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垂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社会因素深入高校,校园环境资源开放已是大势所趋,但同时也给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工作中安全问题的总结和调研,探求校园环境资源开放背景下,如何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开放式校园;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41-2
0 引言
校园环境资源开放充分实现了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延伸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提升地方文化底蕴。然而校园的对方开放,对于校园安全管理来讲,新情况、新难题也是层出不穷,给高校保卫部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做好校园环境资源开放背景下的安全保卫工作,将是我们以后工作中长期面对的问题。
1 开放式校园安全管理问题的现状
1.1 治安环境
1.1.1 人员流量大,情况复杂
校园拥有比较舒适的环境,适合散步、锻炼、学习,一些高校的古老建筑还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外来人员组成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给校园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部分不法分子伺机作案,诈骗、偷盗、性骚扰、暴力等案件屡有发生。
1.1.2 安全防范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相对于开放式校园而言,原有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中,门禁系统、监控报警系统等硬件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开放式校园环境下的管理要求。
1.1.3 管理人员、装备、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经费不足,高校保卫人员待遇低,形成了“招人难、留人难”的现象。安保人员年龄老龄化程度严重,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且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业务知识培训。装备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开放式校园的管理要求。
1.1.4 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相关知识培训
师生员工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一些学生将贵重物品随手放在教室、图书馆、食堂、实验室等公共场所,这就给盗窃人员制造了可乘之机。
1.2 交通安全
随着高校校园规模的扩大,校园的对外开放等,导致大量的外来车辆涌入校园,给高校校园带来很多交通安全隐患,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机动车、非机动车数量急剧上升
随着大学校园的不断扩大,学生大多也拥有自己的自行车或者助力车。校内车辆、协作单位车辆、外来办事车辆、穿行车辆、旅游考察车辆等都出现在校园道路上。校园道路出现交通堵塞现象比比皆是。
1.2.2 校园道路狭窄,路况复杂
我国高校大多历史悠久,特别是老校区,道路甚显狭窄。随着校园的开放和车辆的增加,校园道路就更显拥堵,无法满足校内需求。虽然大多对其进行过拓宽改造,可是由于历史原因及对老建筑、老布局的保护,拓宽工作实施困难。
1.2.3 校园交通安全设施缺乏
几乎没有学校在校园内设置红绿灯、测速设施等。并且人车不分流,交通指示标志不完善,有的学校仅仅设置了减速带、斑马线之类的简单设施等。
1.3 消防安全
1.3.1 老建筑群大多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由于老建筑设计、建造时的环境要求和当今的安全要求不符,并且年代久远,结构陈旧,设备线路老化,耐火等级低,且大多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设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消防隐患,改造起来比较困难。
1.3.2 自动设施不够完善
一些大学校园内的建筑缺乏自动消防设施,且加装困难。比如学校的宿舍楼、食堂、礼堂、教室、体育场馆等(新建的除外),都相对缺乏必要的自动消防设施。
1.3.3 校园道路不畅,导致消防救援通道堵塞
大多学校对步行区域设置路障,禁止机动车驶入,那么带来了新的问题——阻挡了消防救援车辆的通行。另外,部分机动车辆的随意停放,不仅影响了校园环境及正常的道路交通,也妨碍了消防救援道路的通畅。
1.3.4 消防知识普及不到位
不管是广大的师生员工还是对于校园开放后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大多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
1.4 政治保卫
随着大学校园的开放,部分极端分子接触大学生的机会越来越多。他们利用这个机会,向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青年灌输一些反动的、负面的信息,进而造成社会的恐慌,逐步向我国各方面进行渗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4.1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
高校一直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处心积虑争夺的主要阵地,他们将高校作为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进行政治渗透与破坏活动的重点目标和主要场所。企图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内部稳定。渗透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渗透的方法不断变化,主体越来越多元化,手段更加先进、目的更加隐蔽、对象更加细化。
1.4.2 极端分子的行为
一些极端分子利用政治敏感问题,误导大学生产生极端行为,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大学生的正常学习。
2 开放式校园安全管理的对策探求
2.1 齐抓共管,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各级、各部门领导都要重视安全教育,建立并完善安全教育的组织机构,加强安全教育的指导、协调、监督工作,规划安全教育的总体目标,加大投入以满足安全教育的需求,逐步完善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2.2 建立专兼职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开设安全教育课程
