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6-11-19 18:51王芳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

王芳

摘 要:习惯指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或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惯性。就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形成将会使其受益终生。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师要综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力求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8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82

一、培养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

学习离不开勤奋与思考,语文学习亦是如此。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如果不能做到积极思考,就难以将语文知识学习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后辅导中都要注重学生勤于思考良好习惯的培养,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正确指导。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要在做好引导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解决,防止学生一遇到问题就产生依赖心理,总想着要靠老师或者其他学生来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勤于思考习惯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多质疑,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而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教师要做到合理对待:对于不合理的见解不要轻易否定,要从学生的思考角度将其中的合理成分提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而对于好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肯定并提出表扬,要让学生体验到勤思考的成就感。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因为学生只有精力集中才能有好的学习效率。学生如果人在课堂上,而心却早已跑到了课堂外,那么是不可能学好知识的。即使是课外学习,我们也要注意让学生克服边学边玩等不良习惯,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可以通过开展在特定的时间里完成特定的任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逐步培养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作业是教师在讲授完一定的学习内容后,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既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程度,又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教师通过检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安排。而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良好习惯的培养,因为学生只有独立完成作业才能证明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是牢固的。为此,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作业完成做严格的要求,而且要做到常抓不懈。如做作业前,学生首先应该对当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之后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又如,学生要及时完成作业,切忌拖拉,完成作业后要认真检查,作业字迹要工整等。在作业完成后,学生要逐步养成做自我评价的良好习惯,因为自我评价相比较于教师、家长评价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如在学生做完作业后,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照例题进行检查,之后做出自我评价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经过长期的锻炼,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

三、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语文学习是丰富的,要想学好语文,单纯靠课内的文章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课外读物中有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或者接触不到的知识,通过涉猎课外读物,学生不仅可以拓阔视野、陶冶情操,而且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就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生而言,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不仅有利于自身知识的丰富,而且对于考试中一些较深入的题目的解答也是很有好处的。而且,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一些课文中涉及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愿望,然而受课文知识有限往往难以如愿,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一些相关课外读物的推荐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如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一文后,学生对于“植物的奇妙的脚”很感兴趣,不禁会提出一些课文内容难以解答的问题,而且会想了解更多有奇妙的脚的植物。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的求知精神给予表扬,之后要引导他们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还要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以了解更多的奇妙的植物的脚。教师可以将《植物百科》等相关的课外读物引荐给学生,还可以将相关的其他奇妙植物的脚的图片提供给学生观看,通过两者结合来指导学生阅读,这样不仅实现了阅读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而且使课内外阅读成为有机整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四、培养勇于创新的良好習惯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越发被重视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也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要将其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逐步养成创新习惯。第一,利用教材典范优势培养变通思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课文中提到的科学家、发明家等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轨迹来领略变通技巧。如《称象》一文对七岁的曹冲创造性的称象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教此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曹冲的这种方法用替代物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加以论证,使学生领悟到曹冲运用的是等值交换法,这一变通使本来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曹冲的方法进行评价和再变通,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去创新。第二,寻找教材可想象空白。如教学《树叶落了》一文时,教师可以结合文中的言语空白处让学生对课文中未知的事物进行想象和预测。课文中提到小虫把落叶当作屋子、蚂蚁把落叶当作小船、小鱼把落叶当作小伞,而没有写到小虫、蚂蚁、小鱼在屋子里、小船中、伞下在做什么,对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如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事物进行思考和想象,就会使学生逐步养成创新的良好习惯。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