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战略,当代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使命。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并从多方面出发,进行了相应对策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创新创业 问题 途径
“互联网思维”是当今热议的话题,该词最早由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2011年提出。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如此背景下,如何把“互联网+”思维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中,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是当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值得研究的课题;另一方面,大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创业,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也是值得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互联网+”的含义及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创业的时代性
所谓“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加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显示,网民中最大群体就是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已成为上网的主流群体,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生活成为大学生活的新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互联网+”带给大学生多元的学习选择
互联网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给大学生学习带来超时空的便利,学习知识的场所不再局限于学校,学习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授课,互联网给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知识来源。调查发现,当需要找生活或学习资料时,有69.7%的大学生首先想到的途径是求助互联网。
(二)“互联网+”成为大学生社交习惯新方式
在万物互联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可以跨越物理空间,超越性别、年龄、身份,随时随地和世界上任何角落的人互动交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手机微博、微信在大学生群体内广为流行。每天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获取信息、与朋友交流,已成为大学生的习惯和一种生活方式。
(三)“互联网+”让大学生找到消费娱乐的天堂
网络信息的无所不包,网络万象的新奇刺激,网络的快捷方便,足以让渴望自由、追求时尚、注重感官刺激的青年大学生找到放松自我、自由遨游的世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习惯了网络购物,而对于实体商店敬而远之。
互联网已经彻底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大学生创业时,“互联网+”思维不可避免地占据着主导地位,也是当代大学生创业必备的基本素养。
二、“互联网+”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互联网+”创业认识不足,创业目标不清晰
多数创业大学生对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缺乏了解,也不知如何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互联网相结合,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并利用互联网领域的相关信息,从而错过了商机。绝大多数创业大学生只关注创业给自身带来的利益多少,而对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不重视,创业目标不明确。
(二)高校创业教育基础薄弱
首先,各高校创业工作开展仓促,基础较差。虽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开设创业相关课程,但绝大多数高校只是将创业课列为选修课,部分高校虽然作为必修课,但也没能够完整执行教育部的创业课程要求,更不要谈结合互联网展开创业教育了。部分高校讲授的互联网创业教育也只是停留在电子商务创业,如通过网络进行销售、微商等,对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微乎其微。其次,各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即使拥有不错师资的高校,担任创业教育的授课老师也只是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往往所授知识也跟不上时代潮流,与社会企业现状脱节。
(三)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落实不足
虽然目前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较多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政策不能落实。有些扶持措施很有吸引力,但是往往由于申请流程复杂烦琐及条件苛刻,导致创业的大学生无法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三、解决“互联网+”大环境下大学生创业问题的途径
(一)提升创业素养,合理选择创业目标
大学生在创业前,一定要注意自身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多多关注互联网发展现状,培养对互联网各领域的敏感度。在选择创业目标时,更应该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从自身专业素养出发。
(二)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训相结合,保障创业实践
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和手段的薄弱,可以采取创业基础课程由高校专任教师授课,而实践性的实训课程由外聘企业家指导的方式进行。学校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共同制定课程培养计划,共同设置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提前接触超前的互联网理念,为学生们灌输“互联网+”思维,真正地将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相结合。
(三)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改善互联网创业环境
政府要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来完善创业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者,同时应该进一步取消和下放与促进创业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提供“一条龙”服务,为大学生创业者们享受国家扶持政策提供更大的便利。如今,互联网诈骗等违法行为对互联网创业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大学生的警惕性普遍不高,上当受骗的不在少数,以至于大学生们对互联网相关的事物有抵触心理,相应地给互联网创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保护互联网创业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社会力量和政府共同维护。
【参考文献】
[1]陈天宇.互联网思维下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青年作家,2015(06):103.
[2]王丽影.互联网思维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5(16):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