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职场情境化教学探微

2016-11-19 00:24李燕飞�オ�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职场中职情境

李燕飞�オ�

[摘要]针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缺少与专业主动联系且被边缘化的现状,认为应有效推进中职语文职场情境化教学改革,重新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即语文教师应主动到企业、行业实践,了解岗位需求,重构语文课程体系;创设企业文化氛围,加快职场意识内化过程;在阅读、口语、应用文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模块教学中,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并在职业情境中变换岗位角度,培养职业转型意识,以期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服务学生发展需要。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职场情境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116

一、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1.被边缘化,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作为母语,是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是对学生進行人文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手段。但在中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中,语文课程被推向教学的边缘,一些人甚至认为语文课是专业课的附属品,完全忽视语文教育的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就业。

2.教法落后,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边缘化地位使中职语文教学的随意性大,教学内容多由教师自由掌握,部分教师以完成授课课时为目的,无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随心所欲、应付了事;部分教师则固守传统,重文学鉴赏,轻实际应用,重语文知识理论的积累,少职业、人文精神的渗透,他们或使学生学习方向丧失,或使厌倦普通教育语文教学模式的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丧失。

面对这一现状更需要我们正视语文教学的价值。首先,语文教材内容丰富,特别是阅读文本的思想价值极高。这些文本是编者吸纳了古今中外各种观念体系,精挑细选的富含人文教育内容的素材。文本内涵是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中之重,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借之,可发挥语文对学生语言修养、文学修养、文化素养、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多种教育功能。其次,语文也是语言文字的载体。专业知识的呈现载体以语言文字为主,专业知识或技能的教学过程也以语言活动为媒介,故而,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第三,步入社会,与人交流、与社会交流的手段也以语言文字为主,语文成了学生表达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

由此可见,中职语文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它是中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二、推进中职语文职场情境化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学生面临由学生身份向职业人身份的转变,转变过程越短,步入职场的适应性越强。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职场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学习,真切感受到语文课在解决专业与职业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这样既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语文学习贴近职场生活实际,贴近企业应用实际,学生就业后能更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缩短身份转变周期。

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大多数来自师范院校,虽不缺少语文专业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的体验,与社会脱节,更与相关专业的企业需求脱节。因此,语文教师应主动到企业调研,下企业锻炼,从企业的角度认识语文教学,密切教学与实践的联系,进而在教学中营造出职业情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服务学生发展需要。

三、推进中职语文职场情境化教学的途径

1.了解岗位需求,重构语文教学体系

语文教师在下企业调研的过程中,要注重了解企业对语文应用的需求,并将学生的专业发展与就业需要作为改革的核心。以学生能将语文作为工具灵活运用到工作和学习中为主线,从实用角度展开针对性教学,教学中结合社会发展需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作特色教学设计,服务于不同专业学生的特殊要求。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表达技能,拓展到职业领域,以激发学习兴趣,构成别具特色的中职语文教学体系,使语文教学和专业教学相得益彰。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调研后得知企业对学生口语表达及沟通能力要求更高,因此教学中更强调介绍、接待、洽谈、演讲等所需的基本表达技能,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2.创设企业文化氛围,加快职场意识内化过程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文化形象,其文化理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得到了员工的普遍认可。课堂教学中应创设企业文化氛围,将企业文化渗入课堂,教学管理上运用企业文化,评价方式借鉴企业质量评估体系,使学生接受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使学生就业后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职场团体,适应岗位要求,发挥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自我价值。

3.分设教学模块,进行职业能力培养

(1)在阅读欣赏课中培养职业道德素养

语文教材的文本有很强的教化功能,根据不同专业,结合不同文本,将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习惯、职业形象等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文化素养提高的同时也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如在《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教学中,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教学重点设定在对店老板夫妇形象分析时,帮助学生了解服务行业应当具有的一些职业素养:对待顾客一视同仁;接送顾客热情周到;服务要有规范化,但又与个性化统一;帮助顾客以不伤害他人自尊为前提;对回头客有良好的记忆能力;利用预约席展现对顾客的信用等。并以店老板的为人处世方法告诉学生,北海亭面馆之所以做大做强,离不开店老板夫妇真诚善良的为人,离不开精湛的厨艺,离不开巧用“二号桌”的商业运作,从而将职业素养与文本交融,在欣赏小说中培养职业道德素养。

