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梅
[摘要]: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学生的思维特点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把抽象的汉字变成具体形象的画面,注意生字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在词中、句中、课文情景中进行生字教学,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使生字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现出来。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这种做法符合儿童思维发展规律,便于儿童从新旧知识经验意义之间建立联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分散识字 教学策略
字词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但是字词教学耗时低效,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研究识字教学,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识字途径,实在很有必要。
一、问题发现
一直以来,学生的错别字现象困扰着我:一篇300字的习作,个别学困生得有20多处字词使用错误,即使是优生也会有几处同音代替、笔画缺失或增添。反思我们的教学,每天用大量的时间讲授、练习,教得辛辛苦苦,学生也反复抄写,学得勤勤恳恳。为什么字词的回生率和错误率却高居不下呢?
二、问题症结
一次和学生聊天,我无意中了解到他们最不爱上的就是识字课,因为没意思。再回头审视我的课堂,一节课的时间识记10多个生字,每一个字识记流程都是: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字形的,然后扩词、造句,指导书写。机械化、程序化、枯燥乏味,学生当然失去兴趣。表面上学得热热闹闹,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唤起学生的深层记忆。而且脱离了语言环境,只注重生字本身音、形、义的掌握,忽视了运用,致使学生在实践中出现同音代替、错别字现象。
三、问题解决
(一)对策与方案设计
我决定采用随课文分散识字方法,寓识字于阅读教学之中,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喜欢识字,感受识字乐趣。
(二)方案实施策略
1.多读少讲。低年级课文以生动有趣的诗歌、童话等体裁为主,简明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朗读,我的想法是:课文能读通顺了,说明生字会认了,课文读得有感情了,说明字义理解了。这样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就把生字的字音、字义解决了,分散了识字任务。
2.趣味识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在心理学上叫做内驱力,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趣味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
(1)字源识字。通过古人造合体象形字的思维方式去识字。如“保”,婴儿出生,十分娇嫩,如何保护,实非易事。古人就用一个人伸出一只手抱住背上的婴儿来表示这个“保”字,()随着字的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样子,利用电脑的演示激发学生对字的兴趣,感悟汉字的美妙及古人的智慧。
(2)想象识字。根据汉字的形状,发挥想象,用图画去表示字形,提高识字效率。如像一间屋子里一个人正坐在凳子上写字,根据这一联想,快速识字。
(3)动作演示识字。如“跃”,它的本义就是脚高高抬起,跨过某样事物,而右边的“夭”字正好像一个人跃起的样子,可让学生做一个跃的动作,体会这个字的音形义。
(4)创编故事识字。根据字的音形义,合理想象,编出故事情节来。再如,“保”,从前有一个人,(单人旁)他十分爱护花草树木(木),每天用盆(口)给小树浇水,在他的保护之下,小树健康成长。
(5)顺口溜识字。如“歌”,哥哥(哥)一人(人)家中(刀字头)坐,我给哥哥唱支歌。
3.口说和手写结合。
(1)写前说。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揣摩写法,再说说这个字的结构,运笔方法,写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且让学生积极进行规律总结。使学生懂得规律、掌握方法、形成技巧。
(2)写后说。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自己写的字,讲为什么要这样写,哪里成功,哪里不足;二是说别人的字,品评他人的字的时候也提醒了自己,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独到见解。
4.综合运用。识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比如,在教学完“乐、歌、活、保、护、新、写”等几个字后,让学生展开联想,运用其中的几个字说一段话。例如: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树木,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新年到了,我真快乐,我给大家唱支歌,这首歌是我自己写的。我要提醒人们保护我们的地球,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学生识字的兴趣增强了,特别是字源识字,孩子们感觉很神奇,当看到汉字一步步演变的过程,都不由得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加深了记忆,提高了识字效率。
四、反思讨论
识字教学任重而道远,这个行动小策略的确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也需要不断复现字词及大量的巩固练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字词。
参考文献:
[1]斯霞.对随课文分散识字的看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1,(02):1-5.
[2]刘济远.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3]杨华.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导引(小学语文)[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