在高校中建立一支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开设安全教育课程。这支队伍可以由保卫干部、辅导员、思想政治老师、心理学老师、军事理论老师等为主,由外聘公安民警、消防官兵、军事专家、社会评论员等为辅。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使安全教育走进课堂、走进教学,以落实学分为保障,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以确保安全教育的实效。
2.3 努力做到安全教育有针对、重普及
安全教育不光面向学生,也要面向广大的教师、工作人员等,进行有针对、有选择的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也要有所选择。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政治环境下开展适时有效的安全教育。以取得更好的安全教育效果。
2.4 增加经费投入、加大宣传力度
我们可以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校园网络、广播站、图书馆、校园BBS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经济条件允许的高校还可以通过建立LED播放平台、拍摄微电影等形式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实战演练增强大家对安全知识的立体感认识,熟悉处置事故的流程,增强防范意识。
3 理清思路、整合资源,创建大防控体系
3.1 对校园进出口的管理
为了提高安全防范,便于案件发生后的侦破,可以对进出校园的人员进行信息的采集。比如,附近居民可以到学校保卫部门办理出入证件,或者在进校门的时候利用计算机信息采集技术对进校人员的二代身份证扫描进行信息采集,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引入人脸识别系统。在机动车进出口安装高清摄像机,对进出校园的机动车进行信息采集。
3.2 特殊区域的门禁管理系统
校园的开放因其特殊性,无法做到全面彻底的开放,一些保密部门、研究所、教学区域、学生宿舍等无法对外开放,所以工作中要树立整体开放,局部封闭的思路。安全管理模式也要从学校门卫向楼宇门卫转变。对于这些暂不能对外开放的区域设置门禁系统,凭IC卡进出,通过刷卡采集进出人员信息,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这对于安全事件发生后的调查、取证等提供了便利。
3.3 建立全校范围内报警网络
对于校园范围内的重点区域设置红外报警系统,通过红外系统布防,当出现警情时,由监控中心通过监控平台查找具体位置,安排值班人员进行现场处置。
校园公共区域可设置报警岗亭,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便于第一时间接触当事人或者报警人,及时赶至现场进行事件处置。
在校园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校园偏僻角落等设置便捷报警电话并安装视频探头,该电话直通校监控指挥中心,无须拨号,拿起话筒后直接接通,并且报警人的视频资料也同步传输到指挥中心,便于报警人报警和指挥中心了解情况。
3.4 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改善交通状况
对校园道路进行再规划,再建设。在不影响总体布局的前提下,对校园道路进行进一步拓宽、修缮等,进一步完善道路本身状况。在道路管理方面设置人车分流的隔离柱或者隔离护栏,在校园机动车交汇处设置红绿灯,在校园主干道上设置测速装置,对行人及非机动车聚集的路段设置减速带、斑马线,在校园主干道设置醒目的提示标牌,提示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引入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在校园入口处,设置LED显示屏,对校园道路状况及、交通事故、停车场、停车位数及时进行通报,对外来车辆进行合理的收费以控制机动车流量,减轻校园交通压力。
3.5 按照法律要求做好消防安全管理
对有条件、可改造的建筑,进行消防设施的加装和优化,对老的设备线路进行评测,暗线变明线、尖顶木结构的老房子改为平顶混凝土结构,消除或减少火灾隐患。
在管理上可采用区域化管理,定位、定人、定岗。每一区域都有消防安全负责人,网格化管理,各负其责,对该区域中发生的隐患及时整改,不及时整改或者因此而发生消防事故的,对其责任人要严惩不贷。并且要进一步完善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责任落实到人,建立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3.6 整合校内技防系统,形成大防控体系
通过技术上的升级,将监控系统、智能防范报警系统、自动消防设施控制系统、特殊区域的门禁系统、校园交通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人员信息的记录系统、校园一卡通的管理系统等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优化的校园大防控体系,设立校园安全指挥中心,构建安保防控平台。通过一个系统控制平台,第一时间接收校园各种事件信息,对校园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分析、记录,加快对突发事件的出警速度、第一时间查看警情、视频复核等。
3.7 引进警务室进校园
警务室的组成可以包括社区民警、消防民警、交巡警、高校保卫人员等,具体工作如日常的治安巡逻、案件的处理;消防安全隐患的检查、处理;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动车的管理等。
3.8 加强保卫队伍素质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老结对,共同提高”的一带一的活动,努力提高青年干部的安全教育能力、安全管理能力、安全服务能力和安全研究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实干型、创新型保卫干部队伍。
3.9 大力发展校园安全保卫志愿者队伍建设
对志愿者队伍要由专人进行统一管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照顾,提高积极性。做到人人争做安全先进,树立服务校园安全的理念,发展更多的人加入校园安全保卫的志愿者队伍中来。其中可以包括学生、职工、经常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等。在第一时间了解校园的安全信息,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通报学校,及时进行处置。
4 结语
新时期高校的对外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的校园安全也是亟待探索的新课题,关系校园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参与,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大力支持。吸收更多的管理因素,树立公共治理的管理理念。政府、学校、社会等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相互合作,群策群力,对校园安全实施共同管理,以保证受教育者获得他们所期待的安全的校园。
参 考 文 献
[1] 王才领,王绍让.开放式校园安全管理的思考[J].高教与经济,2010(01):56-57.
[2] 韦庆新.高校稳定预警机制构建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5):23-25.
[3] 王绍让,朱成康,张伟锋.开放式校园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6):32-33.