卡尔来到窗前,胳膊靠在一只气球上,随着气球“啪”地一下爆破,镜头切换到“啪”地拍照的闪光灯,展现出卡尔和爱丽结婚的场面……这里,空间的转换往往伴随着时间的自然过渡,从而省略掉其间很多不必要的叙事。

多样化的空间转换手法的运用,有的加强了故事的结构,有的增加了情节发展的悬念,有的使场景过渡自然,从而丰富了动画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

二、当代日本动画电影叙事空间塑造的特点

日本动画发展在步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涌现出宫崎骏、今敏、大友克洋、押井守、庵野秀明等众多动画家。这些动画家创作的动画电影不仅以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还以精致、唯美的画面空间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视听享受。在叙事空间的塑造上,日本动画电影表现出一些不同于美国动画电影的鲜明特点:

1.现实与虚幻结合

与美国动画电影大多营造整体性的虚幻空间不同,日本动画电影在叙事空间的塑造上,总是喜欢采用现实与虚幻相结合,片中人物也基本上都是在现实空间与虚幻空间之间来回穿行。这里虚幻空间的设置也极富想象力,如《龙猫》中的龙猫世界、《千与千寻》中的油屋、《天空之城》中的“天空之城”——Laputa、《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移动城堡等都是神奇的魔法世界;《回忆中的玛妮》中的湿地别墅是一个亦真亦幻的所在;《红辣椒》中千叶敦子的分身、梦侦探“红辣椒”主要活动于人的梦境和网络中;而《彼女的记忆》中漂浮于太空中、由星际残骸构成的巨大星体上居然有一个由女子艾娃的回忆而产生的美丽的城堡……

日本动画电影虽然在叙事空间的设置上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但其从现实向虚幻的过渡不是突然的,而是有一个逐渐的气氛营造过程。《龙猫》《猫的报恩》《千与千寻》等都把童话故事与当代生活相结合,它们都以日常化、生活化的场景开头,然后逐渐从生活的真实过渡到想象的虚幻。如《龙猫》中,梽月和小米姐妹随父亲搬到乡下居住,一路上姐妹俩在车上快乐地玩耍、看到骑车的警察又害怕得躲起来等,这些都是极其生活化的,随后,从她们觉得租住的房子“真像鬼屋”,不时从屋上掉下的圆栗子以及“黑小鬼”、小龙猫的出现等,这些都为她们后来发现大龙猫并与其交往埋下伏笔;《猫的报恩》中少女小春因睡懒觉上学迟到、被自己喜欢的男同学笑话,在放学路上她郁闷地与同学聊天,看到一只奇怪的小猫嘴上叼着东西从旁边经过,她在马路上勇敢地救下这只差点被车撞了的小猫,由此才发生了后面一系列怪异的事件:小猫的一系列令她尴尬的报恩行为、猫事务所的奇遇,以及在猫王国的历险等;《千与千寻》中,从千寻随父母搬家坐在车上不高兴,到她闯入魔法世界,其间先后出现路边的石祠(“神明的家”)、双面神像、长长的幽暗的隧道,以及可怕的风等。这些影片在安排想象世界出现之前,预先都给予层层铺垫,有意识地制造各种神秘气氛,从而将现实空间与虚幻空间自然而然地连接在一起。

日本动画电影在叙事空间设置上现实与虚幻的结合,一方面使小观众从影片中体验到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从而缩短与他们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又诱使他们随着主人公的活动而展开丰富的想象,与其在魔幻世界中共同经历不平凡的成长过程。

2.唯美性与写实性

可以说,日本动画片领先于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画面的独特魅力。日本动画电影在叙事空间的塑造上,非常注重画面本身的造型效果。以宫崎骏为代表的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之所以极具视觉感染力,与其精心设计绘制的场景是密不可分的,如《风之谷》中生活着各种各样奇怪动植物的“腐海”和美轮美奂的金色大草原;《龙猫》中满眼碧绿的田园风光、高大茂密的楠木以及神奇的龙猫洞穴;《红猪》中蔚蓝的大海、低垂的白云、美丽的港湾;《天空之城》中建构在一颗大树上、漂浮于天空中的奇特的城堡;《苹果核战记》中繁华美丽的奥林帕斯城等等。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为我们展现了超乎想象的绚烂画面,影片将故事背景设置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场景的写实魅力使其充满了浓厚的怀旧风味。影片几乎完全参照英国曼彻斯特和伦敦的景致、风物和人情,精致的画面再配上强烈的3D特效,使影片极具视觉冲击力③。今敏的《红辣椒》中用华丽的画面语言描绘人类的梦境,展示了现代人在心灵迷宫中的苦苦挣扎,影片中五彩斑斓的万物复活大游行的场面让人目不暇接。新海诚的作品从《星之声》,到《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再到《秒速5厘米》都以唯美的画面令人赞叹。尤其是《秒速5厘米》,其背景画面细腻、层次丰富,加上明丽的色彩、通透的光线,最能体现他创作的风格特征。“本片几乎每一个场面都参照了实景,主人公嬉闹过的坡道、明里打电话的电话亭、贵树走过的列车检票口甚至车站的电子广告牌等等,这些都可以找到实地实物。”④但动画家并没有原封不动地再现生活中的实景,而是运用动画特有的艺术手法赋予实景以浓浓的诗意,从而使其产生不一样的画面美感。

