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琛琪
摘 要 幼儿交往可以促进幼儿社会化,使其不断提升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正如一位美国儿童学专家所指出的:“一个人幼年时期与朋友的相处方式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成长之后与朋友、家人等相处的方式。”因此,必须从幼儿时期开始就注重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如果在幼儿时期就能够注重交往意识的培养,那么在其后来成人后对社会、对生活的参与、热爱、相处等都会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本文以听说游戏为主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听说游戏 类型 语言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听说游戏是用游戏的形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教师设计组织的,让幼儿按照一定规则练习口头语言的游戏,培养幼儿在口语交际中迅速机智灵活地倾听和表达的能力,而不是幼儿自发的语言表达。
1听说游戏的类型
1.1语音游戏
幼儿的听觉器官和发音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常常口齿不清发音混淆。比如:“哥哥”常常说成“得得”,“飞机”说成“灰机”,很多孩子还存在平翘舌音不分的情况。家长普通话不标准影响了孩子的发音。如果在幼儿阶段不纠正错误的发音,到了成年以后就难以纠正。而年龄小的儿童经过一段时间正规训练之后,错误的发音一般都能得到矫正,所以在幼儿期加强语音的正确训练十分重要。语音游戏一般采用儿歌和绕口令的形式。如,绕口令《山上有个木头人》主要是帮助幼儿发准“山”(sh€"Dn)、“上”(sh€鄋g)、“三”(s€"Dn)的读音。又如,绕口令《画狮子》主要区分“子”(z€#5)和“狮”(sh€"n)两个平翘舌音。在活动时,教师先可以通过慢练,帮助幼儿说清平翘舌音,然后逐渐加快速度。还可以通过边念边拍手或者加入小铃等乐器的方法来增强游戏性。
1.2词汇游戏
词汇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教会幼儿理解词语的实际意义和恰当地运用词语,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幼儿掌握的词汇越多,语言就越丰富。组词游戏、反义词游戏、量词游戏等都属于词汇游戏。大班的听说游戏“滚雪球”(词语接龙),幼儿必须用前一幼儿所说的词语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新词的第一个字来组词,如:高大-大小-小花-花儿-儿童-童话-话梅……
1.3句子游戏
句子游戏是训练按照语法规则正确组词成句,并运用各种句式、句型的游戏。如:引导幼儿正确使用连词“像、同、和、跟”,学说连贯完整的语句,对某些黑色和白色的物体,提问者问:“这是什么颜色的?”回答者不能直接用“黑色”或“白色”回答,而必须用连词“像、同、和、跟”等来比喻。例如,教师出示一张白纸,问是什么颜色,幼儿可以说:“这张纸的颜色像雪一样白。”
1.4描述性游戏
描述性游戏是一种以训练幼儿用简单、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发展连贯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的游戏,主要通过讲故事、猜谜、对话、表演等形式。如中班的“种莲子”游戏,用较连贯的句子来描述同伴的发型、衣着等外部特征。“种莲子种莲子,不知莲子种哪家。东一家西一家,明年就开花。”一位幼儿扮演种莲子的人,边念儿歌,其余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当泥巴,闭上眼睛不准偷看。种莲子的人在念完儿歌前必须把莲子放在一个幼儿的手里,然后描述这个幼儿的外貌特征,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2如何有效地开展听说游戏
2.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游戏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参与听说游戏的兴趣。《指南》中提到教师应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在听说游戏开始,教师需要调动一些手段去创设游戏情境。
(1)语言导入,兴趣盎然。猜谜、故事等形式都是属于语言导入。
(2)借助图片、玩具等实物引人入胜。如“警察和司机”游戏,教师可直接出示方向盘和警察头饰吸引幼儿的兴趣。
(3)用肢体动作、动作表演来吸引幼儿。如“拉大锯”游戏,教师先请大班的两位小朋友进行动作表演,马上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
(4)情境表演,愉悦身心。如“瓜儿大”游戏,教师可先让两位幼儿一个扮演西关队、一个扮演东关队来吸引其他幼儿。
(5)借助多媒体,妙趣横生。设置游戏情境是听说游戏的第一个环节,最关键是抓住一个“趣”字,吸引幼儿。不论采用五种策略中的哪一种,在时间上都不宜过长。
2.2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和状态
在听说游戏中,教师的角色和状态要随着游戏的开展不断变化,实现从“指导者”到“参与者”到“旁观者”的转变。
(1)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游戏。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创设情境,交代游戏规则,刺激幼儿,激起他们想玩游戏的欲望。例如,在“白鹅和狐狸”这个听说游戏活动中,教师边示范边分解游戏步骤,通过提问“念儿歌时做什么动作?”、“什么时候狐狸能跑过来抓小白鹅?”、“小白鹅在什么时候才能跳到小河里?”等等,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也激发了他们的游戏热情。
(2)教师以游戏伙伴身份参与游戏。在理解了玩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如,在“白鹅和狐狸”这个游戏中,教师以“鹅妈妈”的身份组织幼儿玩游戏,后来还客串当了一回“小白鹅”,幼儿看到教师参与游戏都热情高涨。
(3)教师以观察者的身份观察幼儿游戏。在幼儿自主游戏阶段,教师就可以“隐身”,不过度干预幼儿的自由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便于活动后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
2.3把握好听说和游戏间的关系
听说游戏的重点是“听”和“说”,在游戏时要把握好娱乐和听、说之间的关系。教师不能只重视“玩”而忽略了听说游戏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慧敏.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J].才智,2012(8).
[2] 巫秋霞.幼儿语音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3(1).
[3] 李哲.淡化教育痕迹——为不教而教[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