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连宇
托尔斯泰说过:“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因而,课堂教学需要巧妙地有效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深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内驱力。
一、巧问,让学生有充分展示的机会
有的教师满堂问,问得烦琐细碎,学生疲于应答;有的教师提出问题过于艰深,学生无从应答,渐而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了。
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尽可能少提问题,所提的问题应该要集中在那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好的问题是一种思维的提示,一段感情的线索,一篇课文的核心。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有效问题去学习钻研、去讨论、去思考寻找答案,这样就放开了学生的思路。
譬如,教学《桥》第二课时,只需提纲挈领,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是一位 的老汉。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就能延伸到文章的每一个角落去,激发学生抓住课文描写老汉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分析人物的品质、体会人物的情感,结合描写环境和木桥的句子,谈对人物形象进行烘托的理解,在开放性的语言和思维训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巧导,让学生的“学”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巧导,才能让学生的“学”变被动为主动。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太陌生,认知思维与教师的讲学链接不上,只能亦步亦趋,被动地跟着教师学,自然打不起精神来了。
所以,教师要巧花心思,引导学生重视提前预习,让学生熟悉课文的大体内容,寻找疑点、难点,带着问题听讲,听起课来清楚易懂,容易抓住重点,就能调动之前的认知经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听讲目的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自然也容易集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有自信地举手回答了。常此下去,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自然得到激发。
三、巧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课堂上,教师说得太多,学生感觉枯燥冗长,难以维持长时间专注地“听”,也缺乏思考内化知识的时间,慢慢地便开始心不在焉,走神了。
因而,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的少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来思考和回答,使整个课堂的氛围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活跃起来。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说的是:当学生疑惑时解疑,讲学生迫不及待想听的;当学生感悟后点拨,引导学生把感悟表达出来;当学生认知提升时指引,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新的语言运用技能,更深的情感体验。这样,师生互动教学也真正成了双边活动,课堂气氛自然活了。
四、巧评,让学生得到真诚的赞赏
在课堂上老师往往会对上层生不吝赞赏,对中等生也会适时给予鼓励,但对下层生却忽视了激励。这一“忽视”的后果是:这部分后进生对学习的兴趣必然逐渐趋向为零,甚至变成负数,成为课堂学习的捣蛋角色或者成绩极为糟糕,让教师烦恼,家长头痛。殊不知,这一结果,其实老师自身也要负起一半的责任。
所以,教师的课堂评价要巧妙地兼顾全体,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受教育个体,都需要赏识,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
老师的评价语言不能单一,让学生感觉是在敷衍或者是形式主义。评价语言要有切实的针对性,或对答案的准确性作出评价,或对学生的思维反应作出肯定,或作对学生表述的清晰流利程度进行表扬等。
教师的评价方式不能单一,或用语言表达评价,或用表情传递评价,或动作表示评价,穿插揉合应用。用语言表达评价,如“你真善于发现”,“你的理由很充分”,“你说的太棒了”等。用表情传递评价,如学生答得好,喜悦的表情夸张做出来,眼睛发亮亲切等。用动作表示评价,如点头以赞同,竖起拇指表示夸奖,带头鼓掌表示赞赏,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肩膀表示肯定等。
教师评价的对象不能单一,对答得好的学生,及时称赞;发言不对的学生,及时帮助补充;对后进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纵向比较,稍有进步就表示赞赏;对没有发言的学生,从听课态度上和纪律表现上作出肯定等,让全体学生从内心自然生发出有想要学和表达的欲望。
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可见赞赏激励的教学效应,能够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给学生的学习装上助推器,为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综上所述,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充分的展示,需要学得主动,需要思考的时间,需要真诚的赞赏,需要教师通过巧问、巧说、巧导、巧评,巧巧相扣来给予满足,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深度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内驱力,真正唤醒沉睡的课堂。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