总之,日本动画家把其幻想的场景用写实的手法精细地描绘出来,不仅给影片中的人物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活动空间,而且让观众陶醉在这些美丽的画面之中,享受其高妙的想象艺术。

3.民族化与意象化

日本动画电影在叙事空间的塑造上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不仅表现为它们对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景物、城市风情以及建筑民居等的直观展示,更在于它们通过这些展示所传达的日本民族文化。如,日本民族敬畏自然、崇拜森林,“认为日本的山山水水、大地万物都是神的产物,都承接着神的灵气,即万物有灵”⑤。这种思想观念深刻影响着动画家的创作,他们总爱在作品中描绘神秘的大自然。《龙猫》《钢琴之森》《幽灵公主》《百变狸猫》《美代璃之森》等都把故事发生的场景设置在幽深的森林,其中生活着一些精灵和森林的守护者,当人类侵犯森林时,它们会奋起反抗。日本民族崇尚“物哀”之美,“樱花情结”即是其物哀美学的重要表现,樱花盛开时的灿烂总与其凋谢时的悲伤相随,这赋予他们独特的人生体验。《秒速5厘米》中多次出现樱花如雪花般飘落的场景,就是利用它的这种特性来衬托男女主人公之间凄婉的爱情。还有如,日本处于台风、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带,这种处境给日本人带来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之感,《千年女优》在故事叙述中借地震的不时发生所带来的悲伤、哀怜、同情等审美感受衬托千代子令人惋惜的悲剧命运,从而产生了浓厚的“物哀”之美。当然,空间设置的民族特色还大量表现为对日本神话、民间传说以及民俗等的运用。如《百变狸猫》中通过斗法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日本丰富的民间神话和民俗;《千与千寻》中,“宫崎骏有机地将油屋、洗澡、神仙集散地这些风俗全部整合起来,营造出一个极具东方色彩和充满日本风情的神秘世界,为故事的不断展开提供了充分的表现空间”⑥。

意象空间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民族文化相关联的,如上文提到的日本人的“樱花情结”“森林情结”以及来自于日本神话、民俗的意象。在日本动画电影中,我们还能看到其他很多意象化的空间设置。如,在《浪客剑心追忆篇》中,火红的椿花既象征乱世的腥风血雨,也象征幸福的爱情,而椿花的飘落则代表幸福爱情的陨落;《千与千寻》中除了象征当代日本贪欲社会的油屋,还有寓意角色精神回归的无边的海上铁路;《秒速5厘米》中除了喻指凄婉爱情的樱花,还有代表离别和等待的月台等等。

日本动画电影在空间设置上的民族化和意象化,使场景成为故事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增加了故事的文化内涵和意蕴深度,赋予影片更深刻的、耐人咀嚼的意味。

三、结语

以上对当代美日动画电影叙事空间塑造特点进行的分析,是就它们各自表现相对突出的方面而言的。透过它们的个性特点,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共同或相似之处。如,它们的空间设置都极富有新颖性、独创性和想象力;都注重从视听上打造完美的空间,并为情节的发展构建合理的逻辑;都注重采用多样的镜头运动和组接方式,以提高空间的表现力;都注重将民族化元素(不管是采用异域民族文化元素,还是采用本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空间的塑造中,增加空间的魅力等等。如果说它们具有的个性特点或风格是由其本国、本民族不同的文化艺术传统或审美观念所决定的,它们具有的共性则是动画电影共同创作规律的反映。总之,当代美日动画电影在叙事空间塑造上积累了一些相当成熟的技巧和经验。相比,当前我国一些动画电影在叙述空间塑造上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空间的塑造游离于叙事之外、镜头的电影感不强、民族化元素运用不够、视听效果的打造缺乏足够的精细度等。因此,我国动画电影在叙事空间的塑造上,有必要从当代美日动画电影寻求借鉴。

【注释】

①安德烈·戈德罗、弗朗索瓦·诺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04.

②郑娜、吴杨.水墨动画:远去的中国“梦”[N].人民日报海外版第5版,2011.06.18.

③李建强等.影视动画艺术鉴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1.

④杨晓林.世界动画电影名片分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04-205.

⑤彭修银、邹坚.空寂: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0.

⑥马华.影视动画影片分析(综合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51.

基金项目:2013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A类)《当前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空间研究》(项目编号:JA13455S)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万书荣,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艺苑》编辑部编辑。

猜你喜欢
借鉴特点
浅析王安石的人才培养观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41:56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33:09
论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
互联网时代小米的成本管理特点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之我见
中低压配网杆塔防撞措施浅析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12:27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8:00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