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林赖俊敏吴旦葛来安
【摘要】黄疸病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历代文献对黄疸病的记载颇多,对黄疸病的治疗,应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正确认识黄疸病的病因病机是治疗之关键,葛来安主任认为黄疸病的发生虽涉及肝胆却与脾胃密切相关,从脾论治黄疸病可供临床借鉴。
【关键词】黄疸; 脾 ;湿邪;葛来安
【中图分类号】R256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9-0120-02
黄疸是指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病后导致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病证[1]。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均可出现黄疸。黄疸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胆红质代谢缺陷性黄疸四种,其皆是由于胆红素在血液中含量增多所致[2]。葛来安主任认为肝胆的异常只是黄疸发病病机之一,黄疸与脾胃亦密切相关。脾在五色为黄,若素体虚弱或反复感邪,导致脾虚或脾湿,脾土反被肝木所侮,则病发黄疸,其病理关键在于脾而非肝胆。葛来安主任在临床上治疗此病从脾入手,效果显著,故在此通过其验案略作总结。
1病因病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3]从生理角度论述脾与湿以及与色的关系。《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经脉……是脾所生病者……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1]从病理角度论述了黄疸病位在脾,脾脏功能异常可导致黄疸。张隐庵注释说:“此论中土之病,通见与五脏之外合,土灌于四脏也,盖土位中央,而上下四旁皆为之应。”此注释说明黄疸病位在脾,脾有病变,易与其它四脏相兼为病,从而导致黄疸的发生。《类证活人书》:“病人寒湿在里,热蓄于脾胃,腠理不开,郁热与素谷相搏,瘀蒸不化,故发黄。”[4] 盖脾主运化,喜燥恶湿,湿热困脾,影响脾运化,湿热日久伤及血分,从而导致黄疸的发生。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治》第6条“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5]。该条文指出黄疸病病变在脾,病机为湿热蕴结脾胃,邪热陷于血分,从而导致发黄,故曰“脾色必黄”。
黄疸的主要病邪为湿,包括湿热和寒湿两端,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基本病机为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和气血化源不足,血败不华。其病理关键为湿蒸热郁,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和肝胆,病理演变主要与脾胃阳气盛衰有关[6],是由于各种病病理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异常从而发病黄疸。因此黄疸治疗要重视后天之本,从脾论治黄疸。
2验案举倒
21验案1刘某,男,32岁。因“目黄身黄小便黄3天”入院。症见:目黄身黄小便黄,腹胀,乏力,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患者湿热蕴遏,互滞中焦,胸闷腹胀,通降失司,遂致肌肤面目俱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四诊合参,此为湿热黄疸无疑。拟方以热由肌表而解,湿从小便而出,解表渗湿治之。药用: 生白术15g,炒苍术15g,茵陈6g,焦山栀3g,制川朴12g,泽泻12g,茯苓15g,木通12g,海金沙12g(包煎),车钱子12g(包煎)。 服3剂后,腹胀减轻,面黄目黄肌肤黄赤减退,小便色黄转淡。继来复诊3次,前后共服煎剂12剂,用方仍守原法,略作加减,第一次加生薏米15g,第二次加川通草12g,第三次去制川朴,加焦六曲12g,以运化中焦,健脾和胃。前后半月,病告痊愈。[6]本病病位在中焦脾胃,治法解表渗湿,顾护脾胃。药物以健脾利湿清热为主,采用此法治疗半月而愈,疗效确切[7]。
22验案2王某,女,45岁。因”目黄身黄小便黄半月”入院。症见:身目淡黄,伴皮肤骚痒,小便黄,乏力易疲劳,纳少,便溏,舌淡暗,苔薄稍腻,脉弦细。患者黄疸日久,脾虚血亏,湿滞残留,遂至上述症状。四诊合参,此为脾虚湿滞黄疸。拟方健脾养血,利湿。药用:黄芪15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0g,白芍12g,甘草6g,大枣3枚,茵陈6g,赶黄草9g。 服7剂后,大便正常,面黄目黄肌肤黄减退,小便色黄转淡。继来复诊3次,前后共服煎剂28剂,用方仍守原法,略作加减,第一次加薏苡仁20g,第二次加山药12g,第三次加百合12g,以运化中焦,健脾和胃。前后一月,病告痊愈。本病病位在中焦脾胃,治法健脾养血,利湿,顾护脾胃。药物以健脾利湿养血为主,采用此法治疗一月而愈,疗效确切。
3小结
葛来安主任指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黄疸病以湿邪为患,病位在中焦,表现为肝胆病,而病变根源于脾胃,故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时刻抓住主要矛盾,重视后天之本,从脾论治黄疸,治病求本,辨证论治,治黄从脾论治,随证加减用药。正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在临床过程中,黄疸多为外感湿邪困阻中焦湿从热化而发黄,临床表现多有消化功能异常,舌苔多腻,大便多粘滞。或过饮寒凉,或脾胃素虚,中焦失运,从寒化而发为阴黄,多伴有气虚乏力,大便多溏泄。葛来安主任从医20余年临床经验证明,治疗黄疸时如能及时顾护胃气恢复脾运功能则疾病可早愈。
综上可知,黄疸无论是阴黄,还是阳黄,其病机关键均在脾,从脾论治是可行的治黄之法。
参考文献
[1] 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50.
[2]卢红蓉,宋乃光.“脾色必黄 瘀热以行”浅释 [J].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83-1889.
[3]王洪图.内经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4,104.
[4]朱肱.类证活人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4-85.
[5]黄雪琴,郭天冷.黄疸专辑[M].上海: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1962:127-128.
[6]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65.
[7]范永生,姜德友.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0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