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优良生态文明 助力老区脱贫致富

2016-11-19 17:46潘凌云
经济师 2016年4期
关键词:信阳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摘 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的更高形态,它倡导人类、自然、社会人和谐共生,和谐是它的灵魂。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助力信阳老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 生态文明建设 信阳市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4-166-02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的更高形态,它倡导人类、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和谐是它的灵魂。在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着眼于未来,致力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形态。

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由“提出”到“全面论述”,由初步探索到上升到“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提供者,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如何将直接决定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广大人民生活是否幸福。

一、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信阳作为革命老区,农业大市,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农村的工业污染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生态是信阳最大的优势,最美的名片。但随着我国工业向内陆转移,老区的工业步伐也明显加快,追求经济指标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水土流失、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垃圾围村、饮用水不安全等突出问题,已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信阳市委、市政府正视问题、捕捉时机,抢抓机遇,从2006年起,全面启动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从政策出台到贯彻落实,都经过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领导实行层层责任制,经过几年建设,实行了“村村通公路、户户接自来水、处处旱厕改造、垃圾处理全面升级”等,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1个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02个省级生态村是项目建设结出的丰硕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系统性,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等因素决定了此项建设非一蹴而就、尽善尽美。信阳作为革命老区和农业大市,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人口素质不高,环保意识淡薄,追求短期利益;经济底子薄弱,环保设施建设滞后;制度监督缺失,环保执法表象;专业人才匮乏,技术支撑力不强等问题。这些既反映了建设主体的问题,也暴露了社会治理制度缺失,以及政府公共管理弊端。这些问题在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带有较强的普遍性,我们只有正视问题,寻求措施,砥砺前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花开枝头,硕果遍地。

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措施

中国发展中的问题重点是“三农”问题,我们只有剖析原因,寻求突破,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特点决定了我们解决问题要打“组合拳”,综合推进,形成合力。笔者认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环境教育,营造良好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强调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

首先,要加强全民环境教育,提升全民生态意识。作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只有居住在农村的人发自内心地要改善环境并保护环境,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加顺利。因此,提高农民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增强农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是营造良好生态文化氛围,解决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环保部门可结合每年的“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借助电台、电视、手机、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环境法律宣传教育活动;举行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如“中华环保世纪行”,从而了解到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的价值所在,增强生态危机意识,促进公众依法维权意识的觉醒,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使他们自觉树立绿色、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要让“垃圾入箱、污水清洁排放”成为村民自觉的行动;让维护村庄环境卫生、植树栽花、保护生态成为村民时尚。

其次,挖掘农村特色文化,倡导文明新风。通过挖掘信阳的山水文化、红色文化、森林文化、茶文化,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打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精神文化,摒弃盲目攀比,铺张浪费,信奉邪教、赌博等陋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形式多样的娱乐方式,团结和谐友好的乡风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

2.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期待,也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首先,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和政绩考核机制。十七大报告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时候指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是我国面临若干问题的最突出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因此,要改变以往唯GDP论英雄的观念,倡导“绿色GDP”,坚持绿色发展,强调生态为政观,要求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时,遵循经济规律办事,注重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树立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把资源消耗、生态效益、环境成本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从而引导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保相关行业、专业人士以及人们群众的生态文明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次,要积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针对农村主要污染形式制定相关条例,例如农村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条例、农药污染防治条例等。

另外,可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开征环境保护税、生态补偿税,加大违法惩处力度,让违法成本大大高于收益,这样企业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就会积极采取措施整治污染和促进环境的改善。

最后,我们也可以完善相关激励性政策,通过政策上扶持,价格上调节,倡导绿色经济,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给予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政府现金补贴的形式鼓励农民秸秆综合利用、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用农家肥等。

3.发展壮大生态产业,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贫穷落后的秀美乡村不是新农村。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可立足各地自然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与生产并重,开拓性发展生态经济,让生态产业化,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增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动力。

旅游是传播和分享生态文明的美丽产业,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2}。信阳乡村美丽的田园风光、秀美的山水资源、丰富的红色资源、悠久的茶文化等旅游资源为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观光旅游业、休闲农业、农家乐等提供了强大保障。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是生态产业化的典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充分开发,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强调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低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3}。在农村推广生态循环经济,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工程,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例如农村现在大力推广的沼气的应用、禽畜粪便和秸秆的综合利用。信阳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可依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扩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致力打造一批茶叶、板栗、草莓等生态农业专业村。

4.加速资金整合投入,夯实生态建设基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公益事业,城乡分而治之的历史原因造成政府对农村环保投入的严重不足,政府应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但仅靠政府部门“输血式”的资金投入打造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可持续的,还必须依靠农民这个主体,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合力推进,共创辉煌。对革命老区的信阳来说,资金匮乏是信阳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信阳市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坚持多予少取,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采取“财政部门拿一点、项目资金争一点、农民筹一点、社会能人捐一点”的办法,解决建设资金问题。资金到位后,首先,确保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像农村沼气池建设、道路硬化、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设施建设;其次,资金运用上,各部门统筹协调好,重点项目重点投入,不能面面俱到;最后,要加大农村环保执法机构的建设。信阳市各县财政要加大农村环保机构的建设力度,要在县以下村镇设立环保部门,配备必要的人员、仪器,逐步建立农村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加大农村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各部门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加大重要农产品产地的环境监测、饮用水保护、以及小化工、小水泥等高污染行业违法排污行为,发现一处查处一处,绝不姑息。

5.依靠农业科技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有现代化的科技支撑。实现农业生态、高产、高效,建设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同样离不开科技进步。因此,环保科技和生态技术在农村的推广使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采用与当地的地理条件、产业特点相适应的生产技术、装备和投入,比如在大田作物上,要更多地注重使用良种、环保农业和适用的机械设备;在生态农业上,采用技术加强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用测土配方施肥,保证肥料的正确施用;植保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

其次,注重科技推广和使用,推动农村环境保护。通过研发农村适用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技术,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技术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最后,大力开展生态科技创新活动,加大绿色技术、循环技术、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使用{4}。通过科技创新,形成科学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可持续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式,最终提高农村的生态文明层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长期城乡“二元”不平衡发展积累的问题需要慢慢化解,解铃还需系铃人,只要我们找准病根、科学施策,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定能喜结硕果。

[基金项目:信阳市社科联2015年科研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5GL118)]

注释: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2007

{2}中国旅游报.开明开放开拓迎接“旅游+新时代”2014.8.21

{3}赵国良.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0(3)

{4}陈寿朋.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关注森林.经济,2008(7)

(作者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作者简介:潘凌云(1976—),女,河南省信阳人,管理学硕士,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从事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信阳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信阳市
信阳市环宇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信阳市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及应用
信阳市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