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侠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于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结合学情来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深入把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性特点,从而更好地提高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根据学情开展教学工作的相关思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情 教学思路
一、引言
小学阶段数学课教学的开展,一直是小学教学活动的重点,同时也是广大数学教师所探索的一个重要课堂。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具有更高的难度,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高。要想真正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就要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身心特点、认知规律等进行深入的了解,结合学情来开展教学工作,让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有实效性。不同的学生自身的能力与个性特点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针对于这种差异性,教师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将这种“学情”作为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来进行利用。本文就对于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更好地结合学情来开展相关教学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结合学情开展教学活动的思路
第一,备课阶段对学情进行深入的了解。在开展教学之前的备课阶段,教师要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教学方案进行科学的制定,提高教学工作的开展有效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就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在课外,教师也要和学生家长进行相应的沟通,就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爱好等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结合学的作业情况和测验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进行合理评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差异性水平。针对于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提前评估,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过于难以理解的内容,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课堂教学中注意对情境的创建。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教师要注重对课堂情境的创建,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倒入,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爱好进行了解,以丰富、生动多彩的情境,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引入。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外界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有效地引入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情的反馈情况,对于导入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制定,让教学起点的设置更加科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进行丰富的联想,并对于知识点的学习进行更好的消化和理解,更好、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环节当中。
第三,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观察和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对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调节,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保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例如,学生在进行一个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于问题的结果进行勇敢的表达。对于同一问题得出的不同结果,教师要逐一进行分析。在学生出现错误和知识理解不正确的情况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思路错误之处,对学生进行指导,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情进行深刻的把握,可以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更好的巩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消化效果,并且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更好的沟通与互动。
第四,课堂教学后做好总结与反思。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做好相应的总结与反思。相比其他学科,数学这门学科学习中,很多知识点的联系十分紧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保证足够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这样学生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结构。在课堂教学中课时有限,学生的数量较多,教师难以保证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在课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反思,就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疏忽与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和补救。总结和反思,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式的把握,对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通过对薄弱教学环节的改进和强化,教师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让整个教学活动与“学情”进行有效的融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师要对于学情进行积极的了解和反馈,并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洞察与反思总结,让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真正地将以“情”施“教”的理念进行落实,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邱晓葵.结合学情设计与把握课堂教学特色[J].艺术科技,2014,(12).
[2]白华.做好学情分析打造有效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10).
[3]汤蓉.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的激“趣”功能[J].科学大众,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