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修振(1981-),男,江苏徐州,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摘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成为田径运动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应在突出文化性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改革。改变学生学习困难大积极性低下的现实困境,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和教材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围绕学生主体地位展开课堂教学,将田径运动文化教育内化为学生以德促才的综合能力,为田径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10-01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田径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改革必然要体现创新性、综合性、应用性和示范性相结合的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田径课程教学改革,全面落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田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更好地培养底蕴厚、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在强调专业知识传授以文化提升为目的的大前提下,我们将对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方式和注意事项进行一定的探析。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田径课程教学面临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难度把握不易确定。多元文化间的相互渗透与影响对于文化选择带来了多重不确定性,导致高校田径课程教学内容难度把握不易确定。高校田径课程由于内容上大多以传统田径运动文化为载体,往往与现实联系不甚紧密。甚至以简单虚化的运动形式挑战专业的规范性,致使产生专业本身很难解决的问题,即专业厚度与社会速效需求之间、课程深度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为专业内容的确定带来不稳定性。
(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相对文化多元具有滞后性。伴随现代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直接后果是文化的日新月异,新的文化观点和文化现象层出不穷。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往往以传统形式为主体,跟不上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的现实步伐,出现创新性不足的滞后倾向。主要体现为过多重视教师的引导而忽视学生的自觉,教学之间呈现明显的不对等;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直接导致学生专业积极性低下。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校田径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由于专业性和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导致难以操作和把握,应该使基础课程具有专业深度以承载文化培养的功能,实践课程注重社会需求和能力培养,合理兼顾各自实际,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专业课、方向课,以术科和理论课程为主体,体现专业深度和一定的研究能力,同时可以根据地区或用人单位需要设置特殊技能课程,让实践课程体系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高校田径课程课堂教学首先树立平等教学思想,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围绕课程核心内容组织系列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解决相关问题,教师以对话教育和阐释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积极开展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建立讨论课、自学课、辅导课、提高课、实践课等多种教学形式,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各门课程相应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上要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积极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改革研究,提高现代化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又给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赋予了新的内涵。高校田径课程因其学科特点具有更强的传授性,教师相对缺乏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主观愿望。教师要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田径运动文化教育,必须提升自身文化底蕴,使学生心悦诚服接受教导。教师还要更多钻研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输入型教学为互动性、开放性、探究式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升教学效果并获得自我解放。多元文化的冲击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否则无法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传统教材重知识而显得枯燥,必须配以符合自身实际的辅助教材和资料,这也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一)树立学生立德成人的中心地位。学校体育教育要体现文化性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成人的过程,学生要成才首先必须要成人,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德育文化,修身是个人发展的前提。由于社会功利化思潮的影响,专业建设往往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缺乏长期积累的韧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不能一味跟风应世,应以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和文化底蕴为目标,塑造传统文化的文人风骨和学术精神。
(二)课堂教学围绕学生主体展开。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进而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是改革的主战场,应该充分围绕学生主体展开,而不是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并设定完成任务的路径和方式,与全面考核挂钩,自主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最终把知识转化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要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教师主体地位的让渡为前提的,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不能固守自己的中心地位不放弃。如果教师不能做到有目的、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有的教改就将流于形式。同时,多元文化和多变技术都要求教师不断提出新问题,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素质。不明白现代教育理念,不使用现代教育手段的教师无法有效引领学生,也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改革。
四、结束语
高校田径课程作为弘扬传统田径文化的主干专业,在多元文化冲击导致本土文化断裂的今天应该给予更多的保护和重视。高校田径课程本身也必须跟随变化的形势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重点在于突出专业内容的文化性以维持自身文化载体的历史使命,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文化的德育功能内化为学生适应社会的实际能力,把继承传统与现时创新相结合,为高校田径课程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毛振明,等.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李修振.普通高校田径课自主教学模式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4,4.
[4]胡金平.高校田径课程多元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11期.
[5]徐兵.田径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在情景兴趣教学模式中的比较[J].湖北体育科技,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