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给了幼儿关于世界的最初印象,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学的发展。“狐狸”这一形象在童話故事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重意味。慈爱的童话家笔下或正或邪的狐狸形象在孩子白纸般无瑕的心灵上增加了几抹人性的底色。
狐狸多以阴险贪婪出名,这个嘴尖尖尾蓬蓬的动物,时而狡猾多疑,时而多媚可恶。中国古有“狐假虎威”“狐朋狗友”之说;伊索、安徒生等大作家也极尽描摹出狐狸引诱乌鸦丢肉时的油嘴滑舌、被乌龟耍得团团转时的自作聪明、假装爱抚羊羔时的心怀鬼胎……也许是人们晒在院子里的肉干太多次被狐狸叼走,让人欲哭无泪;也许是狐狸长嘴尖牙的面相显得格外狡猾,人们往往将自身对现实生活中左右逢源者的复杂情感投射于狐狸,因此童话中的狐狸多聪明狡诈,在强大如虎狮与弱小如羊兔的动物间都能长袖善舞,成为幼儿教育过程中常常使用的一个反面形象。
然而同时,狐狸又有着勇敢与聪慧的一面。童话中,病狮哄骗狐狸来看望自己,不过是为了寻机吃掉它,聪明的狐狸却一眼看出狮子家门口只有进去却没有出来的脚印,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狐狸三兄弟轻易被老虎离间,剩下的两兄弟在大哥被老虎吞下肚后幡然醒悟,齐心合力打败了老虎。安徒生们用童真与仁慈写下完美的结局,给幼弱的生命带来慰藉,使他们在直面残酷的社会现实时不被吓倒,也为渐渐长大的我们,留一簇仁爱、勇敢与宽容的火苗。
口吐人言的动物,不过是披着或可爱或凶猛的皮囊的人。狐狸不外如是,更甚者因其极强的可塑性和多面的性格,狐狸被赋予了更多人性的色彩。我们确乎是在用人眼看狐,却分明剖析出了狐眼深处人的真相。
在现实中,有像狐狸一样的人:或工于心计,或精于算计;有的喜欢耍小聪明、贪小便宜;有的阿谀谄媚、善盅人心,难免为君子所不齿;同样,“狐狸”这一称谓也被用作对聪明灵活、善于变通的人的褒扬,迈入现代经济社会的人们在赞美童真淳朴美德的同时,也对善于变通的灵活巧智投以赞许的目光。“狐面”多端,使我们看到更多微妙的“人面”:既有贪图微利却未免失之忠厚,强作镇定却掩饰心怀鬼胎;又有敏捷机智而能固守底线,左右逢源终得皆大欢喜。
一样的狐狸演绎百样的人生。孩子们翻过去的是童话书中一页页稚气的图画,是字里行间的天真谐趣;大人们翻不过去的是时间的沧桑,是人生的感喟。童话中那形形色色的狐狸,成了儿时记忆一抹不可或缺的亮色,母亲在床头将故事娓娓道来,窗边投下的白月光,照出了我们彷徨时前进的方向。
学校:浙江省新昌中学;导师:何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