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玲
摘 要:财务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而且对医院的持续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一些医院中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解决,从而提高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确保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促进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医院;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68-2
0 引言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保证医院持续健康地发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预算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编制,才能保证医院财务数据的准确、可靠,从而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利于提高医院综合实力。然而,就目前我国医院发展情况而言,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改进财务预算管理是医院相关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
1.1 对财务预算管理缺乏实质性的重视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关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就是因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做到位可以有效控制成本的支出,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医院也是营利性的组织,合理控制成本,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地利用,能够促进医院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然而,当前有些医院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仅仅是为了应付财务部门的相关检查,缺乏对财务预算管理实质性的重视。
具体表现为:
首先,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其次,缺乏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考核;最后,担任财务预算管理的人员责任意识淡薄。
因此,最终导致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长期流于表面形式,没有发挥实质的作用,资金和资源都未得到科学、合理的分配和利用,甚至造成收支失衡,成本过高,利润过低,阻碍医院的持续发展[1]。
1.2 缺乏对财务预算执行的有力监督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获得良好的收益,而要想真正实现预算管理的目的,就必须将财务预算由书面规划转变为实际工作,将预算切实落到实处。然而,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很多医院都是由于缺乏对财务执行的有力监督,即便财务预算做得再合理,最终没有严格按照预算规划合理分配资金,导致医院资金和资源都遭到极大浪费,不仅降低了经济效益,而且使医院服务水平也得不到提升。尤其是医院在进行医疗活动中,经常出现随意更改医疗投资方案的现象,还有医院的采购部门,没有严格按照规定采购相应的医疗用品,这些都是由于医院对财务预算执行缺乏有力监督,阻碍了医疗事业的有序开展,不利于医院的长足发展。
1.3 财务预算编制方法欠灵活
当前,很多医院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仍旧是传统的固定法和基数法,这种编制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适用于医院日常的医疗事件,但是,如果遇到突发性的医疗事件这些简单的编制方法就无法应对,给医疗工作造成严重阻碍,因此,可以说,当前很多医院应用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欠灵活。并且,大部分医院财务预算编制的实施也缺乏科学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很多医院管理人员将前一年财务决策推断作为了今年财务预算编制的依据,而往往决策预算的可信度不够高[2]。此外,我国一些公立医院的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在经历了多年的变革后逐渐向着固定化模式发展,虽然预算编制工作的规范性提高了,但是,固定化模式的形成可能会造成财务预算与医院实际财务情况不符,也就使医院成本得不到合理控制,不利于医院良好经济效益的实现。
1.4 财务预算编制不精确
正如上述所说,有些医院财务预算编制工作长期流于表面形式,片面地认为预算编制就是一个目标,不一定要真正完成。因而,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对其准确性的研究,也没有综合考虑其可行性,错误地认为在实际财务活动中不需要严格按照财务预算执行,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更改,那么,财务预算管理就成了毫无意义的工作。归根结底,财务预算编制与财务预算执行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财务预算编制的不精确导致了财务预算执行的不到位,而财务预算执行不严格也促使了财务预算编制的不严谨,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财务预算管理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2 完善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2.1 树立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观念
预算管理工作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可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明确医院经营战略目标,调动医院各处室及员工降低成本费用开支标准的积极性,提升医院市场竞争力及服务水平,最终促使医院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医院领导应提高预算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督促医院内部各业务处室积极给予预算管理部门编制预算基础数据支持,保证医院内部全体员工形成良好的预算管理观,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对于控制医院成本、费用开支及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方面所发挥的作用[3]。
2.2 加大对财务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财务预算的最终目的要通过执行来实现,而在执行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监督,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办法,从而使财务预算的执行受到约束,变得更加规范和有序。首先,将医院财务预算所涉及的内容具体化,将各部门财务支出进行分类,每个部门的各项费用都要统一核实,杜绝医药作假现象发生;其次,指定专门的财务预算执行监督人员,主要负责对各部门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核对,一旦发现与财务预算规划不符的情况要进一步调查,对于随意更改预算方案的事件要严厉处罚,增强财务人员对资金的管理意识,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医院在为人民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3 制定多元化的预算编制方法
随着时代的改变,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改变,医院局限于过去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显然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对无法预见的医疗事件不能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给医疗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结合当前医院发展形势,制定多元化的预算编制方法对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医院财务制度》中明确指出了财务预算管理办法,即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但是,这并不是要求我国所有医院,无论规模大小、等级高低都要按照这个管理办法实施,不同城市、地区的医院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以国家财务制定为依据,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其中应该包括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审批、调整、决算、监督以及考核等内容。
2.4 提高财务预算内容的全面性
依据要求对财务预算进行编制。医院财务预算的编制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全面考虑。财务预算关乎全年的收支,涉及医院的各个部门、科室及人员,因此必须全面考虑,结合医院的发展目标进行预算的编制。第二,合理编制。由于医疗资源有限,根据有限资源进行预算的编制对预算工作人员来说是巨大的考验,因此在编制预算时必须合理编制,使预算的结果能反映真实情况、能够真正落到实处[4]。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中仍然存在对财务预算管理缺乏实质性的重视、缺乏对财务预算执行的有力监督、财务预算编制方法欠灵活以及财务预算编制不精确等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树立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观念、加大对财务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制定多元化的预算编制方法以及提高财务预算内容的全面性,进而提高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水平,使医院资金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为人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促进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高娟.医院财务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2):147-148.
[2] 赵应国.浅谈医院财务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6(09):88.
[3] 周连琴.医院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19):127.
[4] 肖俏.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