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联网治理变革

2016-11-19 08:41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年4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人类国家

互联网被称为“20世纪末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创造”。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跨越了地域、语言、文化传统的界限,让世界各国成为互相联结、互相融通的整体空间,让地球真正成为了“地球村”,没有哪个国家和机构组织可以置身事外。

同时'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与挑战。造谣传谣、淫秽色情、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网络诈骗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歪曲历史、造谣污蔑、侵权盗版、虚假新闻破坏舆论环境,侵蚀主流价值;煽动暴恐、宗教极端、网络赌博、网络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国家和社会稳定,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在国际领域,由于各国在互联网基础资源和科技发展水平上的严重不平衡,导致部分掌握不对称互联网信息和科技优势的国家为所欲为,而其他国家的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则处于高度风险之中。

基于争夺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的需要,也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国家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立场分歧非常鲜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种全球共同认可的治理规范。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网络强国主张由技术专家、商业机构和民间团体来主导网络空间治理,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被称为“多利益相关方模式”。美国的这种主张遭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发展国家更倾向于政府主导,主张通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被称为“多边主义模式”。欧盟在2009年提出网络空间的“多主体治理路径”,强调政府、个人和企业都是网络治理的利益攸关方,其立场与美国尽力排除政府影响的做法存在较大的差别。

如果缺乏得到广泛认可的、更加公平合理的统一规则,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就不容易发生质的变化。网络空间成了各国角力的战场,以及各种互联网犯罪的滋生之地。因此,作为人类的新空间、新领域、新家园,互联网治理亟待新思想、新规则、新秩序。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已建成世界第一大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家庭宽带用户数和互联网网民数位居世界首位,如此庞大的体量意味着全球任何国家都不可小觑来自中国的互联网力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如何克服霸权与冷战思维已经给全球网络空间带来的巨大消极影响,扩大中国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产生的积极因素,成为形成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新秩序的关键所在。

基于对网络空间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的深刻认识,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全面阐述了中国关于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的基本立场,展示了中国对网络空间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考。他指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该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这“四项原则”。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互联网虽然是无形的但运用互联网的人是有形的,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也应该平衡自由与秩序。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由大家商量着办,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作用,不搞单边主义,不搞一方主导或由几方凑在一起说了算。各国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商机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使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本期“全球互联网治理变革”专题策划,我们约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全面分析了互联网治理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的发展构想,敬请读者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人类国家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