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2016-11-18 15:07左晓利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0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生理学运用

左晓利

摘要:将形象教学法运用于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可对生理学中的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加以处理,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理论知识为生活常识,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形象教学法;生理学;教学过程;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190-02

生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理论和临床的链接枢纽,是医学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医学内容。但生理学内容非常抽象,比较难以理解,所以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目前关于生理学教学方法、授课技巧方面的文章数不胜数,而且涉及范围很广,诸如逻辑思维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等。在授课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经过实践确实很有效。

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反映客观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向、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方式[1]。形象思维教学法简称形象教学法,就是把教学过程中那些学术上无形的意识具体化,并以本事物外的事物为依托,进行形象比拟,利用人类所具有的通感来抓住对本事物的表达。在生理学教学中,若采用形象教学法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加以处理,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笔者现将形象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化抽象为具体)

因为生理课中有好多知识,特别是一些概念,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学生听半天也不理解,而且越听越糊涂,到最后搞得头昏脑胀,甚至会对生理课失去兴趣。有些地方又没有录像材料,也没法做实验,此时若采用形象教学法,就可以大大提高授课效率。比如在血液生理一章中,讲半透膜时,可以向学生讲明:细胞膜、毛细血管壁及肾小球滤过膜都是半透性膜,只不过有的通透性强,有的通透性弱,即使对于同一个半透膜,它的通透性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也会发生改变。而半透膜的作用是它在生理状态下只能允许一些小分子物质通过,而不允许其他大分子物质通过。此时可对学生讲,半透膜类似于筛面的箩,在你筛玉米面时,通过这个箩漏下的都是很细的面,上面没有漏下的是比较大的大颗粒玉米粒或玉米皮。箩的作用就如半透膜的作用。上面的例子就说明了半透膜的作用是只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再如讲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强弱时,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上小孔的大小。小孔增大表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小孔变小表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减弱,当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时,通过它滤出的成份就会增多,此时则会使体积较大的成份(如红细胞、大分子蛋白质等)从毛细血管中滤出到组织间隙。接着可以对学生说,如果把箩上的孔通过某种方式变大,则通过箩漏出的东西就会增多,一些本来不易漏下的大颗粒玉米粒也会漏下来,这就说明了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以及通透性改变所引起的相应变化。由于半透膜的概念及半透膜通透性的强弱对物质滤过的影响是很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但用箩筛玉米面做形象化比喻,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达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化繁为简)

生理中有些东西比较复杂,仅用单一举例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而且人体生理又是动态的,与外界的客观事物并不完全相符,所以对这些内容我们可以采用分步讲解,逐步让学生理解。比如在讲“细胞膜的物质转动方式”这一节时,谈到易化扩散。先说概念,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或亲水性强的小水子物质借助于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从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动的过程。第一步,先让学生理解从高到低,可以给他们说细胞膜就像滑梯,滑梯上面的平台就像膜高浓度一侧,人就像被转运的物质,人从滑梯上面滑下来,就像物质从细胞膜高浓度一侧被转运到低浓度一侧。第二步,再让学生理解物质转运需借助特殊蛋白质的帮助。因易化扩散包括以载体为主的易化扩散和以通道为主的易化扩散两个方面,这就必须分开说。我们可以把以载体为主的易化扩散中的载体比作一条小船。假如全班同学外出春游,需要过一条较深的河(这条河就像细胞膜),就要雇一条船,靠这条船把大家从河这边运到河的对面,然后卸下去。这一过程就类似于载体在细胞膜高浓度一侧把物质装上去,通过细胞膜把物质运到低浓度一侧,再把物质卸下去,载体又回到原位。通过人从滑梯上滑下及船帮助人过河这两个形象的例子,可以让学生很快理解易化扩散的概念以及以载体为主的易化扩散的概念。当然还可以进一步利用这个假设讲一下以载体为主的易化扩散的特点,即高特异性、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在讲以通道为主的易化扩散时,我们可以把通道比作一座山的隧道;讲主动转运时,可以把生物泵比作浇地用的潜水泵等。生理学中的许多内容,看似复杂,只要我们把这些内容分开并逐步解释就简单得多了,这样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

三、难懂的知识容易化(化难为易)

每门课都有重点难点,而一些难点确实不好理解,因为人体生理中各个系统,各个环节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很困难的。不过有个别内容可以适当应用形象教学法,这样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比如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谈到外周阻力对血压的影响,首先对学生说明,外周阻力主要取决于毛细血管口径的大小。毛细血管口径越大,外周阻力越小,反之,口径越小,外周阻力越大。我们把大、中动脉血管比作大橡皮管,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比作小橡皮管,水比作血液。现在把小橡皮管套在大橡皮管上,这就是动脉循环系统。我们向大橡皮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在半分钟内观察,可以看到水从大橡皮管内快速流到小橡皮管,可以想象,若小橡皮管越细,在相同时间内,水通过橡皮管向小橡皮管中流入的速度就越慢,流的水量越少,而留在大橡皮管中的水量就越多。同样道理,当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口径变细,即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收缩时,则外周阻力增大,循环血液向外周流的速度减慢,血量减少,相对来说,留在大、中动脉血管中的血量就越多,血液对动脉管壁侧压力越大,舒张压就越高。虽说这个形象的比喻不太完美,但基本可以说明问题,达到使学生易理解的效果,通过多次课堂实践,学生们的反馈很好。

四、理论知识生活化(化理论为生活常识)

有时在讲授某些生理内容时,学校没有相关的录像材料,在黑板上画示意图又不能直观地让学生观察人体器管的动态生理变化。而我就会用生活中比较类似的情况去解释这些简单却难于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如小肠的分节运动,可以告诉学生,分节运动就像剁饺子馅,剁的时间越长饺子馅越细碎,小肠通过分节运动,一是把消化液充分混入食糜,二是把食糜变成更小、更易分解的成份,这个内容若配合多媒体教学效果更好。

再比如,为了讲述内环境的概念及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可以告诉学生,人类生存的环境在人体之外,为外环境,而人体内部的环境为内环境,也是人类细胞生存的环境,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人类所生存的外环境氧气不足,不足以维持人的正常呼吸,或温度很高,几乎达到50℃,人类是否能够健康的生存下去?同时引导学生,如果人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都无法健康的生存下去,那么人类细胞生存的环境变成这样的话,细胞也无法健康的生存下去,人的机体就是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的,细胞不健康,人肯定会生病,所以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即内环境稳态)很重要,一旦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人就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总之,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合理的语言、形象的描述、恰当的比喻和类比[2,3],不但可以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难懂的知识容易化、理论知识生活化,而且可以弥补其他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使生理学中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外亲自动手操作,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具体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形象教学法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燕燕.形象思维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9,22(1):65-75.

[2]黄海珊.直观教学法在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素质教育论坛,2009,98(1):43-44.

[3]程美玲,白华毅,李国治,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动物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1):91-94.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生理学运用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差分放大器在生理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