(2)在口语训练课中提高职场交际素养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口语交际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中职学生毕业后大多数直接走向社会,口语交际训练不但有利于他们学会不断地求知,更有利于他们学会做事、做人,学会与人沟通,学会生存。多给学生创设职业情境,提供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想说”,鼓励他们“敢说”,教会他们“说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如设定收银岗位,要求学生使用欢迎顾客的标准用语,用主动、得体的沟通给顾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并快速、准确、友善地向顾客传递货款结算信息,准确唱收唱付,包装商品送别顾客等,让他们在情境活动中愉快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鼓励每一个学生说有创见的话,允许说错了重说;说不完整可由自己或同学补充;没有想好的可以想想再说;不清楚的可以随时提问;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当堂进行争论,自由发表意见。这样,通过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表达交流氛围,消除学生不敢说话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敢想、敢说、敢评、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切实提高口语表达技能。

(3)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提升职场写作技能

应用文是学生就业后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洽谈业务时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要道》中曾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通顺又扎实不可”。工作中签订合同、制订计划、报告情况、总结,无一不涉及应用文写作。因此,教学中创设职场情境,结合具体工作场合,策划工作情景,让学生亲自参与,扮演工作情境中的某个角色。以角色的身份构思,认识到应用文在处理实际工作中问题、解决劳动中难题时能够发挥实际效用,克服因格式规范化、写作程序化、内容枯燥化等原因造成的倦怠,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动机,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主动学习并提升表达技巧。

(4)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职业综合素质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它总是基于情境的,而不是抽象的;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的……”同样,提高职业综合素质绝不是单一教学活动所能完成的,只有借助情境实践的合力,才能达到达成高效的目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學生将已有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又是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还是学生活用知识、走向职场施展才华的练兵场。语综活动课中在设计职场情境、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上无疑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商贸类专业的学生中开展《模拟食品现场推销活动》,针对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市场调查和分析技能、基本的营销策划技能和创新精神,利用推销情境。既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企业岗位的相关知识,经历活动策划与实施的全过程,了解现场推销活动的组织流程,又可以强化介绍、接待、交谈等口语表达技巧,还可以提高他们对海报、策划书、广告词等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在与未来职业生活联系紧密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既锻炼他们的职业技能,使其养成职业行为习惯,又在活动准备与展示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职业综合素质。

4.变换岗位角色,培养职业转型意识

企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学生就业后工作岗位的调整甚而行业转型也势不可免。教学中结合动态的职场,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表现职场情境,培养学生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的意识。让他们懂得作为员工,要有责任心、敬业心、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懂得作为领导者,应有管理协调能力、洞察事物和果断决策能力、识别和承担风险能力等。力使以当前职业需要为中心,以基础技能的训练为枢纽,通过角色转换,辐射到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上,并在不同活动中互换角色,展现不同工作状态,培养转型意识,以利于学生今后顺利转型,踏上自己理想的就业之路。

此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是远远不足的,应当大量开展课外活动,使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平时的训练中,强调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将语文作为工具灵活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通过书面作业、作文、练习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和书面语写作训练;在诗歌教学、诗文诵读活动开展中训练普通话;在影评和观后感中训练写作能力;在手抄报、电子抄的制作比赛中培养学生的编辑能力;在节假日联欢晚会的小品展示中培养沟通能力和表演能力。总之,每个活动过程都要让学生能觉察到、看得到自己能力的进步,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投入更多精力,实现培养应用能力的目标。

总之,中职语文教师不能闭门造车,蜗居象牙塔内,而需深入调研,了解企业需求,真切感受企业文化,推进职业情境化,实施教学改革,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服务学生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孙建. 职业院校语文教师也应下企业锻炼[J].职业技术,2009(10).

[2]洪敏. 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体验[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4).

[3]王晓丽.浅析中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现状与改革[J].职业技术,2011(7).

(责任编辑斯陌)

猜你喜欢
职场中职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